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参政议政平台 邮箱登陆

当前位置: 首页>会员风采>会员风采

他如何用3年时间打造亚洲点击量最大的创意媒体平台?

发布时间:2021-12-20     来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放大

缩小

  本次故事的主人公,是经济日报社旗下《艺术与设计》杂志社社长、总编辑,《中国服饰报》社总经理钱竹。采访当天,是北京今年入冬以来最冷的一天,气温跌破近十年同期最低值。记者初到钱竹的办公室,淡绿色的沙发,茶几下铺着灰色长绒地毯,整整一面墙的书,一个挂满多种服装样品的衣架,还有一壶热茶,让寒冬多了些暖意。钱竹正在与两位年轻同事交流工作,一副蓝框眼镜,圆脸,文气,谦和,与印象中他的“酷事迹”产生强烈冲突。

  20多年前,他白手起家打造出亚洲发行量最大的创意杂志,成为当时全国最年轻的杂志总编辑。登上峰顶后却被数字化风暴吹落至谷底,经历了负债累累。一度站在倒闭边缘,他另辟蹊径,仅凭20余人的力量进行转型,在纸媒式微背景下,用3年时间,完成又一次的脱胎换骨,依托纸媒积淀创造出亚洲点击量最大的创意媒体平台,再次在新赛道上占据重要的市场位置。面对起死回生、大起大落,钱竹语速和缓,云淡风轻:“我们都是做报刊的,你应该能明白,只有持续自我变革才能活下去,唯有‘大变革’才行。”

  24年前孤注一掷的“豪赌”

  近日,《艺术与设计》杂志和《中国服饰报》宣布其全媒体格局已基本形成。从最初的杂志、报纸启航,PC端网站,再到完成“艺术与设计APP”“东街时尚APP”新闻客户端的移动端转场,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风口迭代,构建起“报(刊)、端、微”三位一体的现代传播格局,形成了报端一体、大屏小屏联动、多终端覆盖能力的泛媒体传播新业态。

  目前,“艺术与设计APP”“东街时尚APP”下载近千万人次,日均点击量近50万人次,从今年5月至今,点击率超过1.2亿次,成为亚洲点击量最大和最有影响力的创意媒体平台之一。

  事实上,《艺术与设计》杂志和《中国服饰报》早已不仅仅是单纯的纸媒了。但在大众的刻板印象中,它们还是曾经那个“设计类纸媒代言人”。这一标签的打造,正源于24年前钱竹作为“初生牛犊”的现实狂奔——创办《艺术与设计》杂志。这一历程,看似是冒险的孤注一掷,其实除了破釜沉舟的勇气、天时地利人和的机缘,还有一种基于现实的精明敏锐以及紧跟行业前沿的学习自觉。

  在热茶白汽升腾中,钱竹的思绪回到20多年前。1996年,大学毕业的钱竹被分配到新闻出版署条码中心工作。那一年,第一届中国时装周开幕,“时尚走秀”第一次成为一种国家行为。在当时分管报刊工作的副署长梁衡的启发下,“应该做一本设计类杂志,繁荣中国设计”这一念头涌入钱竹心中,就此他按下做设计出版的按钮。

  试刊的曲折与艰辛,钱竹至今历历在目:没有钱,他只能自己开电分机、采访、排版、出胶片、找人拍照、送印刷厂、拉赞助……幸运的是,首批杂志面市两天便全部售罄,钱竹欣喜之余,尝试打通多种营销渠道,销量蒸蒸日上,此举奠定了《艺术与设计》在设计期刊领域的地位。1997年11月,《艺术与设计》在试刊第2期时就申请到了刊号,经新闻出版署有关部门批准,24岁的钱竹成为了当时全国最年轻的杂志总编辑。2000年,在时任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石峰的支持下,钱竹担任了新闻出版总署报刊服务中心副主任,刊社发展进入鼎盛期,杂志社刊群总收入达到巅峰,年码洋愈亿,成为亚洲发行量最大的创意杂志集群。

  就在纸媒充分享受时代馈赠的时候,来势凶猛的互联网浪潮一举将传统纸媒逼到了墙角,文化体制改革又把出版单位彻底交给了市场,曾经站到峰顶的出版人多有跌落,钱竹也成为其中一员。2012年刊群收入达峰之后,除了《艺术与设计》杂志,社里主打的娱乐期刊市场空间被互联网海量娱乐资讯迅速挤占,单刊销售码洋迅速从4000多万跌至几十万,收入已经无力支撑近百人的刊社。2014年,钱竹临危受命,又接过6个月没有发工资的《中国服饰报》社总经理的担子。左手杂志,右手报纸,双双下坠,钱竹的步子愈发沉重。

