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参政议政平台 邮箱登陆

当前位置: 首页>民进艺苑>文学作品

黄加平:草原之行(散文)

发布时间:2020-07-30     来源:

放大

缩小

  七月的草原是一首诗,隽永,深邃;七月的草原是一幅画,艳丽,动人。团团的白云,停歇在湛蓝的天空;雪白的羊群,游动在碧绿的草地。

  四川阿坝州,是嘉兴市的扶贫结对之地。去年七月,我随民进嘉兴市企业家联谊会一同前往。

  刚下飞机,若尔盖的童副县长,便上前迎接。白色的哈达是最珍贵的献礼。

  从红原机场到驻地,有几小时的车程,遇上筑路,走走停停。

  不知名儿的小花,在路边开着。晚风里吹出了高原的凉爽。夕阳的余晖摇曳着时光的记忆,把古代和现实连接在了一起。

  5000多年前,就有藏民在阿坝州繁衍生息。红军“三过草地”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红原”之名因此而生。长征,有多少生命留在了草地,战士的鲜血染红了共和国的战旗。革命的种子,就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生根萌芽,花开四季。我在课本里读过《金色的鱼钩》和《七根火柴》,今天,才真正看到了他们的雕塑,以及故事的发生地。

  或许,是对革命先辈的敬意,或许是海拔2500米的高原反应。晚餐,我吃得不多。

  次日,我们去了巴西小学,带去了扶贫的一点小小心意。由民进嘉兴市企业家联谊会筹集,捐资18万元,为学生宿舍安装冬季的取暖设备。

  捐赠仪式是隆重的。若尔盖的领导,学校的校长和教师,嘉兴市的薛佳平主委、汪林清副主委,都出席了这个活动。定点、定向、定物,或许这就叫精准扶贫。

  公路,在草原深处延伸。这是一片水草丰茂的沼泽,弯弯曲曲的栈道,深入到美景的深处,与蓝天相接。水草中有雁鸭觅食,自由自在,旁若无人;不时还有水鸟飞起。入口的旱地,有许多小洞,常有地鼠在洞口探头张望,随后匆匆地从洞里爬进爬出。

  好一片生态之地啊!

  我想,要是在长征时期,能有那么多的活物,该多好啊!

  去巴西小学的路上,要穿越蜿蜒不平的山路,时而花草繁盛,生意盎然;时而森林绵延,古木参天。

  忽然,山坳里有一片新盖而未住人的小区。座座排屋,门窗凌乱,杂草与房屋等高。我们询问随行人员,告知:这是扶贫为藏民集中居住而建的新房,但因他们不愿住而荒废。我一惊:藏民是游牧民族,需要的是帐篷和迁徙地的生活保障啊!诚然,易地搬迁是脱贫的一种有效方法,但可能也需要从实际出发。

  沿着山路前行,来到了班佑寺。说是寺,其实只是几堵残存的墙体,旁边杂草丛生。翻看中国共产党的党史都知道,1935年9月,中共中央在班佑寺内连续召开政治局会议,决定了党和红军的前途命运。寺后的青山可以作证:没有巴西会议,就不会有党和红军后来的胜利。

  虽然,不远处有巴西会议纪念馆,但重修巴西会议的班佑寺建筑,已经刻不容缓。要是再过几十年,或者几百年的风雨侵蚀,随着残墙断垣的倒塌,抹去的,便是后人的红色记忆。于是,我回到海宁后,立即撰写了《关于重修巴西会议遗址的建议》,上报给了民进中央委员会。我想,如果根据阿坝州的特点,把红军的故事串成线,是不是一条很好的红色旅游路线呢?

  精准扶贫,与红色教育有机结合,岂不美哉!岂不善哉!

  (黄加平,民进海宁市基层委员会原主委,浙江海宁市作家协会会员,高级教师。主要从事诗歌、散文、评论写作,曾出版散文集《诗情文趣》。近期发表的诗歌作品有《南湖旁的歌唱》、《从运河上飘来的船歌》、《若尔盖之行》(组诗)等,发表的散文有《运河边流动的两个小城》、《东山日出》、《殳山白鹭飞》、《鹃湖情落》等。出版教育专著250多万字。)

作者:黄加平     责任编辑:张禹
Copyright 1996 - 2020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京ICP备0502631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1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