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参政议政平台 邮箱登陆

当前位置: 首页>媒体聚焦

让“中国童话”滋养中国儿童

发布时间:2022-11-07     来源:中国教育报

放大

缩小

  童年需要童话,苏霍姆林斯基说,童话与童年有着不解之缘。每一个孩子都生活在童话的世界里,那是个万物有灵的世界,他们听得懂鸟语虫吟,看得见风舞花笑。

  没有一个孩子不爱听童话。但是,仅仅爱听是不够的,只有把孩子带到创作童话、编写童话故事的境界,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才能得到真正的提升,尤其是语言表达的逻辑性、条理性会进一步加强。苏霍姆林斯基说:“童话是积极的美的创作,包括了孩子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智力、感情、想象和意志。创作始于讲述,其最高阶段是表演。”这些年,新教育实验幼儿阶段开展的听读绘说(儿童读写绘)课程,就是把儿童的复述与创作童话故事以及绘画等有机结合起来,取得了积极成果。由此可见,童话在教育上大有可为,它已经远远超出了文学的范畴!

  令我欣慰的是,近年来,江苏已经在“童话”这片土地上默默深耕,探索实践,将童话作为对青少年进行艺术熏陶、美德教育、情感培养、启迪智慧、发展想象的重要载体,在校园和社会大力推广。由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文明办、江苏省教育厅等多家单位主办的“童话里的世界”童话故事创作大赛已成功举办了三届,今年的主题是“童话中国 童梦未来”。尽管疫情严峻,依然有来自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海外投稿作品10万余篇参赛,作品数量再创新高。

  孩子们用童话歌颂美好生活、抒发真情实感、表达纯真梦想,展示了新时代青少年蓬勃的精神风貌和向上的熠熠风采。如江苏省沛县中学李鑫然同学的《沁沁的精灵朋友》,讲述了一群可爱的钢琴小精灵为帮助生病的沁沁振作精神、战胜病魔,不惜将自己变成雏菊的感人经历。这篇童话颇有安徒生的《海的女儿》的神韵,清新唯美、令人动容。再如江苏省无锡市和畅实验小学孙辰锡同学的《池塘里的大眼》,讲述了一只叫大眼的青蛙和一只叫大钳的螃蟹,在面对池塘被洪水冲毁时作出的两种不同的选择——一个去看世界,一个建设家园。小作者用辩证的思维告诉我们:远行不是逃离,同样需要勇气;留守不是懦弱,而是无私奉献。无论哪一种选择都如作者所言:“这个世界需要有人远行,但也需要有人建设家园!”

  传统文化也成为本次大赛的热点。如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经济开发区学校姚博伟同学的《“粮”字遇险记》,通过“粮”和“狼”换了偏旁后一连串离奇的遭遇,让我们感受到中国汉字的博大精深。同样是写汉字,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奔牛实验小学徐锦烨同学的《仓颉之国》,通过仓颉王国里的一场病毒大战,告诉我们汉字构造的严谨和丰富的内涵,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本次大赛同样吸引了很多成人作家,作家周彩虹的《太阳下山33次》,讲述了小野兔西西和妈妈为了安慰失去妈妈的小兔子可可,编了一个“太阳下山33次,妈妈就回来”的善意谎言,帮助小兔子可可自立自强的故事,情节动人、语言细腻、感人至深。胡运玲的《种面包》同样充满了教育意义,通过小老鼠的妈妈为了满足小老鼠种一棵“面包树”的梦想,每天清早悄悄将烤好的面包挂在“面包树”上,提醒我们成人应努力呵护孩子的想象力,从小让孩子有梦,长大他们才会追梦。篇幅所限,太多优秀的作品在这里无法一一表述,这些作品仿佛是田野上金色的谷粒,颗颗闪烁着丰收的光芒。

  作为世界经典童话,《安徒生童话》陪伴了无数孩子的童年。中国的童话发展虽然不到一百年,前景却不可估量。以曹文轩为代表的中国的儿童文学作家,他们的作品逐渐在国际上崭露头角,“让世界读中国童话”已成为中国儿童文学作家的光荣使命。从这一点看,“童话里的世界”童话故事创作大赛立意深远,体现了江苏的远大胸怀和文化担当,作为江苏人,我感到无比自豪和骄傲。

  童话润泽童年。好童话培养好孩子。希望我们的儿童文学作家除了书写当代童话之外,更加自觉地挖掘中国优秀的民间文化遗产,让中国的孩子从小读“中国童话”,让“中国童话”更好地滋养中国儿童。

  (作者系苏州大学教授、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本文为《第三届“童话里的世界”童话作品集》序言,有删改)

作者:朱永新     责任编辑:刘晓斯
Copyright 1996 - 2020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京ICP备0502631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1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