  “个人的命运永远和时代的命运紧密捆绑,命运不抛弃你的前提是你自己不气馁。”钱竹没有倒下,时运不济反倒让他从巨大的落差中清醒过来,重新开始俯嗅市场商机,探索转型。

  在对市场进行重新考量后,钱竹发现,国家在经济发展之后,对文化复兴和文化传播高度重视,这或许是老牌创意期刊千载难逢的机遇。于是,《艺术与设计》开始从单纯的新闻出版机构向整合营销公关服务商转型。用钱竹的话来形容,就是“与公关公司抢市场”。以承办伦敦国际时装周首秀为切口,他们逐渐打开国际策展市场,不仅验证了自身的创新想法和商业价值,提升了杂志社的综合实力,更助力中国品牌走向世界,为《艺术与杂志》日后更好地开展国家对外新形象塑造积累了认知与经验。

  在“一带一路”上讲好中国故事

  “时尚设计不是装饰品,不能只停留在娱乐层面,大国的时尚设计输出应该有包容、辩证和前瞻性,也必须对世界文化有所担当。在这个时代,我们将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承担何种使命?”钱竹自问。随着我国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升,越来越多的中国设计师带着中国文化的烙印积极主动走上国际舞台。进入新时代以来,对外文化传播工作有声有色,不仅有面向全世界的文化传播,也有“一国一策”的精准传播,传播手段也从单一传统媒体转向多种媒体融合传播发展。这一刻,钱竹感觉到,一个巨大的机遇就在眼前。

  重新扛起《艺术与设计》品牌大旗的正是“设计中国”系列项目。该项目是由中宣部指导、经济日报社主办、《艺术与设计》杂志社承办的系列文化、艺术、设计交流活动。项目聚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时尚设计创新,通过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优秀时尚设计作品,表达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注和对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所做的努力。这一项目无论品牌、资源还是影响力,对于承办者来说,都是实现自身进阶的宝贵平台。而钱竹团队成为了这个“幸运儿”。

  2019年3月,在习近平主席访问意大利前夕,“设计中国·中意同行”通过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时尚设计创新两个方面,展现了当代中国生活方式的“中国图卷”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设计师处理新旧文化的经验。如北京服装学院的天工传习馆致力探究如何运用拼布、京绣、盘扣、精工首饰及扎染等中国传统工艺重塑中国服饰的魅力。中国美术学院吴海燕以中国明代法海寺壁画为灵感的“一丝一瓷”东方盛世系列产品,将中国数千年来的“丝”“瓷”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设计”第一次写进了两国间的联合公报。同年6月,在习近平主席对吉尔吉斯斯坦进行国事访问前夕,“设计中国·丝路花语”展览以40套服饰、40套瓷器、北京特产景泰蓝珐琅器、北京宫廷金器工艺品和10套纺织面料,回溯中吉世代友好的动人故事,展现中国风格和东方传统文化价值在当代设计中的传承、创新和现代化表达。

  值得一提的是,“设计中国”项目的成功绝不是偶然,而是得益于《艺术与设计》持续关注、深耕中国文化、中国设计、中国时尚的艺术设计时尚基因,及其以艺术创新赋能国家发展,满足人民需求持之以恒的努力,如在非物质遗产振兴、精准扶贫、人才培养、国民文化素养提升、国际文化推广等多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据了解,《艺术与设计》杂志社、《中国服饰报》社联合平安集团策划了“妈妈的针线活”公益项目,通过着眼旧衣物的升级再造对贫困地区实行精细化扶贫,以“一针一线”彰显我国扶贫智慧。在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后,承办了文化和旅游部“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主题设计公益活动”,在全国引起良好反响。与同济大学共建“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基地”,为共建多语种“朋友圈”有机生态策略,推动高校加快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做出贡献。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科联合作,多个项目成为“文化润疆”的重要平台,为推动实施“文化润疆”工程奠定了良好基础。这些经历为钱竹团队在新时代条件下做好高访文化推广及配合工作增添了底气与信心。

