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参政议政平台 邮箱登陆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浏览>开明视点

杨朝明: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铺染青少年生命底色

发布时间:2020-12-07     来源:人民政协报

放大

缩小

  一、传统文化“三进”要抓住根脉,固本培元

  文化的深层在于道德意识与价值观念,中华民族有人能弘道、自强不息、家国同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有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有在困难、灾难面前永不低头、绝不妥协的坚强意志;有百折不挠、百炼成钢,越是艰难困苦越风雨同舟、团结奋进的气魄。这些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

  文化强在人心强,文化“三进”要抽象真精神、聚焦价值观、锻铸民族魂。我们有责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厚植于青少年的心灵,以文化浸润心田,培养他们的高尚品格和坚韧品行,突出弘扬民族自信心、自豪感的爱国主义教育,突出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的民族精神教育,让广大青少年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在他们心中牢固树立起国家和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传统文化“三进”要干部垂范,师德引领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干部是主导,学校是主场。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对学生有全方位的影响,学校领导和教师必须重师道、严师德,严于律己,垂范引领。

  人之为师,首在传道,重在传道。教师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礼以正身,师以正礼”,学校领导和教师首先要明理正心。教师是教育的主导,是“道”的载体,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可能在学生心中深深扎根。“道之所存,师之所存”,教师不讲“师道”,后果不堪设想。教师要传授知识,更要塑造理想人格。当前,相关工作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与此同时,要继续大力提倡尊师重教,以“师道尊严”挺立民族信仰。教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理应受到全社会的尊重。要创新形式,例如,可在学年之初倡行拜师礼、诵读拜师贴等等,以合理恰当的仪式进行感召,让广大青少年了解何为尊师重教、为何尊师重教。

作者:杨朝明     责任编辑:刘晓斯
Copyright 1996 - 2020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京ICP备0502631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1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