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洁:让传统节日焕发出新时代光芒
传统节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清晰地记录着中华民族丰富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集中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是百姓之乐、文化之形,更是情感之依、民族之根。
传统节日是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传承,每个传统节日都有其来源和意义。比如清明节,主要活动是祭祖,表达的是慎终追远的思想;中秋节的主要活动是赏月、吃月饼,寄寓的是对团圆平安的祈盼;春节是中国人最看重的传统节日,会开展隆重的庆祝活动,活动以祭祖、道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
时至今天,面对多元文化的冲击,许多人对传统节日往往缺乏浓厚的兴趣,一些人对中华传统节日比较冷漠,也不能理解传统节日的重要意义,认为那些只是一些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形式。相反,对一些洋节倒是很看重,比如情人节、感恩节、圣诞节等。特别是随着我国开放程度越来越高,不少出国留学学子学成回国,以及不少外国学生到我国来求学,西洋节日渐渐在学校占据了节日庆典的重要部分。除圣诞节、感恩节等之外,西方的愚人节、鬼节等之类的,既没有文化价值,也不具涵育功能的纯娱乐、消遣的节日,也成为了不少教育机构学子的庆典之一,而且呈由成人向幼儿蔓延的趋势,在逐渐销蚀青少年儿童对传统节日的认知,销蚀对传统文化的自信。
孔子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新的时代,我们有责任充分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引导青少年进一步了解、认同传统节日,感受中国传统节日所特有的文化体验,从而萌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提高对祖国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保护意识和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意识,增强青少年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对发扬传统节日文化的育人作用作了特别强调,要求“发挥传统和现代节日的涵育功能”,明确指出要“利用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重要传统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健康、富有价值内涵的民俗文化活动,引导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进家国情怀。结合元旦、‘三八’国际妇女节、‘五一’国际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六一’国际儿童节和中国农民丰收节等,开展具有特色的庆祝活动,激发人们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的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志”。可以说,传统的和现代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志之一,忽视传统节日的育人功能,也就忽视了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传承。《实施纲要》的出台,指明了以传统文化育人的方向,是厚植民族独特精神的强心剂,是新征程上的强大精神动力。
《实施纲要》特别明确,要聚焦青少年,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因此,中小学校、幼儿园务必切实担负起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和教育责任,让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发扬光大,培育广大青少年的独特民族精神。我们要在课堂上建立以传统节日为标志的传统文化传承氛围,使广大学子对传统文化产生钦敬景仰的神圣感。现在从幼儿园到中小学校都注重学校文化建设,悬挂了名人头像、名诗名文及警言警语,然而对传统节日,反映自然变化的节气,这些节气往往也是传统的节日,却很少体现。补上传统节日文化这一课已刻不容缓,务必要让有形的文化时刻熏陶孩子。
同时,必须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将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到课程之中,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和引导作用,积极开展传统节日民俗体验等文体娱乐和主题教育活动,让广大学子有切身的文化传承使命感。除有留学生或外教的教育机构给留学生或外教过西洋节日外,应该在青少年学生中普遍开展传统和现代节日的纪念活动。根据不同的节日,举行相应的纪念或庆祝仪式,充分发挥民族传统节日思想熏陶和文化教育功能,让传统文化和民族美德浸染青少年,让青少年的价值观、世界观与中华优秀文化基因一脉相承,提升青少年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增强为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使命感。
除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外,还要加强与家庭和社会的密切合作,共同开展节日庆典活动,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中华传统节日为切入点,利用传统节日举办民俗活动,拓展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载体,让现代节日育人功能得到充分发挥。比如春节,虽然放寒假了,我们要与家长沟通,除家人团聚外,还要把除旧布新、迎春接福、祈求丰年、相互祝福等不同的文化内涵,演示给孩子们,让家庭成为传统节日文化育人的第一阵地。一些教育意义深刻的节日,如端午节、重阳节等,这些爱国的、敬老的节日,社会上都会举行不同规模的纪念活动,学校要积极参与,让学生熟悉这些节日庆典的仪式,参与表演,切实感受传统节日的文化底蕴,使传统节日活起来、动起来,与现代生活有机融合,不断激发传统节日的生机和活力,充分展示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让传统节日焕发新的时代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