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参政议政平台 邮箱登陆

当前位置: 首页>履行职能>参政议政>建言献策

雷检:关于开展近视矫正市场专项整治建议

发布时间:2020-07-14     来源:民进韶关市委会

放大

缩小

  疫情期间,我国中小学生均不同程度的开设网上教育课程,中小学生视力下降严重,多地眼科门诊中小学生就诊人数明显增加,其中不少孩子视力下降甚至出现近视症状。有商家借机推出各类视力矫正产品,宣称能提高视力、摘掉“小眼镜”。 据新华社报道,其中部分产品效果不实、资质不明、价格过高,还有些存在损伤孩子视力健康风险。

  儿童青少年近视率高企,带火了近视矫正市场,但近视矫正市场却良莠不齐、泥沙俱下。主要表现在:1. 花式治眼迷人眼。“3D训练”“5D热敷”“6D移动光学”“8D立体光学”等“先进技术”治眼让人眼花缭乱,防不胜防。2.虚假广告泛滥。在某知名电商平台数千条相关产品中,不少都在页面显著位置标有“4周摘掉眼镜”“每天10分钟视力提高一行”“恢复您1.5的视力”等疗效承诺。这些治眼产品价格高昂,1.3万元至1.8万元不等,可实际效果却是不仅没有轻松摘镜,反而近视不降反升。3. 机构缺乏诊疗资质。现有的青少年护眼机构多数缺乏诊疗资质,只有工商登记注册,缺少诊疗资质和专业人员较为普遍。

  为此,建议:

  一、开展近视矫正市场集中专项整治。一是建议各省的卫生健康委、教育厅、市场监管局、药监局、网信办等部门联合开展近视矫正市场集中专项整治工作,重点加强对从事近视矫正诊疗活动的医疗机构和人员依法执业、儿童青少年近视矫正广告监管、假冒中医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宣传虚假中医近视矫正疗效、眼视光医疗器械的注册审批等方面的监管。二是强化市场主体资格监督检查,严把市场准入关,对实体门店、网络店铺等从事近视矫正经营的市场主体进行逐一排查,严查无证无照从事近视矫正经营行为。三是加大近视矫正器械、眼镜镜片、镜架等眼镜产品的监督抽查和专项整治力度,严肃查处涉及近视矫正生产、流通和销售环节存在的违法行为。四是提高诊疗性视力矫治人员资质门槛,制定严格的行业标准,形成监管合力。

  二、强化涉近视矫正广告的监管。一是严格依法查处虚假违法广告,强化部门间信息共享和协调联动,涉及专业技术内容需要认定的,卫生健康、中医药等部门要积极配合。二是规范近视矫正广告宣传。在目前医疗技术下,近视不能治愈,从事儿童青少年近视矫正的机构不得在对外宣传中使用“康复”“恢复”“降低度数”“近视治愈”“近视克星”等表述,误导近视少年儿童及家长;不得冒用中医药名义或者假借中医药理论、技术欺骗消费者。三是要加大对近视矫正行业的监管执法,依法查处市场混淆、虚假宣传等不正当竞争行为。加强对中医医疗近视广告的监管,严肃查处假冒中医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宣传虚假中医近视矫正疗效的非法行为,严厉打击假借中医近视防控技术欺骗群众、损害群众利益的机构和人员。

  三、倡导树立正确的近视矫正观念。此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联合多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儿童青少年近视矫正工作切实加强监管的通知》,其中明确指出,在目前医疗技术条件下,近视不能治愈。为此,建议出台《儿童青少年近视矫正指导规范》,倡导全社会尤其是家长对近视要有正确的认识,不盲从、不轻信,坚持带孩子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近视检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有效预防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发生。

  (作者系民进韶关市委员会副秘书长、浈江区政协委员、韶关民进参政议政工委副主任))

作者:雷检     责任编辑:刘政
Copyright 1996 - 2014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京ICP备0502631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1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