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参政议政平台 邮箱登陆

当前位置: 首页>会刊撷英>精品文章

从“老克勒”看上海市民人格

发布时间:2021-11-18     来源:《上海民进》2020年第3期

放大

缩小

  上海市民人格的审美特征,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市民人格行为的审美表现上。人格行为本来就具有一定的审美性,可以从审美角度分析一个人或一个群体的人格行为是潇洒、俊朗、超逸,还是猥琐、萎靡、庸俗,从中不难看出其形象如何,给人的印象又如何。

  但要看出一个城市市民人格的审美特征,又不是很容易的,因为市民人格的审美特征,总是随着城市的历史变化而变化。然而,一个城市市民人格的审美特征,又不因为城市的历史变化而变化得面目全非,市民必然由于城市历史文化的心理积淀,而在形象上显示其人格行为的某些审美特征。

  如此说来,一个城市市民人格的审美特征不可能把握了?

  不,还是可能把握的。如果我们既注意市民形象的历史性,又注意市民形象的传承性,那么就不难把握市民人格的基本审美特征。

  旧社会上海市民中有一种人称为“老克勒”。近年来上海有些书刊谈论这种人,可以看作上海市民形象的探讨。以下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有助于“老克勒”现象的认识。

  一种观点认为,读了书刊关于“老克勒”的文字以后有一种说不出的味道。有论者称,“老克勒”乃“海派文化的活化石,衔接上海昨天和今天的文化桥梁,是上海当今城市主旋律中一道不可缺少的低音倍司。少了这道倍司,上海旋律的海味就会走了板,跑了味。”如此这般的肉麻文字,真让人受不了。其实,“老克勒”是有铜钿的上了一定年纪的“白相人”,或有钞票的过彩色日子的“老男人”。上海人都知道,在旧社会,所谓“彩色日子”,无非是饭店上上、舞厅走走、混堂孵孵、书寓混混、酒吧泡泡,除此之外,不知“老克勒”还有什么“格调”?有一点可以达成共识,那就是“老克勒”绝不属于平民百姓里的产物。

  这种观点还认为,如果一定要说“老克勒”是海派文化的活化石,那就算活化石吧。海派文化的包容性很强,要包容一个“老克勒”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情。可要把“老克勒”称为海派文化的桥梁,这就要让人笑掉大牙了。桥梁是什么?桥梁喻作脊梁,能随便称的?如果“老克勒”是海派文化的桥梁,那把鲁达、巴金、夏衍、张大千、刘海粟、梅兰芳他们搁哪儿?他们可不是“老克勒”。就是鸳鸯蝴蝶派的周瘦鹃、张恨水、郑逸梅,他们也不是“老克勒”。文化的主体应该是民族的国家的或者说是地域的,但绝不是“老克勒”的。

  对此有人提出异议,认为应该为“老克勒”正名。

  “老克勒”写作“老克拉”更好。“克拉”源自英语“carait”,是宝石的重量单位,一克拉等于200毫克。在过去的珠宝店,司务们遇到三克拉以上成色的钻石戒,常常会把大拇指一跷,称一声“老克拉”!可见“老克拉”就是“宝”。后来用它主要喻指那些从国外归来见过世面的、有现代意识的、有西方文化学识背景的“老白领”。再接着从他们的文化追求和生活方式着眼,上海人又给他们延伸了从英语“colour”和“classic”来的特色意义。总之,从这三个词来看,当时的上海对“老克勒”是褒义味颇重的。

  所谓“老克勒”,大致是指那些旧时的优秀白领,温文尔雅,领中外时尚与知识之先,工作勤奋专注,尊重女性,有绅士风范。他们对上海经济的繁荣具有独特的贡献。同时由于这个阶层收入高,消费也较前卫,讲究服饰和休闲的摩登,在上海社会的文化生活中甚为活跃,在休闲方式上也领潮流之先。因此,在上海市民的眼里,觉得他们很“懂经”,精通上海中西融合的时尚和社会,追潮恰如其分,魅力独特。他们对中西结合的海派文化的传承起了一定作用。

  上世纪50年代后,“老克勒”迅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成了一个贬义词,被人看作旧社会的余孽。但他们即使在旧上海也决不是无所事事的“书寓混混”的“白相人”。他们不是上海贫民,而是上海平民,是参与创造和消费上海财富的中层上海平民。上海如果只有贫民,决不可能会如此繁荣。因此现在上海的新白领不断增生之时,有必要回顾一下上海的厚重历史,为“老克勒”正一下名,也有现实意义。

  这里补充一点。“老克勒”还有资格老的含义,即无论是人生阅历还是处世态度方面都老辣、老练,在十里洋场中兜得转,吃得开,有一定社会地位。但他们不是老奸巨滑的阔老、政客或老流氓。像这样的人是比较典型的海派上海人,在他们身上有比较显明的海派文化情调和气质。说“老克勒”是旧社会的“白相人”,分明是带有色眼镜看人的旧观点旧思想。今天看来,不仅“老克勒”应该正名,恢复他们的名誉和地位,也要对今天的“新克勒”即新白领有正确的认识,否则就不能对新上海人的市民形象及其审美特征有公正的评价。

  “老克勒”现象不能讲全都美,也不能讲全都丑,而是美与丑的融合和统一。“老克勒”的确是上海上流社会的白领,其举止、谈吐、服饰和识见有绅士风范的一面。这种现象是典型的海派市民形象,是海派文化的开拓性和开明性的体现,也是中西优秀文化汇合和交融的结果。然而它又有海派文化的商业味浓重的一面,在温文尔雅的骨子里是有产阶级那种高人一等的思想感情,因而和普通市民有很大距离,给人以一种高等华人兼“白相人”的感觉。因此,“老克勒”现象是“海派”现象的必然产物,有“海派”的精华和糟粕的双重性,对它完全肯定或绝对否定都是不适当的,而应该持辩证的历史的态度,才能作出比较公正的审美价值判断。

  

作者:姚全兴     责任编辑:代俊
Copyright 1996 - 2020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京ICP备0502631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1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