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参政议政平台 邮箱登陆

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不忘初心教育活动>典型引领

马铃凤:弘扬民族饮食文化 聚力脱贫攻坚

发布时间:2018-11-26 来源:

放大

缩小

  我是民进会员马铃凤,人称“马大姐”,来自一个美丽而神秘的地方,中国牛肉粉之乡、中国薏仁米之乡、中国长寿之乡——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仁市。

  一

  1969年,我出生在兴仁县一个普通回族干部家庭,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兴仁县工商局上班,和普通人一样,组建了属于自己的家庭,接着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工作稳定,家庭美满。本以为会这样平淡而顺遂地过完一生,可一场突如其来的婚变,改变了我的生活轨迹,也改变了我的人生轨道。我一气之下,带着女儿净身出户,并发誓要独自给女儿一个安生立命的家,便不顾父母和哥哥姐姐的一致反对,毅然选择了下海经商。那时候的我,除了女儿,可以说是一无所有,但生就一副倔脾气,相信凭着勤劳的双手可以创造幸福。就这样,我和两个朋友承包了兴仁县第一家宾馆,大家都说我们胆子大,宾馆的房子还没看到是什么样,就敢把合同签了。也许是命运的眷顾,经过悉心经营,这家宾馆成为兴仁县县委政府机关的指定接待单位,我也挖到了下海后的第一桶金。

  2000年,我开办了黔西南州第一家农家乐“茅草屋”。当时环境很艰苦,为了节约投资成本,也为了实现自己的小梦想,我自己绘图设计,并请来乡下的木匠建房;房屋的每一根木头、每一捆茅草,都是我亲自去乡下买回来的。“茅草屋”正式营业后,由于建在水面上,设计别具一格,又配合了自然风光,饭菜也有当地特色,不光本地人经常来消费,很多州里和其他县的客户也会特地前来。生意红红火火起来,但个中艰辛,只有我自己能够体会——当时我以店为家,“茅草屋”就是我的全部。我和女儿都住在“茅草屋”里,天晴了怕火灾,刮风下雨了又怕茅草屋倒塌,父母和哥哥姐姐特别担心,劝了多次、骂了多次,但我决不回头,也没法回头,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必须无怨无悔地走下去。

  在我的带领下,兴仁县的农家乐像雨后春笋一般,遍地而起,而我的“茅草屋”农家乐能够站稳脚跟,是因为我们有一道特色菜:油鸡枞——用土榨菜油精制鸡枞菌而成的美味。鸡枞菌是当地独有的一种野生菌,味道鲜美无比,富含人体所需的氨基酸、蛋白质、脂肪,还含有各种维生素和钙、磷、核黄酸等物质,誉为“菌中之王”,是兴仁县的长寿食品之一,将其制成油鸡枞,客人吃完饭,都要用土陶罐装好带一罐回去。随着把油鸡枞带走作为礼品的人越来越多,我觉得可以把油鸡枞做成产品,再加上一次偶然的经历,坚定了我办厂的决心。

  有一次我到乡下去看望一位回族老人,随手带上了从宁夏带回来的清真食品桃酥,他吃了桃酥后跟我说:“这是我这辈子吃过最好吃的东西了。”这个场景当时就引发了我的很多感触,我觉得我们回族的老人,住在这么边远的地方,想要吃一点好东西真不容易,就是有钱,也未必能买到符合清真饮食要求的食品。我想,作为一名回族女儿,我要做好多好吃的健康美味出来,让我们的亲人和地方百姓都能够吃上。说干就干,我马上组建了马大姐民族食品加工厂,决定从制作调味品开始,把马大姐民族食品加工厂做成黔西南州第一家实现农特产品工业化生产的企业,实现我的清真美食梦想。

  我砍掉了其他的经营项目,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和其他亲戚好友又凑了几十万元给我。我决定以油鸡枞作为主打产品,专门生产清真食品,再以鸡枞菌代替鸡精味精,开发系列调味品。虽然想法比较好,但是实现起来却非常困难。鸡枞受到生长条件的限制,是在没有污染的山区和白蚁共生的菌类,白蚁构筑蚁巢的同时培养了鸡枞菌菌丝体,形成一个共同的生态系统,生长期短,每年仅在六七月份生长,不能人工培植,产量十分有限,且保鲜时间极短,当天采摘必须当天加工完成,如何批量生产、长期保存不坏还能保持鸡枞鲜味,是我们面临最大的问题。我带领厂里的技术团队反复研制,经历无数次的烹制、丢弃,最终,我们克服重重困难,研制出了鸡枞油番茄、鸡枞油辣椒等一系列清真食品,远销全国各地及国外,在丰富产品线的同时,也把鸡枞菌的价值更大限度地发挥了出来,让许多在外地的贵州人能够吃到家乡的味道、儿时的味道,让全国的百姓都能吃到贵州的味道。

