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鹤儒“防疫”志愿笔记二则
民进甘井子区基层委员会会员、甘井子区公共服务中心科员王鹤儒,自2月11日起志愿参加社区“防疫”检查工作。她利用工作间隙,把社区一线“防疫”工作的所见所感记录下来,与大家共勉。
“爱”做后盾 温暖助行 攻坚“疫”战 不胜不归
—— 2020年2月19日
至今,我还清晰记得2月11日,在单位看到报名疫情防控支援队通知时,自己的内心纠结——焦急、犹豫,舍不得孩子……今年,我的大儿子刚满三岁,小儿子不到十个月。爱人是基层民警、婆婆是街道干部,现在都奋战在“抗疫”一线。照看两个孩子和家庭的重担基本都落到了公公一个人的身上。如果这个时候,我也参加“抗疫”一线工作……最终,爱人的理解和家人的支持帮助我坚定了信念——尽我所能,为“防疫”出力!我报名参加了“防疫”志愿服务工作。
2月12日,我们来到中华路街道兴民社区报道,社区书记带我边巡逻边介绍具体情况,事无巨细,交代、布置的清清楚楚。原来社区干部们已经连续奋战二十多天没有休息,为做好社区“抗疫”工作,废寝忘食。身处其间,他们肩负的责任和压力,让我也感社区“抗疫”工作的不易。我每天根据社区安排到卡口站岗排查2-4小时,负责核查、登记来往人员、车辆。在工作中,我根据自己的实践、思考,撰写了《关于如何更好支援基层社区防疫工作的建议》向民进市委会上报。
2月15、16日两天,强降雪来临。风雪交加、气温骤降,从家里到站岗卡口的一段路如同在镜面行走,我和其他志愿服务人员硬是一步一挪来到了岗位。十分钟!两层保暖裤、一层外裤、护膝、暖贴、厚底雪地棉,一身装备全部冻透。多想回到温暖的家里啊……但是摸摸我们的袖章、想想身后的居民,迎着寒风、拉紧衣领,我们一起坚守在岗位上。换岗挪回家里,冰冷麻木的手脚又疼又痒起来,一直到晚上才渐渐缓过来。哄好两个宝贝,赶紧休息,明天我还要按时奔赴岗位呢。
每天,区里的督察队员、街道书记、工会主席都会陆续来到我们中间,询问工作落实情况、关心慰问志愿者,有时还和我们一起站一段岗,亲自拦停、核查出入人员的证件……在我的身边,每一位同事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坚守岗位,全力投入,这股强大的力量,鼓舞着我继续做好这份“防疫”工作。
更开心的是,每次回到家,三岁的儿子都对我大喊:“棒!棒!请加油!妈妈辛苦了!”孩子知道给我肯定和安慰,这是多么神奇的支持和鼓励,让我倍感动力十足。
“爱”做后盾,温暖助行,攻坚“疫”战,不胜不归!
“你”如春风暖社区 “抗疫”成功在眼前
—— 2020年2月20日
2月中旬,气温回升,抗击疫情,全民在行动。
2月20日,是农历正月二十七,本地民俗中“管老人”吃饺子的日子。
在防疫检查站,我们遇到了这样一对母女:妈妈家住在马路这头——兴民社区,女儿家住在马路斜对面——兴利社区。爸爸早班带走了家里唯一的出入证,妈妈想包饺子却没法出门买菜。母女俩约好:女儿给买完菜放在检查站,妈妈取回去,包完饺子再送到检查站拿给女儿吃。我们检查站的工作人员都对这两位严格遵守“防疫”隔离规定的居民表示敬意,母女俩说:“严格隔离、检查是对我们大家负责,虽然往返周折,但什么都不耽误。吃完饺子,我们都回家好好待着,你们放心。辛苦啦!”
一会儿,检查站又来了一位男士。一同在岗的社区工作人员看他眼生,上前一问情况,了解到他不是本社区居民,今天想到住在我们辖区的工友家串门。我们果断上前拦住了他,经过宣传、解释,他了解到我们的工作和当前形式,立即表示非常理解、支持。就站在检查站,给居住在辖区的工友打电话问候,告诉工友:现在是疫情防控特殊时期,他就先回家了,以后再聚。临走时,还一个劲为我们的认真负责点赞。
在社区检查站,我们还遇见了更多“暖心”的举动:出门买菜的老大爷直接把出入证用塑料封皮装好挂在胸前; 去上班的一对夫妻俩一人一个出入证拿出来给我们看再放回兜里,还自己开玩笑说“不带出入证出门就是不负责任”,我们也直夸他们觉悟高……
基层疫情防控持续战中,有一线防疫人员的奋斗与坚守,更有居民百姓们的理解与支持。相信,大家配合齐努力、“抗疫”胜利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