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古建筑保护“鼓浪屿模式”
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包罗万象,素有“万国建筑博览”之美誉。鼓浪屿建筑修缮保护一直是文化界的一个重要课题。申遗成功后,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的保护修缮如何朝着更高标准和更高要求迈进?民进福建厦门市委会就此展开调研和建言,并推动着这一工作的进行。
今年初,民进厦门市委会分别以福建省两会大会快报和市政协大会发言形式提交了《关于完善鼓浪屿古建筑修缮保护工作的建议》,就完善鼓浪屿历史建筑保护方案编制、增设修缮工程招标技术条款、编制《鼓浪屿历史建筑传统材料和工艺清单》,颁布《鼓浪屿文化遗产修缮导则》等方面工作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得到省市主要领导的批示并被列为厦门市政协重点提案。
2月2日,根据中共福建省委书记于伟国的批示要求,省文物局率先专程赴厦门,召集市文广新局、鼓浪屿管委会有关负责人及文物专家进行座谈,听取提案具体内容,就该建议的落实征求各方意见。市政协重点提案交办后,厦门市建设局于2月9日即组织鼓浪屿管委会、市文广新局、市招标办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此后,建议有关内容逐步落地。9月12日,厦门市政协还专门召开了重点提案《关于完善鼓浪屿古建筑修缮保护工作的建议》办复协商会。
由于文物修缮的招投标主要是以政府采购为主,建议中“增设修缮工程招标技术条款”并非建设工程领域招投标范畴。为此,厦门市建设局专门成立由局总工办、协调处、建筑业处、市招标办以及市造价站等单位组成的工作小组,重点研究历史风貌建筑修缮工程招投标等事项,并于4月18日再次对接了鼓浪屿管委会、市文广新局等部门,研究讨论工程修缮招投标初步方案,通过与代建单位和招标代理机构协调,提出了“采用综合评分的方式”在修缮招标过程中试行。
与此同时,厦门市文广新局会同鼓浪屿管委会加快推进工程招投标中增加实物样板评审环节,在近期开展的鼓浪屿三落姑娘楼修缮工程招投标中,各竞标公司均提供了建筑构件实物样板,为专家评标提供切实依据。此举不但提高了施工单位资质、业绩、管理人员配备等分值,同时增加了提供样品、材料等规定并设置分值,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降低了价格分值所占比重,从而能确保筛选出高水平的施工单位参与文化遗产的保护。
为系统规范历史风貌建筑建设行为,在鼓浪屿管委会及市文广新局配合下,市建设局还牵头完成了《厦门经济特区历史风貌建筑维护建设工程监管办法》初稿,内容包含勘察设计、施工图审查、招投标、施工审批、质量安全监管、工程价款确定、竣工验收等,为规范历史风貌建筑维护建设管理工作作出了有益的尝试。
此外,关于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及文物修缮要求也被列入《厦门经济特区鼓浪屿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草案)》提请市人大审议。市建设局副局长张文勤表示,将力争推动招投标“综合评分”方式进入《条例》。
“下一步,我们还将根据提案建议,适时出版《鼓浪屿历史建筑传统材料和工艺清单》和《鼓浪屿文化遗产修缮导则》的研究成果,并将成果公布于众,作为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修缮的技术导则和竣工验收的依据,也为其他地区历史建筑修缮提供参考。”参加协商会的鼓浪屿管委会文保处处长陈辉杰表示,一整套贯穿古建筑文物修缮保护全生命周期的“鼓浪屿模式”正呼之欲出。
事实上,早在2014年初厦门市两会期间,民进厦门市委会提交的《关于鼓浪屿风貌建筑修缮工作的建议》就被列为市政协重点提案,其中的“将为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及修缮等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保障”“为历史风貌建筑的保护修缮施工提供队伍和施工材料的保障”等建议得到了很好地落实,这些都为鼓浪屿申遗成功提供了有利条件。
多次率队赴鼓浪屿开展重点提案办前培训和现场督办调研的厦门市政协副主席黄国彬也表示,鼓浪屿文物保护、修缮、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希望民进能持续关注,促进长效机制形成完善,把老祖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精心守护好,让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