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参政议政平台 邮箱登陆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浏览>开明视点

时光从不辜负任何真诚的努力

  在十三届政协一次会议的闭幕式上, 汪洋主席给全国政协委员布置了一个“委员作业”,要求我们在2019年政协大会报到时: “不仅能提出好的提案,也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交上一份好的履职报告。”

  作为政协的一名老委员,同时作为新一届政协的常委和副秘书长,这句话不是一句外在的号召,更是自我的要求,一直在我心中回响。一年来,如何才能更好地履行委员职责,如何才能用提案和行动共同履职,我一直在思考与践行。

  回望这一年的履职路,不敢奢谈成绩,只是未敢懈怠、不知疲倦地一路耕耘着。这一年的委员生涯,是一丝不苟地向生活学习、向专家学习的过程,用心向人民、向政协交出一份认认真真的作业。

  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上,我代表民进中央做了题为《发挥中等职业教育在脱贫攻坚中的特殊作用》的大会口头发言,提出了实施“中职教育扶贫国家工程”“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中职教育能力提升计划” 和“东西部中等职业教育协作计划”等建议,受到了与会委员的好评,引起了关注。

  这一年,我以个人名义或联名的形式提交提案13件,内容涉及教育、阅读、文化等方面,其中关于“建立国家阅读节,把全民阅读提升为国家战略” “关于用制度去‘文山’填‘会海’”等多件提案受到媒体关注,各类媒体发表相关报道数十篇。

  这一年,我个人出版的10卷本编年体参政议政录《见证十年———一个民主党派成员见证的中国民主政治进程》正式发行。这是迄今为止国内第一套原生态全景式介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个人履职的书籍,全国政协何维副主席称这套书为“一部民间两会史”,邵鸿副主席评价这套书是“代表委员的履职教科书”。

  这一年,我积极参加全国政协的各种会议。每一次会议都精心准备发言,积极参与讨论,贡献自己的智慧。

  6月29日,参加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举行的“民办教育发展问题及对策”对口协商座谈会,并且做了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发言。我在发言中建议国家税务总局尽快对营利性民办学校执行什么样的税收政策提出方向和基本要求,保障民办学校分类登记、分类管理这一重大改革的顺利实施,同时加快《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的修订和出台工作, 以稳定和提振民办教育举办者的信心。

  7月10日,在全国政协专题协商座谈会上,我做了《完善技能形成制度 助力制造强国建设》的发言。我在发言中引用了民进中央近年来的调研成果,提出技能劳动者短缺、技能水平不高、供给与需求不匹配已成为困扰制造业发展的三大难题,建议进一步完善技能形成制度, 助力制造强国建设。发言全文刊发在《人民日报》《人民政协报》等重要媒体。

  9月29日至30日,我应邀参加全国政协召开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在会议上就探索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机衔接,深入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的问题做了发言,受到了与会人员的好评,发言内容先后被《人民政协报》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论坛》等多家媒体刊发。

  10月12日,我参加由全国政协民族与宗教委员会和民进中央联合举办的“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双周协商座谈会, 在会上做了《在民族地区全面推进“学前学会普通话”》的发言,建议将民族地区普通话从学龄前学起作为一项国家战略, 从现在开始、从目前的学龄前娃娃抓起,逐渐减少存量,不断扩大增量,最终实现全面普及普通话、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这一年,我参加或主持的调查研究工作也深入各地,开展得比较丰富扎实。

  5月14日至18日,参加了全国政协副主席汪永清率领的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调研组,深入广西百色市田东、德保、靖西三县(市) 就“解决深度贫困地区脱贫问题”开展专题调研。我们调研组深入到3县(市) 的9个村,到30户贫困群众家中走访调研,详细了解群众生产生活情况,实地查看村小学、卫生室建设运转情况。每到一村,都随机召开基层干部群众座谈会,面对面听取扶贫干部、乡村干部、贫困户和脱贫户的意见建议, 了解、掌握了不少第一手情况,每天晚上还花两到三个小时召开调研组内部研讨会,总结交流当天调研情况并深入讨论,不仅掌握了大量一手资料,也进一步丰富了调查研究的具体方法。

  7月26日至29日,参加了全国政协副主席卢展工率领的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调研组,就“健全志愿服务管理体制形成全民参与的良好局面” 在黑龙江开展调研,并出席调研组在哈尔滨召开的座谈会。在调研中发现,虽然我国志愿服务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推进,但仍然面临着法治化、社会化、信息化、常态化等方面的不足,成为制约志愿服务向更大规模更广领域推进的短板。

  11月19日至27日,参加全国政协副主席马飚率领的代表团访问秘鲁和智利。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全国政协的外事访问活动,收获颇多。其中感受最深的是与秘鲁全国协商组织的交流。这是一个成立于2002年、具有秘鲁特色的全国性统一战线组织,其宗旨是通过对话协商,凝聚各方共识,更好地制定国家政策,保障国家包容、公平、可持续发展和良好治理。它是秘鲁政府动员各方力量推进国家重要议程的一个机制,该组织的秘书长介绍说,这个组织的规则是所有讨论的政策在全体人员未达成一致意见前不能公开,核心在于赢得共识。

