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参政议政平台 邮箱登陆

当前位置: 首页>履行职能>社会服务>海外联谊

“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答案”

发布时间:2015-08-17 来源:新华社

放大

缩小

  新华社北京8月16日电(记者赵博)“社会学论述可以说是对可能性的变形浓缩,转而带动扩散的一种过程,是对人类文明命运的‘预言’式宣示。在我的心目中,社会学家与其说是‘未预期结果’事实的挖掘者,不如说是编制‘理念型’故事的艺匠人。”

  前台湾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叶启政充满诗意的演讲,开启了“两岸学者共话·社会学”论坛的序幕。这个由民进中央下辖叶圣陶研究会主办的高端学术对话活动,15日至16日在北京举行。17位与会专家深入探讨,期待以“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答案”作为两岸共同追求优质社会的起点。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洪大用的研究课题为《发展性贫困及其治理》。他认为,发展型贫困逐渐成为摆在主政者面前的结构性难题。这是由发展自身导致的阶层区隔效应,更多表现为相对剥夺、长期共存。“治理关键在于让贫困成为一种流动状态,避免代际传递。”

  台湾东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陈介玄和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王天夫不约而同地将研究目光落在社会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共建。陈介玄认为,现代金融体系的建构过程是一个同步的社会化过程。从社会学视角介入和分析金融课题,有助于抗衡经济学家以效益和获利为导向的学术主张,从而对解决当下两岸甚至全球均面临的财富分配不均难题有所助益。

  王天夫以北京什刹海改造为例展开研究,提出与建筑学者侧重“地的规划”相比,社会学更关心“人的规划”。两大学科共同应用于城市更新实践,可以实现“将人文关怀揉进技术活里”,有效提升被规划社区和民众的获得感与认可度。

  在网络社会研究领域,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佟新指出,互联网时代深刻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形态和劳动关系,核心劳动力和边缘劳动力之间存在收入和权利的巨大差异,应作为潜在社会风险加以重视。

  “社会学是近代传入中国的西方学科,正在逐步完成本土化过程。相信通过两岸学者持续共话,中国的社会学将尽早走出‘学步’阶段。”民进中央副主席、叶圣陶研究会副会长刘新成说,“社会学理论将更好地指导社会实践,更好地用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答案解决两岸中国人共同面临的发展难题。”

作者:赵博     责任编辑:qichunlei
Copyright 1996 - 2014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京ICP备0502631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1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