  通过几年的辛苦付出,我不仅偿还了所有的债务,还创下了100多万的资产。正当生意做得风生水起的时候,2008年8月26日,由于工人的疏忽,在炼制鸡枞油的过程中不小心导致油锅起火引发了一场火灾,工厂中包装材料、油和装修材料都是易燃物,火势很快蔓延开来,四辆救火车也无法扑灭熊熊大火,刚刚装修完毕的厂房、购置的新设备都被这场大火烧为灰烬,眼睁睁看着这么多年的心血付之一炬、化为乌有,我失声痛哭,几近崩溃,所有的希望也随着浓浓的黑烟消散殆尽。

  人们开始议论纷纷,认为这个女人再也爬不起来了。没想到第二天,我又奇迹般坚强地站立起来,收拾残局,重新筹建,重头开始。我重新选址,又创办了贵州省马大姐食品有限公司。


  二

  我在清真食品的发掘过程中感悟到“食以养性”的清真饮食文化真谛。“清则净,真则不杂”。清真饮食对食材的要求非常严苛,拒绝使用违背自然生长规律的食材,确保食品符合身心健康的需要,强调要选择佳美、合法的食物,对粮油、蔬菜、山珍等食材要求绿色无污染,我们的辣椒、番茄种植基地就要求不准用除草剂、不准用化肥,挂果后不准用农药等标准,从源头保证了食品的安全性;对牛、羊、鸡等的挑选和屠宰、加工有严格的程序,对于已经死亡的或已经染病的家禽,都禁止食用;对肉制品进行双重检验,除了必须经过检验检疫部门通过,还必须由阿訇屠宰时检验。在加工过程中,对洁净度的要求很高,为此,我们的工厂设立有专门的沐浴间,所有工人进车间之前必须先沐浴净身,更换工作服,然后才能去生产加工食品,比国际ISO认证更严格。

  人类对食品的需求,从果腹的初级阶段上升到养生的阶段,最终还要上升到养性的层次,清真食品就要求养性,所以清真饮食文化与当前提出的大健康产业是完全符合的。经过几年来的发展壮大,新建标准厂房12000平方米,引进年总设计产量20000吨的清真调味系列生产线五条,形成二十余个品种,主要产品包括油鸡枞系列、油辣椒系列、牛干巴系列和休闲食品系列。作为一名回族女儿,我希望将清真饮食文化做成一个引领健康的产业,一个让世界各民族都能分享的美食产业!

  三

  2017年是企业所在的兴仁市甩掉贫困帽子,脱贫出列的最后一年。企业的成长离不开政府和社会的支持,离不开国家的好政策,尤其是2016年我加入民进以后,受到民进组织的引导和文化的熏陶,我更认识到企业的责任重大,体会到作为民进人的责任和担当。按照黔西南州委、州政府和兴仁市委、市政府的总体布局,我自觉地加入到了脱贫攻坚的战役中,打造特色产业链,助力将兴仁市打造成为“中国牛肉粉之乡”。

  从2016年开始,我们把产业链加长,流转了2000多亩建立了小黄牛养殖基地,5000亩辣椒种植基地,从基地到加工到屠宰到冷链已全部建设完成。针对小黄牛养殖,采取“公司+养殖场+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实行“一分五统”,即分户饲养,统一品种、统一饲养方法、统一防疫、统一品种改良、统一销售的管理方式,选择了8个规模大、设备实施完善、证照齐备、养殖积极性高、饲养管理规范的养殖公司(场、合作社)和顶效肉牛屠宰加工场合作,形成集团公司,养殖规模存栏10000头,年出栏3万头的规模,向贫困户提供优质、高产、健康的能繁母牛,并以协议价格进行回收,凭借公司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市场运作能力、冷链物流设施及其他基础设施保障,建立了产供销一体化产业链。

  同时,企业积极进行产品研发,打造了一款以新鲜、优质牛肉为主打产品的“南盘江黄牛肉”特色高端品牌,为养殖场、贫困农民提供一条切实可行、高回报、低风险的致富之路。在鲁础营回族乡和百德镇建设了两个大型的能繁母牛、肉牛养殖中心示范基地,并与欧美同学会达成合作,对畜种的质量和品种进行改良,促进养牛业向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迈进,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通过“南盘江黄牛肉”产业链的建立,扶持建档立卡贫困户6000户以上,带动就业500人。我们还种植牛肉粉辣椒食材供给基地5000亩,涉及10个村、52个村民组、农户1648户(其中贫困户就占了456户),实行统一种子、统一种植时间、统一地膜覆盖、统一使用无残留农药和有机化肥、公司统一按协议价格收购。在今年出口台湾辣椒价格低迷的情况下,仍然按1.2元一斤的价格给农户收购,哪怕企业亏损,也要保护农户的收益。在实体经济摸爬滚打多年,我深知,我们企业肩上的担子是双重的,不光肩负着自身向前发展的重任,还肩负着带领身后千万农户脱贫的重任。

