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莹的瞬间
那天下午,正在听肖邦的一段钢琴夜曲,弹奏者是钢琴大师鲁宾斯坦。飘逸澄净的音符优美地蹦跳着流淌着,在我周围的空间发出晶莹透明的回声。琴声徐缓,如歌如诉,尽管优美,但谁也不能否认蕴藏在这歌声中的忧伤,这淡淡的美丽的忧伤轻轻扣击着听者的心情,使人如历梦幻,眼前仿佛出现许多遥远而迷人的故事,你是这些故事中的人物,你在这些故事中流浪,在这些故事中飘飞……人们把肖邦的钢琴曲比作抒情诗,实在不是夸张,文字构筑的诗歌永远无法传达出这样的意境。
突然地,外面就下起雪来。当听到窗外有人在惊叫时,纷纷扬扬的雪花已经飘满了天空。雪花,是那么密集,那么大,明亮的天空几乎被它们遮盖了,变得浑沌而灰暗,远方的楼房和树都消失了轮廓。这是真正的“鹅毛大雪”,是我们这个城市许多年来未见到过的雪。令人惊奇的是,这场雪毫无预兆,事先并没有寒冷的北风呼啸,也没有浓重的乌云笼罩,不久前,还是阳光灿烂。它们降临得那么突然!
雪无声地飘着,无声地落到了大地上。此刻,肖邦的钢琴夜曲依然在我的周围鸣响,钢琴的韵律和雪花的飘舞,似乎非常协调,仿佛是琴声在应和着飘飞的雪花缓缓流动,又像是雪花追随着钢琴的旋律翩然作舞。于是,我眼前的雪花便有了奇妙的声音,有了叮叮咚咚的脚步声。我凝视着窗外的雪,凝视着飘飞在天地间的这些洁白自由的自然精灵,记忆中一些和雪有关的情景便浮现在眼前。
许多年前,我还是一个刚踏出中学校门的小青年,命运就把我抛向陌生的异乡。也是在春节过去后不久的一天,我告别父母,孤身一人坐上了北去的列车。火车离开上海不远,就下起了大雪。这是我一生中遇到的最大的一场春雪,雪花铺天盖地落下来,很快就覆盖了大地,从车窗里望出去,白茫茫一片,初春的江南,变成了一个银色的雪世界,铁轨消失了,铁路两边的电线上也积满了雪,木头的电线杆竟然难负其重,纷纷倒伏在路边。火车不得不停下来,停在远离车站和城镇的雪原之中。当时,在我的眼里,这场雪没有任何美感,我感到冷,感到茫然,感到命运正通过这一场突然降临的大雪,向我发出了严峻而不详的预兆。车窗外,看不到人,看不见路,只有雪花在灰色的天空中飞扬……车厢里一片抱怨声,然而抱怨也没有用,火车被困在雪地里,谁也没有摆脱困境的回天之力。在我周围烦燥不安的乘客中,只有一个人情绪与众不同,别人怨天尤人,她却欢天喜地,别人唉声叹气,她却又唱又笑。这是坐在我对面的一个七八岁的小姑娘,她趴在车窗前,惊喜地看着窗外的大雪,嘴里大声地唱着:“雪花雪花,白白的雪花,像盐像糖,亮亮的雪花。”她的歌单纯而滑稽,我从来没有听到过这样的歌,以前没有听到过,以后也再没有听到过,我想这也许是小姑娘的即兴创作。我看着这小姑娘,听着她的歌,竟忘记了面临的困境。小姑娘由她的母亲带着,她母亲是个三十来岁的少妇,穿着朴素,神态安详,她微笑着注视快乐的女儿,女儿的快乐也感染了她,她微笑着,耐心地回答女儿提出的关于雪的一个又一个问题。她回答不上时,小姑娘就来问我,看着她天真活泼的脸庞,我无法拒绝她,我尽自己所能,尽量回答她的提问……我们的列车在原野中停了整整一天,那小姑娘一直兴致勃勃,用她的歌声和笑声给周围的人带来了快乐。晚上,这一对母女互相依偎着安然入睡,我凝视着她们,就像凝视一尊表现母爱和童真的美妙雕塑,她们对生活充满了美丽的期望,即便面对着使旅途中断的冰雪。回想起来,我和这对母女才讲了不多几句话,但她们却像茫茫雪原中一篷温暖的炭火,驱散了我的孤独忧虑和烦燥。第二天早晨,火车开动了,我很快就到达了目的地。在陌生的土地上,在白茫茫的雪原中,我踏出了走向社会和生活的第一行脚印。当我在雪地里艰难地寻找着道路时,心里一直响着那单纯明朗的歌声:“雪花雪花,白白的雪花,像盐像糖,亮亮的雪花……”
就在我沉浸在遥远的往事中时,窗外的大雪已经消失。在暖风中,这场大雪居然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只是屋顶和路面有些潮湿。那漫天飞舞的鹅毛大雪,突然地来,又突然地去,犹如稍纵即逝的梦幻。而肖邦的钢琴夜曲,依然在我的周围鸣响,仿佛是那场大雪不绝如缕的美妙余韵。这早春的鹅毛大雪,尽管只是瞬间的闪现,但我很难忘记它们带给我的遐想。我想,在喧嚣的生活中,有这样宁静诗意的奇妙片刻,是多么好。
突然地,外面就下起雪来。当听到窗外有人在惊叫时,纷纷扬扬的雪花已经飘满了天空。雪花,是那么密集,那么大,明亮的天空几乎被它们遮盖了,变得浑沌而灰暗,远方的楼房和树都消失了轮廓。这是真正的“鹅毛大雪”,是我们这个城市许多年来未见到过的雪。令人惊奇的是,这场雪毫无预兆,事先并没有寒冷的北风呼啸,也没有浓重的乌云笼罩,不久前,还是阳光灿烂。它们降临得那么突然!
