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沉社区”工作周记
民进会员、大连艺术研究所副研究员邹淑红,刚于1月24日经历了亲人离世的悲痛。拭去泪水的她,第一时间参加志愿者队伍,投身社区疫情防控一线。
献血屋受阻
受疫情影响,单位推迟上班。单位的组长也没有安排我值班,让我在家多缓解下心情。正看着这让我感动的话语,手机里弹出了一条血站信息:“亲爱的朋友,近期血液供应紧张,若您身体健康,请到就近献血屋捐血救人,各采血点已做好消毒防护工作……”
看着这条短信,想着一幕幕同事对我的关爱,翻看着一篇篇“疫情就是命令,随时准备出征”的新闻报道……我揣上身份证,穿好外衣,戴好口罩和手套,出发奔向“献血屋”。
“您好!来献血的?”“是!”“先消个毒,过来做个登记吧,身份证给我”……“女士,您血色素值不够,今天不能献血了。”“啊?请问什么原因会血色素值不够?我以前献血都没问题的啊。”“您是不是最近劳累了,熬夜了?这个不是什么大问题,回去吃点大枣、核桃,多吃,注意休息,几天就能升上来的。”
没献成血。想尽一份力吧,还不合格!唉,也难怪,情绪低落,到晚上就失眠。估计这种状态,我得持续几个月了,最近就别来献血了,省得再检查又不合格,还浪费国家资源。
成为志愿者
可是献不成血,心里有点失落,想着想着就走神了,回来跑错了路,绕了一大圈后,才回到家门口。却又找不到车位了,转啊转啊……刚锁好车,眼前两位70多岁老太太——后来知道是我们社区居民楼的两位老楼长—拎着又大又沉的消毒药水桶吃力地从楼洞里走出来。
“我来拿吧,是要往楼道里喷吗?这些楼都要喷吗?”“好!谢谢啊!对,这片的都要喷,从一楼到顶楼,我俩还真是爬不动了。行,你来吧!你家几号楼的,咋对你没印象呢?”“哦,我不在这片住,我是找车位找到这儿来的。你俩就在这楼下等我就成,我去喷吧!”……
消毒水灌了两次,爬了不知道多少个楼层,开始还数着的,后来累得只顾喘粗气了,早就不记得了……
“我明天早上还来!”就这样,我跟着两位老楼长在社区喷了3天消毒液,周围的楼,我爬了个遍!两条腿就跟跑了马拉松一样,已经不听使唤了,虽然疼但是我心里很痛快!
2月12日,换岗时,老楼长对我说,“我已经把你的名字和电话报给社区了,你本人再到社区去签个字登个记,你就是志愿者了!这几天辛苦你了,明天就不用过来了。回去休息两天,我们马上要在路口设卡站岗、招志愿者了。这几个单子到你楼里发一下,扫这个二维码输入个人信息就可以直接报名志愿者。等我的电话通知,开始站岗了,就喊你!”
第一天站岗——就是6个点儿
2月13日,下午1点,单位发出通知,号召大家参与社区防控行动,分三批下沉到4个区,我当即就报名了,并对同事说,“我哪批都行,表上填的是第一批。另外,我已经参加楼下社区志愿者了,正在等电话通知具体站岗时间”。
当日下午4点,我接到了社区来电,通知我,社区的卡点都定下来了,安排我在海王星辰旁边的路口岗哨,明天就开始站岗。志愿者值守时间为早7点到晚7点,12个小时,每2小时一换岗。但当时岗多人少,告诉我第一天安排我站3次岗。
2月14日,寒潮来袭。到岗、进卡点,戴上袖箍,投入战斗。头两个小时没觉咋滴,可能是有点小激动,也可能是近中午天气较好,感觉这第一个2小时忙前跑后地一会儿功夫就到了,我还成功介绍了一名居民加入志愿者队伍。她说可以马上安排她上岗,这对紧需人手的我们来说可是一件大好事儿。下午三点,我又站第二班岗,1小时后,觉得腿脚冻的有些发麻,我就在马路边石上一个劲儿地连蹦带跺脚……1个半小时后,我就有点儿站不住了,手脚已冻得冰凉麻木。我在心里默默的流泪,心里的退堂鼓已敲得震天响了,只是不好意思张开嘴。
终于到7点了。我记不清第3个2小时是怎么过来的了,也记不清自己是咋走回家的。进了里屋门,一头栽到床上就不想动弹了,盖着棉被一句话也不想说。我怕我一说话,眼泪就会跟着一起流出来……
“妈妈,快喝吧!”听到孩子叫我,我才恍然惊醒,我竟不知不觉睡着了。孩子手里端了一碗姜丝红糖水——头两天,我熬姜水的时候,他看在眼里……
虽然,孩子递过来的姜糖水是冷水冲的,姜丝也切成了姜块儿,但我毫不犹豫地接过碗,连水带姜块全进了肚!
值守天虽寒,单位送温暖
2月15日,我站了两班岗4小时。16日社区说要保存战斗力,“命令”我休息一天。17日因为我们的队伍已经有13个人啦,社区只安排我站了1小时的岗!从18日开始,志愿者就按照一人一天就一班岗来正常值守了。
现在我们的阵营里已经有21名志愿者了!
2月24日,我是晚班,上午还在睡懒觉的我,被一阵电话铃声叫醒了 “单位给你们几个在社区的志愿者准备了一些防护用品,下午2点半,我从单位出发,到你岗上送给你哈,因为3点我还要到社区站岗。”这通电话是单位张所长打来的,我听完困意顿消、心里暖和和的,真是太感动人啦!
挂了电话,清醒之后,我又觉得自己答应的太唐突了,现在这口罩多紧张啊,简直是千金难求啊!我这手里消毒水啥的,也都还有的用。我赶忙又在微信里给张所长留言,别过来送了,还是留给别人吧!外面天虽寒,单位却有暖。下午,领导还是拿着物品如约而至了。
现在,我已经做了20天志愿者了,每天到岗,都能遇到暖心的事儿,社区有个老爷子把他的出入证包在一个透明硬袋子里保护着,远远看到我们时,就主动拿出来接受检查。
遇到这么多感人的故事,在这段艰难的日子里再苦、再累,也甜了,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