蒋彬凤:发展“地摊经济”应坚持四个原则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在居民区等地合理提供限时摆摊经营,也就是放开“地摊经济”。“地摊经济”优势是可以解决城市低收入人群的就业,方便菜农果农直销,同时给低收入家庭提供购买农产品的服务,为城市经济增添活力;“地摊经济”的弊端是给城市治理带来困扰,给城市交通造成堵点,也容易为假冒伪劣产品滋生消费终端。
今年受疫情影响,我市和全国一样,在部分地方已经出现“地摊经济”。全国两会和我省也明确了要放开“地摊经济”;今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已明确要求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中央文明办也将引导各地支持“地摊经济”的发展作为主动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的举措。
为了确保“地摊经济”繁荣健康发展,给低收入人群提供增加收入的渠道,便利群众生活,同时保障我市的市容市貌不收原则性影响,保持城市交通通畅,为市民带来更高质量的城市生活体验,也体现了政府的民生情怀。通过调研,我认为发展“地摊经济”应坚持以下四个原则:
1、规范管理原则
发展“地摊经济”决不能放任不管,一放了之,在当前疫情常态化防控形势下,更要加强顶层设计,对从业人员的信息、经营范围、经营区域等信息进行登记管理,保证场地卫生,管理要保姆式、零收费、人性化,为“地摊经济”从业人员提供便捷服务,决不能强制管理,粗暴执法。
2、便民惠民原则
管理部门在划定相关经营区、禁营区的同时,要充分考虑民惠民原则,在居民小区、社区等区域合理划定经营区域,方便从业人员合理设点,居民购买方便。
3、质量安全第一原则
市场管理部门、农产品质量安全部门也要提高服务质量,加大对“地摊经济”商品质量、农产品农药残留等指标进行监管,确保质量合格、居民食用安全。
4、不影响城市交通原则
城市管理部门要充分地摊经济”和良好的城市交通治理并重,在不影响学生上学放学高峰、企事业单位上下班高峰的前提下,严格划定经营区、禁营区,明确具体的经营时间,确保城市交通畅通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