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良杰:“技术帮扶模式”带动农户立起站稳
2019年进入七月以后,在全国桃子价格从两三块钱到几毛钱“断崖式”下跌的情况下,在山西运城果区却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枣油桃联盟”农户的桃子被客商五六块钱包园,市面上很少见的“血桃联盟”农户的“血桃”更是被水果电商高价定购。同样是桃子,农户卖不到一块钱,“联盟户”卖五六块钱,价格相差六七倍。这巨大的差异背后,是“中农乐模式”在果品产业的成功实践,是一位叫杨良杰的民进会员的默默付出。
帮助贫困户“产好果”是最实在的产业帮扶
2004年10月,杨良杰创立了中农乐果业专业合作社,并办了一份专门服务果农的“技术明白纸”——《果业科技与信息》,指导果农学技术,搞生产,产好果,快脱贫。他把苹果、桃、梨、杏、葡萄、樱桃等北方各类果树的管理技术要点绘制成彩色挂图,把土专家在园里的具体操作刻录成光盘,免费送给果农。十五年来,杨良杰共编辑出版了400多期1400万字的《果业技术与信息》专业技术报刊,赠送挂图800多万张,光盘68万套,技术手册86万册。这些“技术明白纸”和技术挂图被果农张贴在炕头或是果园看护房内,成为农户名副其实的“致富宝”。同时,杨良杰时刻与贫困户零距离,每年免费为农户在田间地头讲座五六千场次。2016年冬,杨良杰去芮城给农户讲果园冬季管理课。去的时候开始下小雪,他开车到山顶的时候,已是大雪纷飞,前方出了事故,车辆排起了长龙。而在县城大礼堂等他讲课的近千名果农正在翘首以盼。心急如焚的杨良杰对工作人员说:“你在这儿等,我跑着去县城,不能让那么多人等咱一个人啊!”于是,杨良杰在雪地跑了十多里地,准时赶到了礼堂。当他精彩的课程开始时,没有人知道,他已经双脚湿透……正是靠着这样的敬业服务精神,杨良杰先后在全国各大果区建设了4362个水果示范园。通过示范园的样板带动,贫困户的果园和技术承包果园面积达1.2万多亩,效益平均高出当地一般农户30%。
互联网创新带动农户与时俱进不返贫“不掉队”
杨良杰始终紧盯科技创新。2014年,他借助“互联网+”的力量,与中国电信联手,开发出了“千乡万村”APP果业科技服务互联网平台,既能延展技术扶贫覆盖面,又能推动产业升级持续助农增收。这款APP下载和注册农户超过40万户,已经成为线上、线下拥有众多农户“粉丝”的科技服务平台。平台的“聚粉效应”为杨良杰建立果品质量追溯体系创造了契机。杨良杰从贫困农户的“痛点”出发,通过农产品安全溯源让“有身份证的水果”成为农户增收新亮点。目前,全国8200个农户的果园已经完全实现果品追溯到户,形成了“有身份证的水果”品牌,比当地的其他农户收入高出15%-30%。2018年,通过这个果品溯源体系进入市场的“有身份证的苹果”,累计销售达4.8万吨,涉及农户6000余户,平均销售价格比一般农户高出21%。
“菜单式”“基地式”精准扶贫让农户立起站稳
在扶贫攻坚工作中,杨良杰立足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结合企业的特点,通过建设果品示范基地让农户参与干,走出了一条独特的“中农乐产业扶贫模式”。
在国家级贫困县平陆县,杨良杰坚持田间科技服务长达8年,并用最“笨”的办法,在乡镇和村建立技术站,对农户进行一对一培训和手把手帮扶。帮扶打造苹果高效示范园近50个,平均亩效益达1.5万到3万元。在这些提质增效示范园的榜样示范和典型带动下,使周边近万亩果园在潜移默化中得以带动,效益得到持续改善提升。2016年,杨良杰在该县张店镇,流转土地1300多亩,开始尝试打造“桃花源主题公园”,采取“现代果业基地+小农户”的模式,为农户提供苗木+技术+销售,在没有收益以前不收取任何费用,农户收到效益后再结清成本费用,再往后的利润中农乐与农户以2:8进行分成。把“企业+小农户”的模式真正落地,解决了农民不懂技术、没钱投资的困境,为张店镇及平陆县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探索更有效的路径。