  除此之外,我在民进中央分管参政议政工作,更多的调查研究是在日常的工作之中进行的。这一年,我先后参与了民进中央“完善乡村治理体系” 年度重点调研和“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 课题调研,并且带队赴滇调研中缅边境替代种植情况,到内蒙古通辽开展“科尔沁沙地综合治理调研”, 带队在河南省新乡市、云南省元阳县和建水县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对比调研,先后去四川、湖南、河北、河南、江苏、黑龙江、云南、内蒙古、江西、广西等地开展调查研究,提交了一批调研报告和政策建议。

  除了调查研究之外,我也积极参加全国政协和地方政协举办的培训活动。先后三次为全国政协举办的政协委员培训班(北戴河、青岛) 做关于委员履职与参政议政的讲座。同时,应云南省政协、唐山市人大之邀,做关于如何当好政协委员和做好参政议政工作的专题讲座,受到与会者的高度评价,许多政协委员认为讲座内容“解渴”“实用”。

  作为政协的兼职副秘书长,我积极参加秘书长工作会议以及相关工作会议,做好全国政协与民进中央之间的桥梁,及时沟通信息,把全国政协的工作部署向民进中央主要领导报告,落实相关的各种安排。5月8日,作为民主党派兼职副秘书长的唯一代表,我应邀参加了在内蒙古自治区召开的全国地方政协秘书长工作会议,并在会议上做了题为《人民政协是民主党派发挥作用的辽阔舞台》的发言,介绍了自己如何做好党派与政协之间的桥梁,如何发挥党外副秘书长的作用的情况。

  这一年,我们民进中央积极配合政协的工作部署, 在提案撰写、大会发言、专题协商会、常委会,以及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民主监督等方面也做了不少具体工作。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上,民进中央提交了党派提案43件,民进组提案7件。其中《关于构建产业扶贫“新生态” 的提案》《关于大力发展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的提案》《关于加快冰雪体育人才培养的提案》等15件被列为重点办理提案,名列各党派前茅。民进提交的反映社情民意信息达500多条,被采纳和总分位列各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第2名。

  这一年,民进中央在参政议政部门建设和队伍建设方面也有了进一步加强。我们坚持每月部门例会制度,带领全部门一起研究谋划工作,坚持做到事前有计划、事中有跟进、事后有总结,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开展。同时着力加强对全会相关业务的培训,先后举办民进全国参政议政调研工作培训班、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培训班、脱贫攻坚民主监督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培训班等,为民进全国参政议政战线工作人员及会员提供丰富实用的培训内容。

  这一年,我仍然勉力推进着新教育实验。以新教育十大行动、五大课程,在基础教育、农村教育等较薄弱领域,和广大一线教师孜孜不倦地共同耕耘,这是我多年以来,以实际行动撰写履职报告的一种方式。

  这一年,新教育实验区校继续蓬勃发展, 截至目前已经有146 个实验区、4200余所学校、490万左右的师生参与实验,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民间教育实验。4月,全国新教育实验区工作会议在江苏如东隆重召开。7月,全国新教育实验第十八届研讨会在成都成功举办, 我代表研究院做了《科学教育照亮求真创新之路》的主报告。9月28日孔子和苏霍姆林斯基诞辰日,2018年领读者大会暨CBBY阅读年会在北京举行,我在开幕式上做了题为《我为什么喜欢儿童文学》的讲演。11月,2018年新教育国际高峰论坛在福建厦门隆重举行,我做了《人文教育温暖幸福完整家园》的主旨发言。

  新教育实验在课程研发方面也取得重要进展。新生命教育研究所的《教师读本》正式出版,新科学教育研究所与远播教育研究院合作开发的新教育STEAM项目圆满完成第一期项目,新艺术教育研究院研发的新教育视觉艺术课程初步成型,同时与苏州新区签约于2019年举办“新少年国际艺术教育节”暨新艺术教育节。新阅读研究所研发的《中国中小学生学科阅读书目》进展顺利, 《中国领导干部基础阅读书目》和《中国大学生基础阅读书目》的研制工作初步完成。

  新教育继续受到广泛关注,新教育实验荣获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新教育研究院被网易教育评为2018年“年度教育创新团队”。著名报告文学作家傅东缨撰写的长篇报告文学《极目新教育》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被评为8月的《光明书榜》的十本著作之一。著名教育家刘道玉先生评论认为,“新教育实验,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效果最为显著的一次民间教育科研实验”。法文版的《中国新教育》一书正式出版,前法国驻华大使顾山和法兰西学院终身通讯院士董强教授分别撰写了推荐序言。《中国教育报》发表国家督学成尚荣先生的文章《突破关键因子,闪耀素质教育之光———我眼中的新教育实验》,评价认为:“新教育的一系列关键因子和系列行动,让教育的理想主义扎扎实实地落在大地上, 让素质教育在整体推进中有突破, 在突破中整体向前,行程中一直闪耀着素质教育之光。”

