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参政议政平台 邮箱登陆

当前位置: 首页>履行职能>参政议政>建言献策

让五娘“春闺”故里焕发新生

——民进会员推动“五娘楼”保护修缮与活化利用的履职故事

发布时间:2022-06-23     来源:民进厦门市委会

放大

缩小

  缘 起

  2018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民进海沧区基层委员会“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课题调研小组在走访中了解到一个信息,囷瑶村毛穴广社的村民反映村里的文物建筑五娘楼年久失修,屋梁等木构有不同程度的腐朽,两侧厢房有部分坍塌,并强调五娘楼就是闽南歌仔戏、高甲戏《陈三五娘》中主人公黄五娘的故里。

  《陈三五娘》是一个广泛流传于福建闽南和广东潮汕、港澳台以及海外闽南、潮汕籍华人华侨居住地区的唯美爱情传说故事,不单单是闽南歌仔戏、高甲戏的经典曲目,也是各种戏曲、歌谣、小说甚至舞台剧、电影电视的经典题材。传说故事里的人物竟然有现实生活中的故里?这个信息让大家为之一振。

  很快,海沧基层委的几位专家会员来到囷瑶毛穴广社实地调研五娘楼。海沧基层委副主委、在囷瑶村出生长大的林秋红带着课题组参观了五娘楼和五娘父亲出资所建造的黄公桥,并且讲述了许多与五娘相关的故事。原来,五娘也许不是虚构的故事主角,而是活生生的历史人物,就在眼前的这座楼里度过了她的年少时光 ,这里可能是五娘的“春闺”故里。

  说起《陈三五娘》的故事,闽南粤东、港澳台地区,甚至东南亚的闽南粤东籍华人华侨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据说陈三和五娘生活在明代(一说是南宋)。陈三是泉州书生,送嫂嫂赴广南哥哥的任所时途经潮州,邂逅黄九公之女五娘,两人一见钟情。陈三隐瞒身份,甘愿到五娘家为奴三年。而五娘敢于与封建礼教决裂,与心爱的人私奔,有情人终成眷属。这个故事所表达的与命运抗争,对美好爱情的向往,百年来引起了民众强烈的情感共鸣,因而被传诵演绎至今。

图一 1957年以戏曲电影《陈三五娘》剧照为封面的连环画本

  明代泉州已出现以此故事为祖本的传奇文言小说《荔镜传》,嘉靖年间出现了《荔镜记》的潮州戏曲演出本。清代以来,在梨园、高甲、潮剧、莆仙、黄梅、歌仔戏(芗剧)、布袋戏、纸影戏等地方剧种都有演出剧本,闽台的歌仔册、锦歌、南音、南管白字、竹马、车鼓和潮州的歌册、歌谣也有说唱形式的剧本。1961年香港凤凰影片公司将之拍成彩色电影,经多年演出和播放后,剧中的陈三、五娘等人物已成为海内外闽南粤东籍男女老少皆知的人物形象。时至今日,更是出现了诸多与之相关的小说、电视剧、舞台剧等。小说主要有《荔镜传》、《绣巾缘》、《陈三五娘》、《荔镜缘新传》以及日本作家佐藤春夫的《星》。电影除大陆拍摄的梨园戏《陈三五娘》和潮剧《荔镜记》外,还有香港的《新陈三五娘》和台湾的《益春告御状》、《五娘思君》等;此外还有电视剧《荔镜缘》,舞台剧《现代陈三五娘》和舞剧《陈三五娘》。可以说,《陈三五娘》是中国古典文学与戏曲文化的优秀代表,其影响力远超全国同类文学戏曲题材,是跨地域、跨国界的中国文学与戏曲的典范。2014年11月11日,陈三五娘传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可是,传说中的陈三和五娘的爱情故事发生在广东潮州,而且,潮州与海沧相隔甚远,为何海沧会有五娘楼呢?

