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参政议政平台 邮箱登陆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浏览>开明视点

大力优化非中共干部培养与成长路径

发布时间:2016-09-22 来源:团结报

放大

缩小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要长期坚持这项制度并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强非中共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特别是非中共干部队伍建设。这样才能为坚持和完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提供物质基础及干部和人才支撑。因此,加强非中共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和非中共干部队伍建设历来都是统一战线最基础的、长期的工作任务。

  培养选拔非中共干部关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基本政治制度,优化非中共干部成长路径,坚持早发现、早培养,注重从基层、从各条战线、从火热的改革发展稳定第一线发现,在复杂环境、艰苦岗位、关键时刻发现,在日常考核、近距离接触中发现。突出政治培养,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加强党章、理想信念、党性党风党纪教育;重视经过必要台阶、递进式培养,压担子、多磨练。坚持非中共好干部标准,落实忠诚干净担当要求,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拓宽视野、优化结构,严格把关、统筹使用。

  当前非中共干部培养与成长路径存在的问题

  目前,非中共干部培养与成长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思想认识不高。部分组织和领导对培养、选拔、任用非中共干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思想上有偏见,工作上不放心。同时,部分非中共干部的思想认识也有偏差,有的认为要从政就得入中共,有的认为非中共干部只能当“配角”。

  选拔任用亟须加强。在选拔任用非中共干部上还不够大胆,选拔任用力度不够,有些不敢把非中共干部放在关键的岗位。

  管理服务有待强化。对如何管理好、服务好非中共干部缺乏相应的工作机制,对非中共干部的管理客观上存在着组织部、统战部、非中共干部所在单位资源不共享、信息不对称、职责不清晰、合力不明显的问题;同时,平时“重要求、轻关怀”,对非中共干部心声需求了解不多,管理工作没有形成完整体系,缺乏制度保障。

  综合素质有待提升。对非中共干部的培养,比较看重专业学历,业务职称、专业知识,缺乏对其政治素质、思想意识、群众基础、领导能力的考察。其次是非中共干部队伍结构分散,活动内容、活动形式陈旧,有的非中共干部凝聚力不强。不少非中共干部属于专业性人才,缺乏多部门、多岗位历练,存在着专业知识能力较强,综合领导和组织协调能力较弱的现象。

  培养机制有待完善。有的地方没有把非中共干部队伍建设纳入干部队伍建设和人才工作的总体规划,培养工作形式单调,影响非中共干部政治素质、工作能力的提高。

  优化非中共干部培养与成长路径措施分析

  《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第三章第十五条明确规定,各级党委应当支持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加强自身建设。各地要结合实际,因势利导,加强培养选拔工作,研究推动工作常态化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非中共干部培养选拔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强沟通联系和统筹协调。

  健全完善机制,营造非中共干部成长氛围。切实加大在党政领导班子中开展多党合作的宣传与教育力度,营造浓厚氛围,形成共识,推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进一步走向深入。各级中共党委应当把非中共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纳入干部和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建立统一的非中共后备干部名单。要做到这些,各级中共党委政府部门必须要从非中共干部发展路径上提前规划、正确引导,有效监督、在起点、路径、终点等方面科学定位。


  加强培养锻炼,提高非中共干部能力素质。加大培训力度,把非中共干部纳入干部教育培训总体规划,探索“培训+考察”新模式。强化实践锻炼,加大选派优秀非中共干部挂职锻炼和交流任职的力度,帮助他们丰富阅历、积累经验、增长才干。搭建成长台阶,有意识地把政治素质好、发展潜力大的优秀非中共干部提前安排到必要岗位进行培养锻炼。严管与关爱并重,在德才要求上不降低标准,在纪律约束上不偏袒照顾,同时在政治上、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热情关心,并注意尊重、维护他们的具体利益。

  坚持以教育培养为重,优化非中共干部成长环境。发挥社会主义学院作为统一战线人才教育培养主阵地作用,重视发挥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的作用,合理利用高等学校等培训资源。加强非中共代表人士的实践锻炼,加强非中共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多方位提高非中共代表人士的综合素质,造就一支德才兼备、靠得住、有本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队伍。

  突出宗旨意识,搞好主题教育活动。主题教育活动是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的重要载体。继续大力开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坚持自觉、自主、自为原则,注重激发非中共人士自我教育的内生动力,把深入学习贯彻中共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作为核心内容,用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

  完善科学机制,让优秀非中共干部脱颖而出。对优秀非中共干部,按照成熟一个、安排一个的原则,培养使用起来。落实好《条例》有关规定要求,一是研究推动工作常态化的政策措施,防止时松时紧,避免急用现找。二是针对目前非中共干部规模不小、人才不少,但高层次人才储备不足的现状,重点加强中高级非中共干部的培养选拔。三是从促进非中共干部健康成长出发,及时把更多素质过硬、符合要求的非中共干部,放到重要岗位、正职岗位上历练成长。

  值得一说的是,还必须认真加强非中共干部监督管理。作为民主党派干部,必须始终牢固树立纪律意识、规矩意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要把思想政治教育放首位,坚持以人为本,增强他们的组织认同感和归属感、荣誉感,不断激发非中共干部队伍活力。要从严要求,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每年不定期地对担任政府实职的非中共干部进行集体谈心,尤其是履任新职从政时要举行一次“集体谈心”会,大家开诚布公,畅所欲言。建立考核跟踪机制,实现监管经常化常态化,防止“带病提拔”。加强非中共干部的选拔监督,加强这类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防止追求短期效应,引导非中共干部沉下心来多干实绩,切实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

作者:徐培华     责任编辑:qichunlei
Copyright 1996 - 2014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京ICP备0502631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1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