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参政议政平台 邮箱登陆

当前位置: 首页>媒体聚焦

李公朴“诗”为心声

发布时间:2022-07-15     来源:人民政协报

放大

缩小

  李公朴是一位顽强的战士,他遇害后,毛泽东和朱德称颂他为“保卫政协争取民主而牺牲的斗士,精神不死!”周恩来称赞他“是一位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而献身的战士!”西南联大和昆明“哈哈合唱团”的师生与团员们为李公朴谱写了挽歌《安眠吧!勇士,民主的号手!》。

  李公朴早年不写诗。因为组建“救国会”、发动和领导抗日救亡斗争,他作为“七君子”之一被国民党当局关押在苏州监狱。在狱中,他偶然看到了几首陶行知先生的白话诗,感觉很有战斗力,也很有意思,于是不觉也诗兴大发,开始了白话诗歌的创作。如《羁押生活不自由·题记》等,记录了自己的处境。

  1940年9月,李公朴率领抗战建国教学团来到晋察冀根据地,住宿在太行山上。一个雨夜,他联想到自己在晋察冀根据地的所见所闻,备受鼓舞,于是挥笔写下了《太行山风雨之夜》这首诗——

  一阵阵纺纱声,伴着风声呼啸。窑洞中烛光摇摇,有人看《纲鉴》,有人读《战报》,抗战三年人更少。

  不羡那黄浦江边,不羡那峨嵋山麓,不羡那牯岭莲谷,我却愿消夏在太行山巅。伟大的时代呀,充满着战斗的豪情。

  人生是战斗,没有战斗,就没有人生。风雨过后万里晴空,一片碧绿的海洋,处处都是英雄的战场。

  这首诗借景抒情,表达了李公朴对斗争胜利的坚定信心。他的诗吹响了民族斗争的号角,每一首都高扬着爱国主义的旋律,激荡着保卫祖国、捍卫民众利益的激情。不过他的诗大都只是写了自己看看,很少拿去发表,因此丢失很多,这是一件十分遗憾的事。

作者:周二中     责任编辑:刘晓斯
Copyright 1996 - 2020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京ICP备0502631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1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