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参政议政平台 邮箱登陆

当前位置: 首页>民进艺苑>文学作品

伊甸:竹林村的夏天

发布时间:2021-09-11     来源:

放大

缩小

  蝉儿在银杏树、香樟树、苦楝树、青榉树、水杉和垂柳的枝干上任性地啼鸣,给整个大地带来一股勃勃生气。我从小就喜欢夏天,喜欢一万只蝉儿比赛谁叫得更响亮的夏天,一万只青蛙比赛谁叫得更好听的夏天。假如没有蝉儿和青蛙的鸣叫,江南还算是江南吗?夏天还算是夏天吗?

  我就这样边听着蝉儿的叫声,边回忆着自己沉浸在蝉鸣声中的童年,在竹林村的庄稼、树木和青草间悠闲地游走。我突然想起三十五年前的夏天,我第一次来到竹林。我骑着一辆永久牌自行车,头戴一顶宽边草帽,脚踩一双塑料凉鞋,在蝉儿连绵起伏的鸣叫中一边骑车一边问路,轻而易举地找到了我的朋友俞华良的家。我和他都是湖州师专毕业的,他学数学,我学中文,我们都热爱诗歌,跟其他一些热爱诗歌的同学一起成立了远方诗社。俞华良的笔名叫晓弦,在大学期间就写了不少诗。有一组诗《青春期的城市》,还是我给他写的评论。我的评论的题目是《诗需要亲切》,其中一段这样写:“远方诗社的晓弦是念数学的,却偏偏爱上了诗歌。而更使人诧异的是,他偏偏爱写与数学的谨严截然相反的风趣幽默的诗。读罢《青春期的城市》,只觉得一群蜻蜓、燕子、蜜蜂和蝴蝶在我眼前多情而调皮地飞翔,引诱我的心为善与美而翩翩飞舞。”

  晓弦大学毕业后在竹林中学教书,明明是数学老师,他偏偏当上了学生文学社的指导老师,还指导得不亦乐乎。那些比晓弦才小十岁左右的学生,肯定对这位又教数学又指导文学创作的老师留下了深刻印象。

  晓弦的家在一条小河边,朴素的农屋给人一种亲切的感觉。我在他家里吃了午饭,他母亲做的那条红烧鲫鱼,一直穿过三十五年的岁月清晰地来到我的记忆中。

  三十五年后,我在晓弦的陪伴下,再次来到竹林。蝉儿的叫声一如当年那样充满激情,仿佛这些蝉仍然是当年的蝉。田野里的庄稼一如当年的庄稼,绿得仿佛要滴下水来。但放眼望去,当年那些摇摇晃晃破旧不堪的旧农舍已经不见了,当年随处搭建的简陋的牲口棚也不见了,坑坑洼洼的村道也不见了,整个竹林村呈现出一种井然有序、干干净净、恬适幽美的景象。我突然有一种冲动,在闲暇的时光里,我完全可以经常开着车来到竹林村,对着那些茂密的树木,那些青青的草地,那些在风中摇曳的庄稼,在鸟语花香中任性地遐想和写诗。

  然而,如果我不进入到竹林人的日常生活中去,不体验他们的甜酸苦辣,我的诗就会像风一样飘起来。我突然悟到了晓弦这几年的诗为什么有一种扎根于泥土中的厚实感。他在这里出生在这里成长,即使后来他在城里工作,但他仍然常常回到这片让他始终感到亲切的土地上。他的命运和情感紧紧连接着这片寻常而又奇异的土地,这片土地上善良而又聪慧的父老乡亲。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晓弦一直在坚持诗歌写作,到九十年代尤其进入新世纪以来,晓弦的诗歌创作在题材方面得到了很大的开拓,现实、历史、风景、季节、动物、植物……几乎什么题材都有所涉及。最可贵的是,无论是什么题材,他的诗歌的字里行间经常自然而然地流露着一种悲悯和谦卑。比如他的《讨生活的人》写“一个衣衫褴褛的垃圾工作者”,诗中饱含着对生活在贫困中的底层百姓的深切同情和关注。这几年,他以《我的仁庄》为题的组诗,更加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从内心涌出来的深挚情感:“一个朴素的村寨,一定有一棵善良的榆树”(《榆树与河流》);“名字沾满泥土的人,是我的父亲”(《叫土的父亲》);“用灶灰擦拭灯罩的人,是我的老母亲/……她是一位落寞而温情的乡土诗人/用早上第一把潮湿的柴火,写诗”(《灶间生活》);“这个柴火棒一样干瘦的女人/我认了她干娘”(《干娘》)……晓弦的这些诗,往往以典型生动的细节、质朴清丽的语言,来展示仁庄人的淳朴、善良和日常生活的艰辛、曲折,给读者留下难忘的印象。

  晓弦诗歌中这个“仁”的主题,不仅仅来源于他自己灵魂中的善,来源于竹林村父老乡亲的仁慈厚道,参观了竹林村一些纪念馆之后,一条文化传承的线索在我心目中渐渐清晰起来。竹林人高以永,清代康熙年间官员。为官期间,清贫仁慈,爱护百姓。康熙二十七年,高以永上任安州知州,第二年大旱,高以永顶着烈日奔走于乡村田野,安抚百姓。脸晒黑了,人累瘦了,“见者不知其为官也”。他有一副楹联流传于世:“ 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竹林人唐纪勋,在清末这段民族危机深重的艰苦岁月里,倡导维新,慷慨出资办学,以求“启迪童蒙”。这条以“仁”为标志的文化线索,现在在晓弦的诗歌中得以发扬光大。仁爱、仁慈、仁义,成为晓弦诗歌中的凝重的大地和辽阔的天空。

  竹林村的有识之士敏锐地察觉到了晓弦诗歌中这种“仁”文化的重要性,他们在离高以永纪念馆、唐纪勋纪念馆不远的地方建立了一个“晓弦诗文展览馆”。在展示晓弦诗文创作成就时,突出了晓弦作品中这个“仁”的主题。展览馆墙壁上展示着他的十几首散文诗和十几首现代诗。他在散文诗《对仁庄一座草屋的回望》中写到过去的仁庄:“一座寒风中瑟瑟发抖几近坍塌的茅屋,像一条搁浅在河岸的破木船,在江南民居的典藏里,奄奄一息。”他在诗歌《捅灶灰者说》中表达自己对故乡的热爱:“年关将至,我用粗糙的手/如痴如醉/把乡村炊烟抚摸”。那种对故乡的心疼、挚爱通过一行行文字传输到读者的血液里。

  仁庄的仁,竹林村的仁,晓弦作品中的仁……走在竹林村的土地上,我反复念叨着这个“仁”字。如果我们生存的这个大地上到处充满仁爱,那我们该多么幸福!

  用我自己写仁爱的几句诗作为本文的结尾:

  我听见太阳在充满柔情地呼唤

  仁——爱!群山和小草都在点头

  我用我的诗赎罪,祈祷

  向仁爱致敬

  从“人”到“仁”,从“仁”到“人”

  我们站立起来,跟野兽和虫豸告别

作者:伊甸     责任编辑:张禹
Copyright 1996 - 2020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京ICP备0502631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1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