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新:一位民主党派作家的心灵成长史
冥冥之中,或许有着某种神奇的缘分牵引。
2020年2月28日中午,在冰心先生离开我们21周年的纪念日这一天,我终于读完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刚刚出版、王炳根先生编著的《冰心年谱长编》,感触良多。
这是一本资料翔实、内容丰富的人物年谱,书中的许多珍贵的资料是首次公开。如冰心1968年至1983年的家庭账本、1936年至1937年冰心前往欧洲游学的情况、冰心在昆明与重庆期间的活动情况、《春水》手稿的发现等。光是15年的家庭账本,细读起来就很有意思。它不仅是研究当时日常生活的鲜活资料,也是冰心喜好的无声说明:冰心究竟把钱用到哪儿去了?
这是一部冰心先生创作与生活的编年史,也是一部中国百年史。因为,在冰心100年的生涯中,她个人的生活与创作是同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20世纪中国联系在一起的,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文学、艺术等诸多方面。《冰心年谱长编》从冰心的日记、作品、媒体报道等保留的大量鲜活的生活与历史细节,还原了冰心不平凡的一生。有评论说,阅读这部作品,我们不是在看一个人,而是在看“一个时代的细胞,透过细胞看到文人的精神探索”。
这是一位研究者,用20多年光阴积淀打磨出来的心血之作。据作者王炳根自己介绍,该书自1992年准备相关资料,前后历时20多年,成书240万字。书中动用的文献资源非常广泛:作者钻研了冰心与吴文藻先生发表的全部日记、作品、论文、学术著作、访谈、书信,发掘了许多沉睡在故纸堆里的佚文,阅读了所有对冰心、吴文藻的评论与研究文章,走访了冰心在世界上生活过的每一个地方,从福州、上海、烟台、北京、昆明、重庆东京,到威尔斯利、康奈尔、达特默思、哥伦比亚校园等,采访了雷洁琼、费孝通等与冰心交往密切的许多老人。更为重要的是,从1991年开始,作者每年有两三次直接面见冰心先生的机会,详细记录了每一次的交流沟通。作者是冰心文学馆的创始人和馆长,冰心去世以后,几乎所有的遗物也捐献给了冰心文学馆,作者用了整整两个10吨的集装箱运回福州,这里自然成为冰心研究的中心,而不断丰富的资料也为作者不断打开新的窗口……凡此种种,终成此书。
作为年谱,在编撰中做到逐日记载、每日有录的实属罕见。在每年的开篇,还有当年的史事提要,更显功力。作者自称这本书是他“二十年积累、六载耕耘、一生才华”的成果,真是毫不为过。
冰心是民进的前辈。1956年7月,经雷洁琼和陈蕙的介绍,冰心、吴文藻夫妇同时加入了民进。冰心先后担任民进中央常委兼联络委员会主任、民进中央副主席、名誉主席。冰心在这年8月撰写的《干部自传》里讲述了这段经过。她说,自己从前是不喜欢党派的,有“超党派”“超政治”的错误思想,她之所以和吴文藻一起参加民进,是因为“可以互相鼓励,在组织生活中,我也希望得到同志们的鞭策和帮助,在领导党 的领导之下,一同去实现社会主义社会,尽我最大的努力。”(P1540)书中很有冰心参加民进许多活动的记录,读起来十分亲切。
总之,《冰心年谱长编》是一本难得的著作。既是叙事真实全面,内容丰富完整的人物年谱,也是一尊立体感很强,细节很丰富的人物精神塑像。我们站在一个更加宏大的历史背景下看冰心先生的经历,是看一个民主党派作家的心灵成长史,也是在反思一个人的生命可以如何绽放,如何与人民血脉相融,更具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