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参政议政平台 邮箱登陆

当前位置: 首页>履行职能>社会服务>海外联谊

港澳台侨学生走进福建南平 感受民进“科技特派员”的乡村故事

发布时间:2019-04-08 来源:民进南平市委会

放大

缩小

    2019年3月30日至31日,华侨大学港澳台侨学生“百村千人行”团队走进“科技特派员”制度的策源地福建南平市,在顺昌县秀吴村寻访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带头人、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民进会员高允旺,在田间地头切身感受“科技特派员”的乡村故事,并举行“华侨大学港澳台侨学生‘百村千人行’顺昌大历镇科技特派员乡村振兴实践基地”授牌仪式。民进南平市委志愿者服务队在民进南平市委委员、综合二支部主任卓丽华的带领下参加了此次活动。

    “很欢迎港澳台侨同学们的到来,乡村振兴事业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心!”高允旺在现场教学前说道,“今天我在这里向同学介绍和演示竹荪种植的过程,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和我一起撸起袖子,卷起裤脚,下地劳动感受。”扎实的农科知识、深入浅出的实地教学,高允旺向同学们讲解竹荪、灵芝等食用菌的栽培原理,让许多第一次深入乡村的港澳台侨生受益匪浅。

    “这是我长这么大第一次抡起锄头,一把锄头不算沉,却在我的心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香港学生宋钲顺在乡村日记中写道,“面朝黄土背朝天,科技特派员把乡村大地当讲台,以知识为犁,为农民们耕耘出了聚宝盆,探索脱贫致富之路,他们已经从特派员变成了农民的亲人,从‘派出’到‘融入’,这就是我对科技特派员制度的一种感悟。”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以及有关部门对发挥科技特派员作用的重视,中央电视台、“学习强国”平台、人民政协报、人民网、光明网、科技日报、福建日报等众多媒体对高允旺的事迹进行了采访和报道,让高允旺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竹荪大王”。高允旺动情地说,“我是顺昌本地人,我的技术很多源于老乡们的农耕实践,在不断学习、总结中探索创新。现在,顺昌县是全国最大的竹荪生产基地和示范基地,被授予‘中国竹荪之乡’称号,有人叫我‘竹荪大王’,其实,真正的大王是农民,他们是我的老师。作为科特派,我觉得最幸福的事,就是把技术真正变成农民口袋里的钱。”

    “今后我不单要教农民种植技术,提高竹荪的产量和品质,还要在创响竹荪‘土字号’、‘ 乡字号’特色产品品牌下功夫,主动融入‘武夷山水’品牌,让它成为闽北特色产业的一张名片,带领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站在田间,高允旺与同学们分享着自己要如何更好服务乡村振兴的想法,“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参加福建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实实在在地、心无旁骛地做一个主业,’为长期扎根在基层的农业科技工作者们指明了工作方向,我深感既是压力又是动力,更要实实在在地、心无旁骛地做好本职工作。”

    不仅把科学技术带进乡村,让农民们腰包鼓起来,高允旺还不忘民主党派成员双岗建功职责。自2012年8月加入中国民主促进会后,他向民进南平市委和顺昌县政协,报送和提交了二十余条反映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社情民意信息、提案,承担了民进福建省委3个参政议政调研课题,相关建议得到有关部门重视和采纳。他还主动担起社会服务职责,不仅牵头组建由9名土专家、返乡青年组成的福建省首支农民科普志愿者服务队,常年活跃在田间地头,传播科普知识,自2015年起还担任了南平市第二批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科技人员,被跨县选派到浦城县濠村乡任科技扶贫专员。不忘初心,尽职履责,高允旺用一颗赤诚之心演绎出了以他为代表的南平民进科技特派员们的人生精彩!

    据悉,作为全国首个港澳台侨学生有计划、长时间、大规模地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育人活动,华侨大学港澳台侨学生百村千人行以“弘扬传统福建精神,服务乡村振兴”为主题,计划3-5年时间内,组织上千名港澳台侨学生深入福建一百个乡村,开展乡村调研和支农、助农、惠农服务,增进港澳台侨学生的家国情怀,引导港澳台侨学生争当乡村代言人,为乡村振兴战略添砖加瓦。

 

 

 

 

作者:     责任编辑:qichunlei
Copyright 1996 - 2014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京ICP备0502631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1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