在闻喜县桐城镇,针对现在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生产,没有标准,不能保证货源,品质难以保证,果农没有市场话语权,出现卖难;而市场是没有稳定的货源,更不能确保产品的稳定品质。杨良杰利用自己闻喜血桃水果基地和标准化生产优势,与市场签定订单,又用订单,把农户组织起来,成立闻喜县血桃联盟,利用中农乐技术优势和互联网平台,把联盟户组织起进行统一标准化生产,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目前中农乐以“闻喜血桃联盟”为主的各种联盟相继成立运营,采取“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方式进行发展,通过土地流转、技术托管等方式进行合作。同时,对各合作方的栽植面积、品种等信息进行整理汇总,建立大数据库,以此对接市场,反向指导合作种植户对种植户进行有目的、有规划的统一管理,使农户和企业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化。
在稷山县太阳乡小阳坡村、小阳村、太阳村、白池村、修善村、庙岔村、兴隆庄村等14个村240户贫困户中,中农乐采用“技术+农户”的技术托管扶贫模式,通过中农乐先进的技术优势建立核桃经济干果林,从品种选择到种植管理,核桃挂果前均由中农乐管理,农户参与学习。三年后,交到贫困户手里就是一个成型的高产核桃园,亩经济效益可达3000元以上,扶贫核桃园面积达1700亩。基本解决农户不懂技术、不会管理的后顾之忧,因为在实施过程中不断传授农户科学的核桃管理技术,让贫困户通过种植核桃,提高产量和效益真正的脱贫致富。
2015年以来,河南省灵宝市在杨良杰的中农乐的技术扶贫点多次考察后,对中农乐的技术帮扶农户脱贫工作予以高度赞同。当年底,灵宝市正式邀请中农乐入驻河南灵宝,在苏村乡建立起“灵宝市中农乐苹果产业扶贫基地”,促进传统果业转型升级,促进贫困农户通过发展新优苹果走上致富之路。在这里,杨良杰同样采用技术托管的方式,对不会管理没有效益的贫困户果园进行统一托管,同时,通过发挥基地的“中农乐新优苹果研究所”的技术培训和指导优势,培训果业技术能手,培养果业基地新型农民,实现培育人才与促进更多贫困区域的农户走上产业致富之路。
近年来,中农乐“技术扶贫模式”走进四川盐源县、新疆阿克苏等偏远贫困地区,进行技术精准扶贫,帮助农户提质增效,脱贫致富。杨良杰通过科技创新、技术帮扶、示范引导、技术托管等多种模式对贫困户进行精准帮扶,持续性长、服务力度大、收益提升明显,正在成为特色化、个性化、精准化的技术扶贫方法之一。中农乐的技术精准扶贫作法,不但将贫困户“扶了起来”,更让他们“站得住”“站得稳”。
在北方果区,杨良杰被众多粉丝们称为“果树专家”“互联网专家”“果树学者”;他先后被授予“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全国十佳农民”和“全国脱贫攻坚奖”等崇高荣誉;被民进中央授予“全国宣传思想工作先进个人”和“全国社会化服务先进个人”等崇高荣誉;被山西省授予“山西省五一劳动奖”“山西省特级劳动模范”“山西省道德模范”等荣誉;被山西省委授予“三晋英才”农业领域高端领军人才,被山西省委组织部确定为“省委直接联系的农业领域高级专家”和山西省农业智库专家。
从果业科技工作者到新型农民,从研究果业先进技术到开发农村互联网服务平台,从编了10年报纸到出版一系列果树实用书籍,从打造“有身份证的水果”到水果电商平台邀请入驻,从建设数千个分布在全国各地的一家一户的示范园到自建十个现代果品生产基地......二十五年来,他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与农业有关,都与农民有关, 都在实践着自己的一句口头禅——“只有扎根泥土,才能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