雪无声地飘着,无声地落到了大地上。此刻,肖邦的钢琴夜曲依然在我的周围鸣响,钢琴的韵律和雪花的飘舞,似乎非常协调,仿佛是琴声在应和着飘飞的雪花缓缓流动,又像是雪花追随着钢琴的旋律翩然作舞。于是,我眼前的雪花便有了奇妙的声音,有了叮叮咚咚的脚步声。我凝视着窗外的雪,凝视着飘飞在天地间的这些洁白自由的自然精灵,记忆中一些和雪有关的情景便浮现在眼前。
许多年前,我还是一个刚踏出中学校门的小青年,命运就把我抛向陌生的异乡。也是在春节过去后不久的一天,我告别父母,孤身一人坐上了北去的列车。火车离开上海不远,就下起了大雪。这是我一生中遇到的最大的一场春雪,雪花铺天盖地落下来,很快就覆盖了大地,从车窗里望出去,白茫茫一片,初春的江南,变成了一个银色的雪世界,铁轨消失了,铁路两边的电线上也积满了雪,木头的电线杆竟然难负其重,纷纷倒伏在路边。火车不得不停下来,停在远离车站和城镇的雪原之中。当时,在我的眼里,这场雪没有任何美感,我感到冷,感到茫然,感到命运正通过这一场突然降临的大雪,向我发出了严峻而不详的预兆。车窗外,看不到人,看不见路,只有雪花在灰色的天空中飞扬……车厢里一片抱怨声,然而抱怨也没有用,火车被困在雪地里,谁也没有摆脱困境的回天之力。在我周围烦燥不安的乘客中,只有一个人情绪与众不同,别人怨天尤人,她却欢天喜地,别人唉声叹气,她却又唱又笑。这是坐在我对面的一个七八岁的小姑娘,她趴在车窗前,惊喜地看着窗外的大雪,嘴里大声地唱着:“雪花雪花,白白的雪花,像盐像糖,亮亮的雪花。”她的歌单纯而滑稽,我从来没有听到过这样的歌,以前没有听到过,以后也再没有听到过,我想这也许是小姑娘的即兴创作。我看着这小姑娘,听着她的歌,竟忘记了面临的困境。小姑娘由她的母亲带着,她母亲是个三十来岁的少妇,穿着朴素,神态安详,她微笑着注视快乐的女儿,女儿的快乐也感染了她,她微笑着,耐心地回答女儿提出的关于雪的一个又一个问题。她回答不上时,小姑娘就来问我,看着她天真活泼的脸庞,我无法拒绝她,我尽自己所能,尽量回答她的提问……我们的列车在原野中停了整整一天,那小姑娘一直兴致勃勃,用她的歌声和笑声给周围的人带来了快乐。晚上,这一对母女互相依偎着安然入睡,我凝视着她们,就像凝视一尊表现母爱和童真的美妙雕塑,她们对生活充满了美丽的期望,即便面对着使旅途中断的冰雪。回想起来,我和这对母女才讲了不多几句话,但她们却像茫茫雪原中一篷温暖的炭火,驱散了我的孤独忧虑和烦燥。第二天早晨,火车开动了,我很快就到达了目的地。在陌生的土地上,在白茫茫的雪原中,我踏出了走向社会和生活的第一行脚印。当我在雪地里艰难地寻找着道路时,心里一直响着那单纯明朗的歌声:“雪花雪花,白白的雪花,像盐像糖,亮亮的雪花……”
就在我沉浸在遥远的往事中时,窗外的大雪已经消失。在暖风中,这场大雪居然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只是屋顶和路面有些潮湿。那漫天飞舞的鹅毛大雪,突然地来,又突然地去,犹如稍纵即逝的梦幻。而肖邦的钢琴夜曲,依然在我的周围鸣响,仿佛是那场大雪不绝如缕的美妙余韵。这早春的鹅毛大雪,尽管只是瞬间的闪现,但我很难忘记它们带给我的遐想。我想,在喧嚣的生活中,有这样宁静诗意的奇妙片刻,是多么好。
作者:赵丽宏 责任编辑:qichunl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