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参政议政平台 邮箱登陆

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2020两会>声音·风采

倪闽景:减少路上折腾、减轻经济负担,线上艺考或将成为未来主流

发布时间:2020-05-22     来源:文汇网

放大

缩小

图为全国政协委员倪闽景接受文汇报专访。

  2020年的全国高校艺术类专业招生考试,比往年来的要稍微晚些。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根据教育部要求,有关高校均推迟了艺术类专业校考工作,不少高校还通过组织线上面试的创新方式,取代了传统的现场校考。

  这带给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闽景新的思考。“教育部有关艺考的新要求,表面上看似是因为疫情期间不能产生大量人员集聚而采取的临时之举,无奈之举。但实际上,是符合高校艺术考试改革的大趋势的。”参加今年全国两会,倪闽景提交的一份提案,即是呼吁把疫情期间形成的艺术校考办法,转化为未来艺术校考的主流选择。

  艺考火爆:考录比超120:1,平均家庭花费超30万

  数据统计,今年全国艺术类专业报名人数预计为115万。

  艺考之火,超乎想象。

  倪闽景列出一组数据:近几年,全国艺考生的人数已经占到高考总考生人数的10%以上,每年全国有100多万参加艺术校考的学生,每天校考的考场就像是春运火车站,到处都是人。以现场形式组织校考,一些学校的考录比超过了120:1。

  由于通常一位考生要参加多个学校的校考,经常是几个家长陪同,在每年3、4月份造成千万级人次的人员流动和聚集,有人估计每个家庭在艺考期间的交通住宿费用,以及请老师的辅导费用平均超过30万。

  倪闽景直言:“家长学生怨天尤人,又毫无办法,只能随波逐流。实际上组织校考的学校,因为来参加校考的学生太多,疲于组织,所谓的几十比一,只是赚了面子,到时拉动了周边宾馆和饮食产业的红火。”

  线上艺考避免浪费,有利于提升考生文化素养

  2020年艺考,因为疫情的袭来发生了转变。此前,教育部及时要求各地各高校要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招生考试工作,继续坚持把考生和考试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为防止校考引发大规模的人员流动和聚集,原则上2020年高考前不组织现场校考。

  一是取消理论类艺术专业的校考,按高考成绩录取;

  二是有些专业直接采用省艺术统考的成绩,不再组织校考;

  三是初试采用视频在线考试,高考后组织复试,从而大大减少校考的人数。

  倪闽景委员直言:“这三步棋,看上去只是由于疫情期间,不能产生大量人员集聚而采取的临时之举,无奈之举。但实际上,是符合高校艺术考试改革的大趋势的。”

  因此他建议,疫情期间形成的艺术校考办法应该成为未来艺术校考的主流选择,其优点显而易见:

  首当其冲的,是大大减轻考生东南西北赶考的折腾,减轻考生家庭的经济压力;

  其次,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艺考生的基本文化素养;

  与此同时,还能逼迫学校采用现代化技术来开展初选,这也为未来新的艺术教育提供了新的学习空间;

  最根本的,是进一步增强艺术考试的公平性。

作者:张鹏     责任编辑:邵飞
Copyright 1996 - 2014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京ICP备0502631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1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