  这一年,我的学术研究工作也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我仍然坚持每天5点左右开始阅读写作,《创新教育才能创造未来———朱永新教育讲演录》由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以“新教育· 回家” 为主题的《回家》新书(大象出版社)发布会在苏州举行。《新教育年度主报告(2014—2018)》由山西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日文版的三卷本《中国教育思想史》、韩文版和尼泊尔文版的《朱永新教育小语》、蒙古文版的《中国教育思想史》等外文版图书陆续出版发行。我主编的10卷本《中国教育改革大系》荣获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国新闻出版领域的最高奖项)。

  习近平同志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的民盟、致公党、无党派人士、侨联界委员时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要求我们坚定不移巩固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要用好政党协商这个民主形式和制度渠道,有事多商量、有事好商量、有事会商量,通过协商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的确如此,在当下, 共识凝聚的力量, 是我们的信息时代的人们最需要的力量。

  所谓共识,是指我们各行各业、各有不同的人群,对同一件事情,通过彼此的沟通与磨合,最后形成的认识。

  人类迄今所创造的知识,已经呈现出信息大爆炸的趋势。在这个多元化时代里,不同的框架体系之下,有着不同的正确知识,但不同的人依据这些知识行动时,往往会互相冲突。

  就像是寓言故事里的那样,天鹅、大虾和梭鱼都拼命拉着车。可是,天鹅想往云里钻,大虾弓腰使劲往后靠,梭鱼则一心想往水里跳…… 齐心协力,前者是前提,后者是结果。不能齐心,必然力不能协,行动自然事倍功半,甚至导致失败。所以,如果不是共识,仅仅是正确的认识,未必会成为群体行动的力量。

  人们为什么无法形成共识? 最根本的还是沟通交流不够。虽然我们并不是天鹅、大虾、梭鱼那样天生不同,虽然我们同为人类,有着最根本的共同追求,但是,如果不能在共同追求的道路上,达成精神上的共识,行动时互相掣肘,也只是徒然消耗了彼此的力量。

  盲人摸象的故事,在现代人眼里早已经被解读为一个笑话。可直至今日,这样的事情仍然时有发生。如果只是守着自己的那一份认知,哪怕再独特再高明,也只是盲人摸象。共识,则是一头大象。它不可能由某一个人完整地勾勒出来,而只可能通过群体的智慧,在时光中,由行动逐渐雕琢。

  共识是综合了各方的认知,能够在最大程度上避免盲人摸象的错误。因此,真正的共识,能够形成精神上的同心圆,本身就具有强大的力量。所有的共识,都意味着凝聚更多的力量。

  抗日战争时期,有了保家卫国的共识,国共才能一致抵御外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有了建立新中国的共识,才能团结一致奔向光明。改革开放初期,有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共识,才能突破“两个凡是”的藩篱,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目标。

  生活在今天,我们早就习惯了民意一次又一次的汹涌,犹如潮水一般,滔滔不绝。这些潮水既可以发挥强大的动力发电,也可能在泛滥中产生破坏。而恰恰是共识,既能够成为汇聚更多潮水来发电的动力,又能够成为防止洪水泛滥的智慧堤坝。

  信息碎片化、利益多元化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它同时也给形成共识造成了障碍。如何通过各种沟通协商的机制,让不同的利益主体在关键问题上形成共同的认识,通过共同的认识汇聚更多的力量,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重要课题。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如何更好地让自己的声音更大程度地代表共识,从而汇聚更多力量?

  我们虽然代表着各种人群的利益诉求,但是共和国的整体利益是我们的最大利益,画出最大的同心圆是我们共同的心声。在两会的舞台上,需要我们起到上传下达的作用,需要我们通过协商达成共识,需要通过共识来凝聚力量。委员的使命之一,正是以形成共识为己任。每一位委员代表通过自己专业上的不同认识,通过对民间走访摸到的一手信息,通过对具体问题进行的深入调研,就能够把自己变成形成共识的一个个小小枢纽。

  共识凝聚力量,这,首先应该成为政协委员的共识。真正的共识,必然是民间官方不同声音的结合,必然是科学人文不同专业的组合,必然是激进保守各种心态的平衡,必然是四面八方各种力量的汇聚。因共识而行动,中国梦将会书写最美的新篇章。

  时光从不辜负任何真诚的努力。在新的一年, 我会继续努力, 按照“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的要求,继续以思考和行动呈交自己的履职报告,做一名真正合格的政协委员,无愧于政协委员的光荣称谓。

    (本文为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共识凝聚力量——一个政协委员的履职报告》自序。)

作者:朱永新     责任编辑:qichunlei
Copyright 1996 - 2014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京ICP备0502631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1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