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我们党确立思想路线的灵魂和核心?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科学命题,是毛泽东同志最早提出来的。早在1938年10月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就明确指出:“成为伟大中华民族的一部分而和这个民族血肉相连的共产党员,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需解决的问题。”一个政党的思想路线,是指这个政党作为自己指导思想并支配自己行动的认识路线,是在其社会活动和实际工作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党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下,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不断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逐渐形成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正是有了思想路线的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才有了动力和源泉,逐步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理论成果;同时,党在确立思想路线的过程中,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使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为我们党确立思想路线的灵魂和核心。事实上,党的思想路线的创立、创新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一部思想路线的创立、创新史,就是一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
首先,毛泽东同志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创立者,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奠基者。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第一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任务和命题。同时,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使用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实事求是”。经过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实事求是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路线的最集中的中国化的表述,得到全党的确认、拥护和贯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的毛泽东思想也被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1956年,毛泽东同志在中共八大开幕词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看作是一种思想原则和思想路线,即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的理论精髓--实事求是。他指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密切地联系起来,这是我们党的一贯的思想原则。”就是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考察和分析中国的实际问题,从而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可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创立过程,生动地展示了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过程,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就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原则下创立的。
其次,邓小平同志是党的思想路线重新确立的奠基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推进者。由于时代发展和社会实践的需要,邓小平同志对党的思想路线作了完整的概括:“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毛泽东用中国语言概括为‘实事求是’四个大字。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并深刻指出思想路线的实质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更为重要的是,邓小平同志针对思想僵化的实际情况,强调解放思想的重要性,最终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本身也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和灵魂,融入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
第三,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根据新的实际,丰富和发展了党的思想路线,把“与时俱进”确立为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实现了党的思想路线的创新和深化,赋予了党的思想路线新的时代内涵,使党的思想路线更富有时代性,同时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也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水平。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紧扣现实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及时提出“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将“求真务实”视为党的思想路线的切入点和主体内容,进一步深化了对党的思想路线的认识。党的十七大通过的新党章规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全党必须坚持这条思想路线,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党章没有对思想路线的内容和核心进行修改,但在路线的贯彻精神和贯彻目标上增加了“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内容,再次揭示了党的思想路线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一致性,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党确立思想路线的灵魂和核心。
(责任编辑:吴宏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