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参政议政平台 邮箱登陆

当前位置: 首页>履行职能>参政议政>建言献策

极端天气及特殊情况下抗疫人选问题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1-02-07     来源:民进山东省委会

放大

缩小

  疫情无情人有情,2021年初始,新冠疫情出现了反弹,在全国范围内大有蔓延之势,这时又是我们的医护人员和各级各部门的工作人员及志愿者们大公无私的走在抗疫一线,他们不顾劳累,奋勇直前,不分昼夜,在自己的岗位发挥最大作用。但有一个问题需要注意,根据网络上这几日的新闻报导显示,1月8日,石家庄新华区西苑街道事处国泰街社区工作人员李某芝在疫情检测时突发疾病,第一时间送到医院后抢救无效身亡。1月10日上午10时许,大连54岁的志愿者那君在金普新区光中街道南山社区金山名苑小区疫情防控环境消杀现场突发心脏病,经抢救无效去世。

  在骤冷骤热的环境下,对于年龄稍大和患高血压的人而言,室内温度过高,人体血管舒张,这时要是突然到了室外,血管猛然收缩,增加心脑血管意外风险;如果室温过低,由于寒冷对机体的刺激,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使肢体血管收缩,心率加快,心脏工作负荷增大,容易引起心绞痛,这都是引起猝死的诱因。

  目前的抗疫形势严峻,这需要我们大家的积极参与,但这是一个长期工作,为了尽可能的在抗疫工作保留中坚力量,减少不必要的人员伤亡损失,体现国家对抗疫一线人员的人文观关怀,提出建议如下:

  一、在选择参加抗疫一线的人员时,年龄过大的和有基础性疾病的人员,例如有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的,尽量不要选择,以避免在极端天气下,抗疫人员发生心脑血管疾病及其他病症猝死的风险。

  二、心脑血管高血压疾病为常见病症,事态紧急时防疫人员加班加点超负荷工作及自身身体状况的错估,有时引起的猝死难于防控,上述突发事件发生出现人员伤亡的情况下,国家和相关部门应及时出台政策,对抗疫工作中出现的伤亡人员妥善处理,例如,授予荣誉称号、国家公职人员按照公亡补偿,志愿者非国家工作人员参照国家工作人员公亡标准进行补偿等方式。

  三、夫妻双方按工作要求都需在抗疫一线的,尽量选择一方为主,尤其是家庭有瘫痪老人及幼童的,一方为国家尽忠一方为家庭尽孝,一个家庭是社会的组成,一个家庭关系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抗疫一线的同志奋战在抗疫前线,政府就要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作者系民进济南历城总支副主委、济南市历城区医保局副科级干部边荣茁)

作者:边荣茁     责任编辑:刘政
Copyright 1996 - 2020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京ICP备0502631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1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