  在贫困群众中,有一个群体始终牵动着我的心,那就是众多在家待业的妇女朋友。作为妇女、作为母亲,我特别能体会妇女朋友们想兼顾工作与家庭的难处,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帮助她们。在州、县妇联的指导和帮助下,为了帮助妇女朋友拓展创业发展渠道,公司专门为城乡妇女创建了“母亲电商”电子商务平台,免费培训和积极引导在家待业妇女,针对公司组织的产品在“母亲电商”电子商务平台上销售,还可以把自家的农产品放到平台上销售,从中获取收益。“母亲电商”不仅让特色农产品走到每个家庭的餐桌上,同时解决了数以百计的城乡妇女就业问题,让众多母亲在家带孩子的同时,还能实现经济独立。


  四

  在创业发展和脱贫攻坚的道路上,有着我和我女儿的爱恨辛酸。当初,我是为了女儿有一个美好的生活才下海的,可其中的一段时间里,女儿将我当作“仇人”来看,我这颗心哪……只有为人母者才能体会。

  在我穿梭于“茅草屋”农家乐和食品公司的6年间,我开始以为拼死拼活的赚钱,给女儿提供优越的物质条件就是给她更多的爱,后来我才明白,自己看似是个成功的女强人,事实上,我却是一个不合格的母亲。2005年,女儿转了四五次学才勉强初中毕业,怎么样都不愿意上高中,而且娘俩难得说上两句话,非常叛逆,我心急如焚,却无可奈何,我想和女儿好好沟通,她却不愿意打开心扉……

  女儿的转变也还是缘于那场火灾。火灾当天,女儿亲眼目睹了整个过程,第一次看见我如此伤心欲绝和孤立无助,叛逆的女儿一下子变得懂事了,不停地给我发短信,叫我不要伤心,一定要振作起来。她说,“妈妈,哪怕你一无所有了,但是你还有我。”更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她还说:“妈妈,我知道你希望我回到学校,我就到兴仁中学好好学习,咱们一起重新开始!”实际上是女儿这句话鼓励了我,是她让我能在火灾的第二天就站了起来。女儿回到学校以后,知道我们处境艰难,三元的盒饭都嫌贵了,只要两元的,同学约去吃三明治,她就说她不喜欢吃,一心努力学习,用一年的时间就从高费生考入尖子班,高二就顺利通过了美术术科考试参加高考,实现了她的大学梦。女儿懂事了,做妈妈的我更要为女儿树立好榜样!正是无尽的母爱和骨子里的不服输精神让我在挫折困难面前变得更加果断坚强!女儿的爱给了我无穷的动力,为我的事业注入了新的力量!

  我把同样的爱倾注在求学的贫困孩子们身上。近五年内,对家庭贫困的大学生捐资助学20人,发放资金26万元。对于家庭贫困的大学生,公司除了资金方面的资助,还着力帮助他们学会勤工俭学的本领,在授人以鱼的同时授人以渔。兴仁市波阳镇这益村2016年考入贵阳中医学院的覃周礼,两岁时父亲外出务工不幸身亡,母亲不久改嫁,跟着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高中时爷爷奶奶又相继去世,成为一名孤儿,得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后准备放弃学习机会,我知道这一情况后,从公司带上5000元现金亲自到她家中给她做学费,并以公司行文决定,“覃周礼同学大学五年在校期间,公司每月给予800元的生活费补助,从第二年开始,发放400元现金和价值400元的公司辣椒产品,让她学习推销产品,锻炼生存能力,寒暑假时可以到公司开展社会实践,工资按业绩发放”。罗祥仁也是一名贫困大学生,家有4个姐姐,父亲已去世,在捐助了他5000元以后,我决定用公司的产品帮助他在大学中开展勤工助学活动,在解决部分生活费用的同时,也将贵州的特色文化传播到省外。我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既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也帮助他们锻炼自身造血的能力。

  除了帮助贫困学生,凡是逢年过节我都会驱车为边远贫困地区的孤寡老人送衣物、棉被、食品等生活用品,吸纳残疾人士就业,为边远山区修建公路捐款,为新农村建设捐赠物资等,前后捐款捐物合计人民币120余万元,我深知,企业在向前发展的同时,更应该在社会上体现自身的价值。

  今年,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我们企业也和许多企业一样正在接受严峻的考验,甚至出现了经济危机。在民营企业面临生死关头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讲话高瞻远瞩、内涵丰富,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民营经济发展的高度重视,也让我认识到,企业所面临的困难是发展中的困难、前进中的问题、成长中的烦恼,一定能在发展中得到解决。习总书记的话,就像是黑暗中的明灯,让我们看到了希望,坚定了信心!我相信,只要练好企业内功、提高经营能力、管理水平,发扬老一辈人艰苦奋斗、敢闯敢干、聚焦实业、做精主业的精神,增强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马大姐一定会走得更好、更远!

  一路走来,14年的创业生涯虽然崎岖曲折,但也充满奋斗与激情,虽屡遭命运的锤炼,却终未屈服,也许在未来的路上,依然不能一帆风顺,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不忘初心,必能方得始终!

  谢谢大家!

作者:     责任编辑:qichunlei
Copyright 1996 - 2014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京ICP备0502631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1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