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打造出版产业链
“出版业要以融合理念用好互联网,跟上信息技术的前进步伐,谋求高质量发展。网络时代怎样把出版工作融入国家科技、文化发展中,使经济发展离不开我们、科技发展离不开我们……”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邬书林近日在开明出版传媒论坛暨第六届上海民进出版论坛上的一席话,引起与会人士的讨论。
新时代出版传媒迎来大变局
数据显示,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出版业规模不断壮大、竞争力不断增强,年出版图书50余万种、期刊1万余种、报纸近2000种、音像电子出版物3万余种,同时以网络文学、网络游戏、网络音乐等为代表的数字出版业快速发展,2018年产值近8000亿元。“可以说,我国建立起了较完备的现代出版体系,我们是出版大国,但还不是出版强国。”中共中央宣传部出版局副局长许正明说。
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民进上海市委会主委黄震认为,互联网给出版传媒业带来了颠覆性的变化,要高度重视由此引发的人类阅读习惯与方式的巨大变化,应加强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主动适应和推动出版传媒业数字化、网络化、多元化变革。
澎湃新闻总裁、总编辑刘永钢认为,以互联网为标志的传播技术正在深刻改变传统传播格局,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冲击更大,颠覆了传统的媒体生态和传播格局。2014年,由上海报业集团旗下东方早报整体转型而来的澎湃新闻上线,看准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前景,坚持传播创新、技术创新和运营创新,5年来,澎湃客户端用户数增长到1.5亿,自有平台用户规模持续增大,已成为中国互联网原创新闻重要的全媒体供应商。“现在大家对媒体的理解已经从报纸、电视过渡到了电脑、手机,接下来的媒体终端、介质还将有更大变化,内容必须要适应这些场景变化,要做到用户到哪里我们的声音就要到哪里。”刘永钢说。
内容为王打造产业链
音频分享平台喜马拉雅自2013年正式上线以来,手机用户已超过4.7亿,吸引了高晓松、马东、吴晓波等大批文化人和自媒体人投身音频内容创作,共同创造了覆盖财经、音乐、新闻、商业、小说等328类过亿收听量的有声内容。喜马拉雅副总裁、民进上海市委出版传媒委员会委员周晓晗认为,喜马拉雅作为出版界的补充和延伸,音频内容能够反过来促进实体书销售,而实体书中的优质内容变成线上内容后可通过大数据应用实现精准到达,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此外,还可开发出适合老人、小孩、视力障碍人群的语音操作音箱,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2017年,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全新文化情感类综艺节目《朗读者》点燃了大众阅读和朗读的热情,掀起了诵读文学经典的热潮。人民文学出版社看准时机,推出了《朗读者》同名图书,该书对节目朗读文本进行了内容扩充、版本甄别、名家译本的替换,增加了朗读者小传和名家文本点评,并首次尝试使用新技术,读者用手机扫描书中二维码即可观看相关视频,使聆听朗读与阅读文本巧妙融合。“我希望几年之内把中外文学名著都变成可看可听的出版物,重点不是通过听书来赚钱,而是通过媒体融合带动好书销售。”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民进中央出版和传媒委员会副主任臧永清说。
中国美术出版总社总编辑、民进中央出版和传媒委员会副主任林阳认为,在做好美术教材出版的同时,应加快美术教育数字升级,积极推动媒体融合。2016年,“人美教育”数字端完成1.0版,2017年进行2.0版升级改造,聚集书法教学、美丽学堂、期刊服务等10个板块的数字资源,在微信端实现了现场直播,初步实现了数字内容为源头、数字支撑为发展。
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传媒业发展进入了新的变革时代,然而不变的还是内容。面对网上充斥的标题党、垃圾内容等,刘永钢表示,澎湃新闻强调“内容为王”,不仅要原创生产视频、直播、动漫等产品,还希望通过交互社区内容,吸引更多的主流传统媒体加入进来,使权威、专业的内容在互联网上海量铺开,让低俗内容失去生存空间。
女儿出生前从没与出版工作打过交道的“小象汉字”创始人刘良鹏,因为女儿才逐渐关注儿童启蒙识字并进入出版领域创立了专注于汉字教育的“小象汉字”,围绕我国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开发识字卡、学前汉字课程、甲骨文绘本、汉字动漫等产品,在儿童出版领域中进一步细分市场并占有一席之地。刘良鹏认为,识字卡、绘本等产品在形式上并不新颖,但内容上一定要有文化、有故事。“中国的文字如此美丽,将传统文化表现得时尚、有活力、充满现代感,跟生活有呼应,才会得到孩子和家长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