  走 访

  带着这个疑问,课题组一连走访了多位村老。一位居住在老街70多年的陈姓老人告诉他们,他这一辈的人自小就对“陈三五娘”的传说耳熟能详,其女主角五娘的传说在当地更是流传了千百年。“住在我们这条旧街上的人都知道五娘姓黄,老家就住在这条街上,是后来才迁往潮州的,而我们脚下的这座桥就叫做黄公桥。”

  原来,这里世代传说黄五娘的父亲黄九能是明朝(一说南宋)海沧的富商,人称黄公。他在囷瑶村建成一座前面十间,后面十间,两边各十一间,占地3500平方米的四方形黄宅。后来黄九能的夫人又为他添了一个千金,取名五娘。因此黄九能又建了一幢楼房,叫“五娘楼”。五娘楼前不远处是沧江码头渡口,乐善好施的黄九能看到渔民出入用小船过渡,很不方便,因此,他在海沧大街和公埕之间建了一座石桥。桥建完后取名黄公桥,并在桥头立下石碑。因此,村里不仅有五娘楼,还有黄公桥遗址和石碑。

图二 五娘楼第二进的厢房(修缮前)

图三 五娘楼第三进的主屋(修缮前)

  五娘楼是一座明清时期的闽南传统建筑,有别于一层红砖大厝格局,是座少见的二层建筑,分前、中、后三进,均用花岗岩条石砌墙基,红砖墙,穿斗式木构架,硬山顶。红砖墙上刷了一层灰泥,掩盖了红砖墙。第一进为单层建筑,中间为门道,左右两次间为寝房,单条燕尾脊。后两进均为两栋二层的楼,形制大体一致,楼顶两面坡,单条燕尾脊。楼前左右两侧有两孔明代以前的水井。村里人说整个村子形似一只螃蟹,这两口井是螃蟹的两只眼睛,因此村子名叫毛穴广(闽南话意:毛蟹)。由于岁月久长,五娘楼的木构梁栋、栏杆、门窗已部分腐朽,屋顶出现不同程度的坍塌。

  黄公桥桥面由水泥铺成,已无法看出当年的古迹。往黄公桥的侧面一望,才能发现原来眼前这座桥的桥体并非钢筋水泥所建,而是由40-50厘米厚的石板铺成的传统石板桥,下面是船形石筑桥墩。桥的造型和工艺与泉州北宋古桥——洛阳桥相类。离桥头不远处,有一块残缺的石碑,上面刻着“黄公”二字,“桥”字缺失。

图四 黄公桥

图五 黄公桥残碑

  村老说,黄九能后来离开海沧,携家前往潮州发展,成为当地的巨富。潮州是陈三与五娘爱情故事的发生地。如此一来,就与传说中陈三在潮州与五娘一见钟情的情节相吻合了,也为囷瑶的五娘楼就是《陈三五娘》故事里五娘的春闺故里提供了有力证据。

  巧的是,不久后课题组了解到,在陈三的故乡,泉州洛阳陈坝村也流传着陈三五娘的故事。在村口有一个写着“陈三壩”的石碑,刻写着陈三和五娘回到泉州后的故事。据说二人隐居乡村,热衷于善事,在村中小溪修建水利工程“陈三壩”,造福了惠安、晋江、泉州市几万亩田地。

  修缮保护与活化利用

  如此一来,让民进海沧基层委课题组更加坚定了要为这个唯美的爱情故事做点什么的决心。由于五娘楼在当地属于有故事的“网红楼”,是村民活动的重要场所,群众关注度高,但楼体多年失修,实用性、观赏性降低,文物安全隐患较大,也难以开发利用。基层委多次征求囷瑶村村委的意见后,在2018年底的区政协会议上提交了《关于挖掘囷瑶村五娘楼文化资源,做好相关历史文物建筑的保护利用与活化工作的建议》的提案,提出尽快修缮五娘楼,并挖掘它的故事,将之打造成海沧全域旅游的网红景点。很快,海沧区作为重点提案列入2019年的督办项目,并于2021年底完成五娘楼的修缮工作。如今,“修旧如旧”的五娘楼恢复了往昔的淳朴模样。

  由于《陈三五娘》的传奇故事在闽南粤东、港澳台、东南亚知名度相当高,自带流量,是个有着巨大市场潜力的文化IP资源,也是把五娘楼打造成海沧区,乃至厦门市文旅网红打卡点的重要资源。接下来,海沧基层委计划推动以五娘楼为核心,结合《陈三五娘》戏曲、影视、舞台剧的表演,整合已有的农业观光旅游资源,以传统建筑+乡村观光+沉浸式表演的方式打造专题旅游项目,开发周边文创产品,在保护好五娘楼的同时,挖掘其潜在的巨大市场价值,让“五娘楼”焕发新的生命之光。

图六 五娘楼二进厢房(修缮后)

图七 五娘楼第三进主屋(修缮后)

作者:彭维斌 乐智强 林秋红     责任编辑:邵飞
Copyright 1996 - 2020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京ICP备0502631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1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