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参政议政平台 邮箱登陆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浏览>开明视点

“新农人”,绽放梦想吧!

发布时间:2020-09-30     来源:民进杭州市委会

放大

缩小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农村创新创业环境持续改善,外出农民工、高校毕业生、城市各类人才、退伍军人等返乡下乡创新创业的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成为乡村产业发展的“新农人” ,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新农人”的主要特点  

  类型多。一是高校生或高校毕业生返乡创业。这是“新农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最具活力。二是农民工返乡创业。他们在农村长大,对农村有割舍不掉的感情。三是城市人才回乡创业。有来自机关事业单位、国资企业的,有来自私营企业和自由职业的,他们怀着对乡村的浓厚情结,放弃城市高薪白领生活,甘愿到乡村做一名“泥领”。四是退伍军人回乡创业。他们把吃苦耐劳、敢打敢拼的军人作风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得淋漓尽致。  

  素质高。一是有丰富的知识。“新农人”普遍受过高等教育、职业技能培训或有创业实践经历,据调查,“新农人”70%以上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有的甚至是硕士或海归人才。他们知识面宽、视野开阔,有着扎实的专业知识。二是有远大理想。“新农人”大多带着梦想,志在创新农业、改变农民、改造农村,渴望干出一番事业,在乡村实现人生价值。三是充满生机活力。“新农人”大多是80后或90后的年轻人,他们富有朝气、充满活力,干劲足、闯劲猛,最具开拓精神。四是富有创新精神。“新农人”普遍对新事物触觉敏感,主动学习能力强,善于消化吸收、开拓创新,勇于将其他行业领域的经营理念、管理方式、技术手段、商业模式灵活运用到农业领域,为农业转型升级、供给侧改革提供新思路。

  理念新。一是将互联网思维融入现代农业。“新农人”是伴随互联网发展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他们将互联网思维融入农业生产、经营和销售全过程,实现农业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二是具有强烈的品牌意识。“新农人”以自媒体平台为主要载体,把品牌意识带到农产品中,推动现代农业向高端产品发展。三是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新农人”强调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有机结合,注重农业资源循环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利用生态优势、环境优势发展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实现资源的集约利用。  带动作用明显。“新农人”是现代农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将新理念、新技术和新手段融入传统农业,推动现代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农业专业化、集约化、品牌化、科技化发展。“新农人”善于把农户组织起来,把分散的土地整合起来,把闲置的资源利用起来,积极带动农民解决产品销售难、品牌打造难、运输流通难等问题,以实际行动带领农民增收致富,深受农民群众欢迎。 

  “新农人”在乡村发展的主要问题  

  农业农村情况不熟,难融入。大学毕业生对农业农村情况比较陌生,在融入农村社会时容易出现“水土不服”。他们不熟悉农村政策,如今年大棚房专项清理整治中,许多“新农人”项目的设施用房、公共厕所、管理用房等因不符合“农地农用”要求而被拆除,造成较大损失。同时,他们对灾害性天气的不确定性、农业动植物疫病(如非洲猪瘟等)的突发性、农产品价格的波动性等风险估计不足,影响创业热情。  

  支持政策不精准,难覆盖。近年来,各地出台了许多支农惠农政策,力度较大,但政策多而散、系统性不够、针对性不强。在政策导向上,锦上添花的多、雪中送炭的少,扶优扶强的多、扶新扶弱的少,且过度强调资金的使用绩效,入行不久、处于发展阶段的“新农人”难以享受政策雨露。资金补助标准偏低,多数项目按总投资30%的标准补助,因农业项目基础设施投资大、收益回报周期长,许多“新农人”表示,对补助标准偏低的政府项目,因申报成本较高、且难以在短期内见效而放弃申报。农业政策性保险险种单一、覆盖面不够广,且以粮、油、生猪等农业种养业大宗品种为主,无法满足“新农人”新产业新业态发展需要。农机补贴目录内机型不够丰富、价格偏高,因不符合实际需求,许多“新农人”宁可放弃有补贴的农机具而去市场购买。  

