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参政议政平台 邮箱登陆

当前位置: 首页>微专题>热烈庆祝第36个教师节>建议|民进为教育发展鼓与呼

关于加强多语种课程建设与招考改革的提案

发布时间:2020-09-01     来源:

放大

缩小

  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我国的国际交往日益扩大,国际责任日益加重,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安全与世界局势的发展更加密切关联。特别是随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全球共识,“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有序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进入新时代,我们需要大量的涉外人才。

  随着越来越多国家国民英语水平的提高,很多外企只对英语水平做要求,其他语种人才的就业优势已经不甚明显,据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17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小语种专业成为“中国大学十大失宠专业”之一。而其他国家已经开始并越来越重视外语教育的战略意义。特别是美国,911之后意识到外语人才不足会成为国家安全的巨大威胁,美国政府每年向中学和大学投入数亿资金用于学生外语学习。

  目前我国的外语人才培养体制还存在弊端,难以适应现今及未来大国外交的需要。主要问题有:

  一、基础教育中的多语种课程建设十分不足

  小学阶段完全没有开设除英语外的其他语种课程。而中学阶段除了个别学校是以日语、德语等语种为第一外语外,多语种课程很多是以“第二外语”、课外兴趣学习的形式展开的,教学缺乏系统性,课时不能保证,教材五花八门,师资力量不均衡,没有配套的教师培训体系,也几乎没有教研活动。受高考应试现实的影响,绝大多数中学外语教育还是以英语为主,高考没有涉及的外语科目跟本不可能开设,教学时间不能保证。

  二、招考制度缺乏倡导多语种学习的导向性

  目前纳入高考的外语语种为英语、俄语、日语、法语、德语和西班牙语,使用较多的其他语种还没有被列入高考范围。如使用阿拉伯语的国家有22个,阿拉伯语、葡萄牙语等“小语种中的大语种”没有被列入高考范围。另外,以非英语语种为第一外语的考生在高考时可选专业面极其狭窄,很多大学不招非英语语种的考生。即使是外语高校,一些语种也是隔年招生的。招生制度限制了中学开设长期、稳定的多语种课程。

  三、多语种课程缺乏对相关国家文化的全面学习

  不论是大学还是中学对小语种的课程安排,由于缺乏对小语种国家国情、经济、社会、文化等的详细了解,对小语种的学习难以建立在对文化的深刻理解上的学习,难以培养通文化、晓语言、懂政治、强沟通的复合型外语人才。有的中学仅用题海战术和哑巴外语教学,多语种教育效果堪忧。

  为此,建议高度重视多语种学习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国际视野、国际理解能力、跨文化交际和沟通能力,以及大脑开发、思维方式拓展等方面的作用,尽快完善多语种外语教育策略,加强多语种、复合型人才培养,促进多语种教育的发展,为我国培养和储备多语种外交人才。

  一、制订“多语种”课程标准,组织编写相应教材

  大学阶段再开始学习语言,从零起步,错过了基础教育阶段外语学习的最佳时期。很多小语种国家的语言发音部位和中国人的发音习惯相差比较大,有的具有比较复杂的语法规则,这让从零起步的学生难以在大学内达到较高的语言水平。我们认为,在基础教育领域加强多语种的学习是十分必要的。建议从已经纳入高考的语种开始,参考国际语言教育的先进经验,如《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等,制定适合我国的课程标准,组织编写教材(据悉,教育部已经启动了德语教材的编写工作),明确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语言技能、内容标准、教学建议等。同时完善教师用书、配套音像制品。建立多语种教师资格认定和评价制度,逐步建立起适应多语种人才培养的教师队伍。

  二、搭建外语大学和中学合作平台,区域化培养多语种人才

  由于地缘因素,地区外语大学都有各自的语种独特优势:如北京外国语大学的优势语种是俄语、阿拉伯语、日语、西班牙语,同济大学的优势语种是德语,大连外国语学院的优势语种是韩语、日语。因此各地区的中等教育学校在发展多语种教育时,应结合地区外语类大学的优势,有针对性的开设多语种课程,比如东北地区,可以重点发展俄语、韩语、日语、蒙古语等;西南地区可以重点发展越南语、泰国语、柬埔寨语等,华南地区可以重点发展日语、印尼语、马来语等,做到统一规划,合理分布。

  三、完善招生考试制度,引导中学加强多语种学习

  增加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中的多语种考试科目。适当增加考试中的口语考试,计入考试总成绩。探索以多语种人才培养区域联合体的模式,作为非英语语种考生进入大学后继续进行语言学习及考试的方式。

作者:     责任编辑:张禹
Copyright 1996 - 2020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京ICP备0502631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1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