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提《解决留学生转学回国完成学业的建议》
5月25日,一则“因疫情归国留学生可入学高职高专”的话题冲上了微博热搜,引发网友热议,很多网友对此表达了不解甚至不满的情绪,“留学生辛苦一整年难道是为了插班读大专吗”“大概是瞧不起留学生,认为是混文凭的”种种言论不一而足。提出此建议的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倪闽景也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为了回应网友的疑问,倪闽景委员特向本报投来稿件,详细阐明了提出这个建议的初衷。
——编者
两会期间,没想到我的一个建议被“标题党”断章取义,冲上了微博热搜。在此,对网友关注的一些问题作一回应。
中国已经成长为全球第一大国际生源国。根据教育部数据,从1978年到2018年底,各类出国留学人员累计达585.71万人。2018年度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66.21万人。2018年度与2017年度的统计数据相比较,出国留学人数增加了5.37万人,同比增长8.83%。这几年在工作中,通过信访渠道和受理电话咨询时,我经常会收到一些家长的求助,有的是因为孩子出国后对于留学生活和学习不适应,有的是家庭方面出现经济困难等问题,想要回国来完成学业。今年疫情发生后,很多家长担心孩子的安全,也有希望回国完成学业的。对于这类情况,1990年,国家教委出台过一个《关于出国留学生回国学习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自费出国留学人员中途回国要求在国内高等学校继续学习的,经学校插班考试后,按自费生接收。但这个文件2004年已经废止。现在中途回国的留学生如果想回国读书,只有三条路,一是重新参加高考,二是免试进入开放大学就读,三是参加自学考试。虽如此,但实际上留学生之前的求学经历基本归零了,非常可惜。基于这些考虑,我有了这个想法,想为有这类需求的学生解决问题。
于是,在今年两会上,我提交了《解决境外高校留学生转学回国完成学业的建议》的书面大会发言,提出了三个具体建议,这些建议并不是针对那些受疫情影响暂时回国的留学生,而是针对需要回国完成学业、有特殊困难的留学生。这三个建议分别是:
一、归国留学生如果愿意去高职高专学习的,可采用免试入学的方式。为了能很好适应国内学习,高年级学生可采取降一年级直接入学相关专业;未满一年的归国留学生,可以通过高职高专扩招计划,解决继续学习的问题。现在我们的高职高专越办越好,也确实有部分归国的留学生愿意去高职高专就读,将来还可以专升本。
二、对于希望转入本科高校的学生,可启用插班生考试政策。每个学期开学前,在不同年级设定插班生考试,通过考试的学生可进入普通高校试读,一年后成绩正常,可以转为正式学生。
三、建立国外高校学业成绩转换机制。按照国际通用规则,认可部分在国外已完成的学分,纳入转入学校的学分之中。
在我的建议里,既可以参加插班生考试,也可以免试读高职高专,这是个人选择。方案的设计是想既给予每个有需求的学生有可操作的通路,同时兼顾公平性。
这个建议之所以上了热搜,一方面说明这个问题大家很关注,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部分自媒体没有理解这个建议的全文,导致报道失真。大家对于热搜信息应该理性看待,不要被“标题党”误导了。
对于所有留学生,我都希望他们能够顺顺利利完成学业,也十分希望疫情能尽快过去,孩子们都能平平安安。但是确实有一定量的留学生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完成国外的学业,需要回国就读。我提这个建议的本意,是想给他们找出一条完成学业的通路,这虽然和大部分留学生没有直接关系,但有了这条通路,对每个留学生都是一个保障。这个时代信息流动很快,有时候读到一些信息想表达观点之前,应该先看看这个信息的源头是什么、出发点是什么,理性看待。不要因为只读了不当的标题引发误解,甚至产生完全负面的作用。一个好的出发点和一个开创性的建议,可能会被舆论过度炒作而搁置,真正伤害的是急需要这方面政策的家庭和留学生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