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发展必将充满希望——代表委员审议讨论政府工作报告
5月22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今年是极为特殊的一年,当前,疫情尚未结束,发展任务异常艰巨。面对风险挑战,中国怎么干?当天,代表委员围绕政府工作报告,进行认真审议和热烈讨论。
“一谋一划都是殚精竭虑,一字一句都是肺腑之言,一举一动都是民生关怀。” 全国政协委员、民革浙江省委会主委吴晶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过去一年多时间,中国所取得的成就令世界瞩目,人民战“疫”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改革创新持续深化,民生福祉进一步提升。
“政府工作报告彰显了‘中国之治’的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 全国政协委员、民进福建省委会主委严可仕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是一篇贯彻新思想、展示新担当、回应新期盼,为民情怀深厚、民生导向鲜明,直面挑战、传递信心的好报告。
“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报告充分体现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路,突出了高质量发展的导向和民生导向,显示了党中央国务院带领全国人民迎难而上直面挑战的坚强决心。”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江西省委会主委史可聆听报告后倍感振奋、深受鼓舞。
全国政协委员、民盟天津市委会副主委丁梅则表示,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特殊背景下,报告言简意赅,字里行间都传递着信心和力量,不到一个小时的报告过程中会场里响起了数十次热烈的掌声,传递着代表和委员的心声。
谈到今年以来工作,全国人大代表、民革山东省委会副主委刘晓静说,中共中央将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能在较短时间内有效控制疫情,我们付出了巨大代价,但生命至上,这是必须承受也是值得付出的代价。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考虑到疫情的不确定性,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全国政协委员、台盟湖北省委会主委江利平深有感触。他说:“政府工作报告充分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并不是不发展,而是要求各级各地着眼解决实际问题,稳中求进。”
参加两会前,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浙江省委会主委郑继伟赴一些就业岗位较多的餐饮住宿、商场、文化旅游等服务企业调研,感受到许多市场主体的艰难。郑继伟告诉记者,报告中他最为关心的就是稳就业保民生,“期待纾困政策的尽快落地,需要让市场主体有真真切切的感受,把青山留下来。”
对于下一阶段经济发展,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副主席周汉民表示:“报告虽然对全年经济增速不设具体目标,但明确指出:‘无论是保住就业民生、实现脱贫目标,还是防范化解风险,都要有经济增长支撑。’因而,围绕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就业优先政策要全面强化这些目标,有一系列极为明确的相应政策举措,全都针对民众、社会和企业最为关心的问题。”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大量的惠企惠民举措,粗略数了数大概有20多项,同时此次中央政府发放‘红包’规模达到数万亿元。”全国政协委员、民革河北省委会主委卢晓光十分关心民生问题。他说,这些举措很接地气、很符合实际,针对性强、操作性强,为顺利完成全年工作目标,为顺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撑,“今年我们一定要把这些好政策尽快落地、落实、落细,我们信心满满、期待满满、干劲满满。”
身为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大多数时间全国人大代表、九三学社社员郭艳玲都在草原上、田野里,经常接触农民朋友,这让她尤为注意工作报告中提到的农业和粮食问题。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压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郭艳玲说:“解决14亿中国人的饭碗问题是非常了不起的贡献,也表明我国下足了决心,将我们的饭碗牢牢抓在我们自己手里。”
今年是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之年。今年要编制好“十四五”规划,为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擘画蓝图。
面对即将到来的新挑战,全国人大代表、致公党上海市委会副主委邵志清说,作为代表,要认真履职,在增强新动能、发展新经济等方面提出高质量的意见和建议,努力为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一份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我们要迎难而上,锐意进取,为凝聚亿万群众的共识、智慧和力量发挥作用。”全国政协委员、民进江苏省委会主委朱晓进则表示,作为政协委员倍感责任重大,要多建有用之言献务实之策,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