  用地矛盾较突出,难保障。用地问题已成为返乡“新农人”发展新型产业的最大瓶颈。调查中,80%以上的“新农人”反映,在发展家庭农场、休闲观光农业、乡村民宿等新型产业中,农产品展示展销、游客采摘体验临时休息场所、公共厕所、物流仓储等公共设施用地难以解决。  融资门槛较高,难解决。“新农人”从村集体流转来的农村土地及地上物不能作为固定资产抵押,只能通过信用取得贷款。农业产业投资大、收益回报期长,从投资到受益至少要3年以后,现有融资政策难以满足“新农人”发展需要。  

  设施服务不配套,难满足。目前农村水电路各种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但“新农人”创业项目点地处偏远, “最后一公里”基础设施有待完善。表现在供电容量偏低,很多项目点需要扩容;项目区道路偏窄,进出车辆难交会;通讯、网络信号偏弱,增加了与外界联系的难度;离物流点距离偏远,增加了农产品通过网络外销成本等。同时,乡村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相对落后,80后“新农人”子女面临就学问题、90后“新农人”的谈婚论嫁问题,都遇到了难题。  

  发挥“新农人”新动能作用的建议  

  加快“新农人”融入农村社会步伐。积极组织“新农人”参与乡村各种活动,增加与村民熟悉机会,选拔优秀“新农人”在所在村任职挂职或从事公益活动,了解并参与村里事务管理,使他们尽快熟悉并融入农村社会。向“新农人”广泛宣传乡村振兴的有关政策,列出政策清单,各类项目的立项条件、补助标准、申报要求、申报程序、注意事项等,原原本本做好政策解释。开展“新农人”风险意识培训,提高防范抗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建议成立县级“新农人”联合会,发挥其相互交流学习、分享经验、抱团发展的平台功能。  

  制定精细精准的支持政策。要将针对大学生、留学回国人员、青年、妇女等人员创业的财政支持政策,覆盖“新农人”;各类强农惠农富农以及涉农财政支农项目和产业基金,将“新农人”纳入扶持范围;提高资金补助标准,建议提高到项目总投入的50%以上。拓宽保险覆盖面,推广经济作物、农房、农机具、设施农业等险种,推进价格保险、收入保险、天气指数保险试点,鼓励地方建立特色优势农产品保险制度,加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力度。扩大农机补贴目录机型,合理确定价格。  

  落实完善政策,解决“新农人”用地问题。要切实落实中央提出的“优先满足‘三农’发展要素配置”的政策,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建议推广嘉兴做法,预留5%左右的规划建设用地指标给镇村,解决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的建设用地不足。要细化设施农用地管理方法,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的停车场、公共厕所、休闲体验、宣传推广、展示展销等用地纳入设施农用地范围。建议农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中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一半以上用于乡村产业发展。  

  优化金融信贷服务,降低“新农人”融资门槛。金融机构要不断创新服务“三农”的贷款产品,简化审批流程,改善信贷服务,灵活确定贷款期限,降低贷款利率,加大对“新农人”创新创业的信贷支持,完善无抵押、无担保的小额信用贷款政策,帮助“新农人”解决融资难问题。由政府出资组建政策性担保公司,不以营利为目的,允许每年一定比例的贷款坏账,承担“新农人”创新创业贷款风险。  

  完善基础设施,解决“最后一公里”。将“新农人”创业项目的水、点、路、网、物流等基础设施配套,纳入政府产业项目扶持范围,并明确项目中基础设施投资政府支持比例在80%以上,从根本上解决电力扩容、道路拓宽、网络提速等“最后一公里”问题。同时,逐步完善乡村的公共服务,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让“新农人”坚守事业、扎根乡村。

  执笔人:程丽敏 杭州民进农业农村工委副主任

作者:     责任编辑:张禹
Copyright 1996 - 2020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京ICP备0502631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1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