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洁:提神振气,答出疫后民办教育“高分卷”
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严重冲击了正常的经济社会活动,给各行各业的发展都带来了巨大损失。习总书记在2月23日召开的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指出,“经济社会是一个动态的循环系统,不能长时间停摆。在确保疫情防控到位的前提下,推动非疫情防控重点地区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并要求“越是在这个时候,越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我国的发展,越要增强信心、坚定信心”。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广大民办教育工作者和民办教育机构,在做好自身防疫工作的同时,还积极支援疫情重灾区,出人出钱出力,为夺取抗击疫情的胜利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同时,我们必须看到,民办教育的正常运转停顿下来了,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对此,我们要按习总书记提出的“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自身的发展。疫情来袭,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然而,疫情过后事业的发展却是人可以把握的。因此,广大民办教育工作者务必要坚定民办教育持续发展的信心,振奋民办教育向好发展的精神,以超常的意志和毅力尽快恢复机构的正常运营,以超常的手段和方法启动民办教育发展的快进键。
恢复正常运营,首要的是把疫后的卫生健康防护工作落实到位。所有民办教育机构务必提高对卫生防疫的认识,坚持把师生员工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坚决杜绝各种流行疾病在校园里发生。要按照中央和省里对复工复课提出的措施要求,坚决做到“本地疫情没缓解不开学、本校疫情不掌握不开学、防护物资不到位不开学”,严格落实“未经学校批准学生一律不准返校,校外无关人员一律不准进校门,师生进入校门一律核验身份和检测体温,对发烧咳嗽者一律实行医学隔离观察,不服从管理者一律严肃处理”的要求,把疫情风险控制住。同时,要坚持做好校园内的消毒杀菌工作,做好师生安全卫生教育工作,做到“教室未消毒未通风不进、师生及同学见面不触摸、食堂就餐不对坐不交谈”。为保障防控不出纰漏,各民办教育机构还要加强设施设备的改造,不得有大班额上课,学生寝室也必须符合防控要求,上下课和就餐时间应该相对错开,避免群体性接触。
恢复正常运营,必须尽快修复疫情发生后暴露出来的发展短板。民办教育发展还远没有完全成熟,抵御风险的能力还很不够,这次疫情的爆发,更让一些短板暴露无遗。如一些机构资金运转出现了问题,师资队伍出现了不稳定问题,生源出现了波动问题,疫情期间线上教学不能满足学生学习要求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在疫情发生后集中暴露出来了。即使没有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一旦有不测事件发生,这些影响民办教育发展的短板迟早会暴露出来,终究影响民办教育的正常发展,因此,疫情中暴露出来的短板需要全体民办教育机构认真审视,要针对各自机构出现的问题寻找解决方案,求得自身疫后的正常、健康发展。在资金扶助上,从中央到地方对企事业单位都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民办教育机构应该寻求政府和银信部门的大力支持,解决因疫情带来的暂时困难;在教师队伍的稳定和生源的保证上,要区分不同情况,找出原因,因事施策。在稳定教师队伍上,除按政策规定落实教师待遇外,更要在情感留人上多下功夫,把教师的心留下;在生源上,要严格执行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招生政策,不违规招生,同时实事求是地加大学校特色办学的宣传,吸引需要特色教育服务的学生;在更新和提高教学现代化水平方面,要高度重视互联网+对教育的积极作用,所有民办教育机构在加强互联网+教育硬件设施设备的建设与更新外,还要加大对教师队伍运用互联网能力的培训,提升线上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扩大机构的影响力。
春意正在驱散疫情的阴霾,日渐回暖复苏的民办教育铆足了一冬的干劲。恢复正常运营后,民办教育机构必将拧紧“总发条”,按下“快进键”,跑出“加速度”,提神振气做好“任务书”,凝心聚力答出疫后“高分卷”,重新审视以前制定的发展方针,修正不符合疫后发展现实的方面,加强教育的针对性,把为学生的服务做得更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尽快走出困境,获得较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