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凡:志愿者的15天129小时
在这个春天,在街头巷尾到处都是志愿者忙碌的身影,筑起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60后的叶凡来到年轻人当中,和她的名字那样平凡却靓丽,她用行动诠释责任,用真情传递爱心。
叶凡是杭州民进直属机关支部副主任,本职工作是杭州市委党校的老师。假期一开始,和往年一样在杭州工作的她便回到自己老家建德,准备与家人一起过一个幸福祥和的春节。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爆发打破了这份安详,宅在家中成为了多数人的选择,早已不愿意待在家里,刚刚做完义工的她,以一名志愿者的身份再次参与到这场战“疫”中。
2月7日,建德市新安江街道团工委发出志愿者招募令,面向18至45周岁的青年招募志愿者。很显然叶老师已经不符合这一条件,可她却不顾家人、朋友的劝说,硬是把电话打到了街道吕鹏云书记那里,一定要为她行个方便。“我为你开绿灯,但一定请您量力而行。”吕书记被她的执着所感动,便向经办人打了招呼,开了“后门”的叶老师无疑是203名青年志愿者的大姐姐。
叶老师值守的白沙农贸市场位于新安江街道城乡结合部,周围的白沙社区是一个开放型的社区,志愿者们需要对进场的每一位经营户和居民逐个查验通行证、核对身份、外出两小时计时,并进行体温测量登记。在值守过程中,难免有一些不是很讲理的居民,他们认为自己就是本社区居民,到社区农贸市场买菜并未离开社区,检查不必要、不合理。每当这时,叶老师都会苦口婆心地解释和劝说。
“个人受点委屈不重要,志愿者工作一定不能缺了耐心,老乡们多数都是通情达理的。”叶老师说自己“神经大条”,还是适应这份工作的。一天傍晚,忙碌了一整天的叶老师正收拾收拾准备下班,这时市场外走来一名女士,她赶忙迎了上去,请她出示通行证。“没有!”女士语气生硬地回答,并说自己是单位要求上班才利用下班时间来买菜的。“那请你出示一下上班通知凭证。”女士不情愿地打开手机,远远地出示给叶老师看。由于按规定需要登记身份信息,叶老师本能的把她的手机往自己身边拉了一下。接着这位女士仿佛就是一个点燃了炸药桶,冲着叶老师吼了起来:“你为什么碰我的手机…”。可叶老师依然耐心地说:“你放得太远了,我看不见,要不你报给我。”一直到检查登记结束,女士仍然不依不饶地指着叶老师骂。站在一旁的同伴早已看不惯,接过话茬就教育起那位女士,眼看着一场吵架风波就要上演,“神经大条”的叶老师赶紧让同伴打住。
志愿者服务从早上7:30到傍晚16:30。“叶老师,每天从早站到晚,连续十五天。”就连市场管理员都对她佩服不已。“要说不累是骗人的。”叶老师总是说:“想想冲在一线的医务人员,我这点累又算得了什么。”
由于前期市场曾经关停一段时间,买菜的人还是不少。出门忘带通行证的、出行时间用完的和一些腿脚不便的老年人,他们没法进入市场,可是家里还等着烧菜做饭。叶老师就当起“二传手”,一路小跑地帮助他们选菜买菜,让居民扫描摊主的收款码进行付款,一小会儿她的微信步数就轻轻松松地破万……
“叶老师为建德家乡人服务,值得我们学习!”建德市政协副主席叶志高在督查农贸市场疫情防控工作时说。
“18日去大润发超市顶岗前后服务了12.5个小时,15天来一共服务129个小时。”叶老师盘点着自己的志愿者工作,对自己交出的这份成绩单感到很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