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玉娟:为打赢冬奥防疫攻坚战 练就快速精准的检测本领
人们称疾控检测人员为“看不见”的隐形战士。虽然他们不像隔离病区的医护人员,直面确诊患者,但是他们同样冒着不可预知的危险,直面病毒开展检测分析,为防疫提供有效对策。
延庆区疾控中心检验科微生物组长、民进会员崔玉娟是众多“看不见”的检验人中的一员。自2009年参加工作至今,始终奋战在疾控实验室检测第一线,在应对甲流、防控H7N9禽流感、保障世园会及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着骨干带头作用。
2022年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承担着高山滑雪、雪车、雪橇三大比赛项目,为打赢冬奥防疫攻坚战,崔玉娟所在的延庆疾控检验团队未雨绸缪,很早就进入了冬奥保障状态,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各种实验室检测演练,包括检测流程制定、检测方法优化、检测物资储备、检测结果判读分析及突发生物安全事故处置等,以应对比赛期间各种突发传染病,力争做到各个环节万无一失。
去年10月4日以来,“相约北京”系列体育赛事2021年下半年测试赛和测试活动相继举办,崔玉娟与团队成员针对延庆赛区相关场所及人员,顺利完成了多次赛前及赛时重点传染病实验室监测任务。随着雪橇国际训练周和雪橇世界杯赛的到来,也就是冬奥会前最后一次,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测试赛的临近,这个检验团队真正的考验也来了。
测试赛出现新冠核酸阳性运动员
“全体人员马上到岗!”2021年11月4日晚上8:20,正在陪孩子读书的崔玉娟收到科主任通知。凭着疾控人的职业敏感判断,一定是有重大突发事件!崔玉娟跟爱人和孩子简单交代了几句,立刻出发赶往单位。一到单位,就听到科主任严肃的声音:“入境外籍运动员出现新冠核酸阳性人员!”
原来,来华参加雪橇国际训练周和雪橇世界杯的两百多名外籍运动员入境后,海关检出新冠核酸阳性人员。这批外籍运动员此时正在赶往延庆的路上。延庆疾控中心流调人员已经到达指定地点,一旦载有外籍运动员的大巴到达,流调人员就要快速锁定新冠核酸阳性运动员并采集其鼻咽拭子样本,而崔玉娟及团队成员需要立刻对阳性运动员开展复检。
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检测
真枪实弹的较量开始了。按照以往的惯例,复检样本新冠病毒核检测结果判读过程中,如果考虑阳性结果可能是实验室污染造成的,才会相继开展实验室污染排除实验、疫苗株鉴定等工作。但眼下时间就是效率,崔玉娟跟科主任建议把所有检测步骤同时进行,以便在最短的时间内确定外籍运动员的复检结果,为制定下一步防控策略争分夺秒。“你说的有道理!”科主任采纳了崔玉娟的建议。重新制定检测流程、准备检测试剂耗材、调试检测设备,一切就绪!
“叮咚、叮咚……”实验室的门铃响了,复检样本送达实验室。崔玉娟组织团队成员按照既定分组开始了检测工作,瘦小的身影在各个房间不停地穿梭。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检测工作也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最令人煎熬的不是结果迟迟不出,而是三种试剂检测出来的结果不一致,影响后续防疫方案的制定。为了应对这种可能,崔玉娟和团队丝毫不敢松懈,等待期间一直在研讨实验复测方案。三个小时过去了,各项检测也陆续结束。复检样本经三种试剂检测新冠病毒核酸均阳性、不存在实验室污染情况、样本中新冠病毒为非疫苗株,检测结果与海关初检一致。接到实验室结果后,上级领导对检验团队快速、精准的检测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大家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通宵达旦的检测成了家常便饭
按照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防疫手册》要求,新冠核酸阳性运动员被转运至隔离设施进行医学观察,同时每天进行核酸检测。密切接触者则在所在酒店实行单独房间、单独送餐、与其他运动员分批分时段训练,同时每12小时进行一次核酸检测,赛前6小时增加一次核酸检测。延庆疾控检验团队需要在每天的上午和晚上,对40多名密接运动员分别开展两次核酸检测。
采集晚上的样本只能在运动员结束训练之后,送达实验室基本已接近第二天凌晨,即使实验顺利,每次检测结束也都已是凌晨四五点。而检测结果总会带有不确定性,因此复测便是家常便饭。崔玉娟和同事们秉着为冬奥防疫高度负责的态度,一丝不苟地对待每一份样本、每一次复测,在灯火通明的实验室已经度过了近20个不眠之夜。
团队精准高效的检测工作,为此次雪橇国际训练周和雪橇世界杯活动圆满收官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多日的实战经验积累,也让崔玉娟充满了应对冬奥会疫情的自信与从容。在赛后防疫保障工作总结会上,崔玉娟代表检验团队表态:“在检验阵地上,我们定当全力以赴,坚决打赢冬奥防疫保障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