  “设计中国”项目带给钱竹的影响也远远超过他的预期,不仅厚重,还很深远。钱竹表示,该项目旨在继续以文化贸易的形式把中国设计、中国制造、中国潮流推向国际市场,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建筑师、设计师提供一个走向国际市场的展示空间和长期互动交流和交易投资的平台。这一长远规划让钱竹意识到,设计资源的发动,不但可以促进文化传播,还可以带动产业链的发展。

  钱竹透露,“接下来,我们将基于目前用新闻积蓄的用户流量探索新的变现模式,借助产业互联网的东风,促进数字传播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构建一条贯穿设计、时尚的全领域信息产业链条,让产业上下游、周边充分协同联动。例如“艺术与设计APP”承担用算法为设计师设计logo、“东街时尚APP”为材料厂商、面料辅料供应商与设计师达成交易的“桥梁”等等,从知识服务向产业互联网全面转型。”

  回过头来看,钱竹的创业历程从出版入局开始,在各维度开启了一次又一次的自我迭代。更多挑战还在前面,48岁的他,仍然有着年轻时的激情,只是做事不再匆忙。他说,国家有梦想,出版人也有梦想。从“专精特新”标签的新三板挂牌,到北交所的“横空出世”,钱竹看到了更大的希望,因为在他心底,如果要给过往一个极具仪式感的总结,那么IPO敲钟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如何转型成功?

  以人为本的资本智慧

  司机何以成为新媒体更新的冠军

  “要想把传统媒体转型这盘棋下好,最关键的要素不是技术,而是人。”钱竹如是说。

  《艺术与设计》杂志社创立至今,团队人数一直属于小规模,如今的这27人不是独当一面,而是“独当几面”,他们需要运行3本杂志、1份报纸、2个APP,还要参与国事配合活动。值得强调的是,这27人并非全是记者编辑,有发稿能力的编辑大约只占二分之一,另一半是行政、财务、司机等人员。

  那么,如何让团队如此高效?钱竹把握了“实力”“存量”“人心”这3个重点。

  一方面,用心培育一支快速适应从单一兵种“纸上谈兵”向多兵种“联合作战”转变的队伍,强化全媒体统筹策划调度机制,以项目制为载体,组建跨部门、多兵种、机动式融媒报道团队,影响和带动全部编辑记者加快转型、开拓创新,全面融入全媒体格局;做好优秀采编人才的“盘活”与“激活”,加强优质内容创作、经验分享、数据分析、互联网思维、国际视野等多元复合能力培养,使他们提笔能写、举机能拍、对镜能说。

  另一方面,激活现有存量。钱竹笑着说道,“这个秘密我从没有告诉过领导。”据钱竹透露,有发稿能力的人员每天都要发稿,需要手动更新的任务分派给非采编人员,更新一条5块钱。钱竹给记者展示的APP后台内容上传实名数据显示,一天内最高更新数量可达100余条,那天的“更新冠军”是报社的司机师傅。这种方式一方面,帮助社里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另一方面,提升了报社人员的工资水平,同时,让每个角色都参与到内容建设中,工作氛围自然变得积极向上,也让大家很有成就感。

  除了对人力高效利用,对财力也严格把关,主张节约成本、手握余粮。在市场上,用上千万完成APP搭建已不足为奇,但钱竹只拿出了22万去试错,并在项目具体实施过程中,将“抠门”贯彻到底。他就像是一个严格的造价师,对这项工程的每一根“钢筋”、每一袋“水泥”、每一个“灯泡”都精打细算,不让成本掺一点水分。

  “抠门”的钱竹在对待员工时,却一点也不抠。在杂志社和服饰报陷入困境的那段时间,一位员工在体检中被查出癌症晚期,当时杂志社账面上已无分文,“但病得治!”于是,钱竹和总编辑带着彼此储蓄的数十万现金去医院帮患病同事付了医疗费。不幸的是,一周后同事依旧被病魔带走。但钱竹等领导的此番举动,不仅为病人带去了关怀,也温暖了社里所有员工的心。诸如此类的故事还有很多,钱竹在无形中化解了转型路上最大的阻碍,凝聚了人心,无论赚钱还是跌跤,大家都毫无怨言、死心塌地地跟着干,也都对未来充满期待。

  客观而言,出版业发展史上,很少有企业能在不同时代、不同赛道上都做到较高水平。而“以人为本”,将会是永远的杀手锏。

作者:聂慧超     责任编辑:张禹
Copyright 1996 - 2020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京ICP备0502631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1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