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参政议政平台 邮箱登陆

当前位置: 首页>微专题>助力脱贫攻坚 民进一路同行>感悟·体会

黄永兵:在实践扶贫攻坚征途上实现共建全面小康的伟业

发布时间:2020-10-16     来源:

放大

缩小

  摘要:贫困是人类长期面临的社会现象,它始终与人类的发展相伴随。我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解决贫困问题尤为重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突出位置,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作出一系列新决策新部署,推动中国扶贫事业取得巨大成就,对世界减贫进程作出了重大贡献。本文回顾了中国在扶贫攻坚征途上的一些典型事例,张扬了扶贫攻坚实践的重大意义;提出了破解扶贫攻坚实际困惑的具体方略;阐述了中国在探索扶贫攻坚道路上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实践;扶贫攻坚;实现;共建全面小康

  2014年8月1日,国务院决定将每年的10月17日设定为国家扶贫日。截止2013年12月底,我国有8200万贫困人口,如果参照国际标准,实际还有2亿多。为此,党中央国务院和习近平总书记把扶贫开发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进行布局,把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在全国范围全面打响了脱贫攻坚战。我国扶贫开发进入新时代脱贫攻坚阶段后,新时代脱贫攻坚的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自2013年至今的7年时间里,习近平总书记走遍了连片特困地区,多次发表重要讲话论述扶贫开发,在许多重要会议及重要场合就扶贫开发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做出了一系列新安排新部署,为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根本遵循。

  2020年,当我们国家即将迎来最后一个国家扶贫日之际,我们党将向国家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那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全面脱贫,携手全国人民迈进小康社会,这在中国历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大事。值此激动人心的时刻,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带领伟大的中国人民再次整装出发,为打赢脱贫攻坚最后一战继续厉兵秣马,接续奋斗,实现共建全面小康的伟业。

  一、张扬实施扶贫攻坚的实践意义

  2020年是扶贫攻坚的决战决胜年。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中华大地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陕西考察。在陕西安康市平利县老县镇蒋家坪村,总书记同茶农门亲切交谈,该村通过“党支部+龙头企业+贫困户”的模式,带动村民脱贫。总书记说,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希望乡亲们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因茶致富,脱贫奔小康。他强调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突出基础性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改革举措,确保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陕西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要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确保完成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扶贫攻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由于地域差别、历史环境、教育程度、个人状况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在社会转型和发展过程中,出现一定程度的贫困差别难以避免。为此,早在1988年总书记在担任福建宁德地委书记期间就进行了宁德扶贫的实践。他提出了“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的辩证法思想,这个思想在实施扶贫攻坚伟业的今天仍闪烁着马克思主义的光辉。总书记指出,扶贫要先扶志、扶智,要激发贫困对象的内生动力!他说,扶贫既是改造客观世界、建设物质文明的过程;同时也是改造主观世界,建设精神文明的过程。后来,总书记又提出了实施精准扶贫的思想,他说,扶贫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找准贫困对象,摸清贫困原因,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开展针对性帮扶,实现精确扶贫,精准脱贫。总书记指出要从扶贫的机制上由主要依赖经济增长的“涓滴效应”到更加注重“靶向性”,实施对目标人群直接加以扶贫干预的动态调整……要让每个人都能够享受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总书记精准扶贫的辩证法思想内涵丰富,实践性强,可操作性强,具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二)扶贫攻坚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鲜明体现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始终关心贫困地区的发展、始终关心贫困百姓的生活、始终牵系扶贫工作的推进,历来是我党坚定的执政理念。我党执政最深厚的根基来自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和满足感,这是执政为民理念最鲜活的体现。

  2015年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回到了阔别多年的陕西延川梁家河看望父老乡亲,他说了这样一段话。他说那时候我离开了梁家河,人虽然走了,但是,我的心留在了那里。总书记回忆起自己1974年在梁家河修建的当时陕西省第一个沼气池,后来又陆续修建了42个沼气池,为当地老百姓解决了照明、做饭等困难,解决了大问题,效果很好,反响很好……总书记和梁家河是一种深厚的渊源,奠定了他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个思想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鲜明体现。

  (三)扶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环节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实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不能一边宣布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另一边还有几千万人口的生活水平处在贫困标准线以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突出的特征是强调内容和主体的“全面”,是“一个都不能少”的小康。因此,尽快让贫困人口如期脱贫是我国是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终判断标准。

  2018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中国共产党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人民群众什么方面感觉不幸福,不快乐、不满意,我们就在哪方面下功夫,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总书记结合自己40多年的扶贫亲身经历,把如何精准扶贫具体化为“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的精准扶贫政策,明确了“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的问题……他说要坚持大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因此,打好打赢扶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环节。

  二、破解实施扶贫攻坚的实际困惑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坚持“胆子要大、步子要稳”的思路,使得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面对全面深化改革之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蹄急而步稳”的思想,可谓异曲同工。总书记强调全面深化改革既要有紧迫感,敢于碰硬,向纵深推进,又要一步一个脚印,保持改革政策的稳定性和持续性,防止出现改革失控的局面。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为全面深化改革勾勒出了路线图和时间表。其中,实施扶贫攻坚就是深化改革的有力抓手和有效途径。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贫困地区、贫困群众是习近平总书记最最牵挂的人。从黄土高坡到雪域高原,从西北边陲到云贵高原,习近平走遍了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多次召开脱贫攻坚跨省区座谈会,宵衣旰食指挥这场反贫困大决战。

  (一)破解革命老区实施扶贫攻坚的实际困惑

  在革命老区实施扶贫攻坚需要有不一样的手段与定力。随着扶贫攻坚战的不断深入,革命老区的脱贫攻坚任务摆在了更加突出的地位,我们必须根据新的阶段性特征,增强革命老区脱贫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2019年5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调研并主持召开了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总书记自赣州至南昌等地,深入农村企业,就经济发展民生就业等问题进行了考察。他说要顺应贫困分布的变化,聚焦革命老区深度贫困地区的发动;要顺应贫困结构的变化,坚持开发性扶贫与保障性扶贫相结合;要顺应脱贫进展的变化,更加注重巩固提升脱贫质量。

  总书记说,“现在国家发展了,人民生活好了,我们一定要饮水思源,不要忘了革命先烈,不要忘了中央苏区的老百姓们,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关心照顾好为中国革命作出贡献的老红军老同志以及红军后代、革命烈士家属。”

  2018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了四川大凉山彝族自治州,与昭觉县三岔河乡三河村村民交流。昭觉县以“产业引领脱贫”为抓手,促进农村产业经济发展,带动农民精准脱贫。总书记指出党中央提出的精准扶贫,既是对过去扶贫方式的递进,也是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路径,中国革命的胜利离不开老区人民的贡献,老区的发展。我们既要抓脱贫,又要防返贫。当地的扶贫工作已经在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指引下,探索出了一条符合老区实际的扶贫道路,即紧紧依靠老区的优势资源制定和发展一批长效产业,扶贫既带动一片区域的发展,又能扶持到户。同时指出,江西是著名的革命老区,脱贫攻坚任务重,打赢革命老区脱贫攻坚战意义重大。

  总书记说,我们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假如没有老区的全面小康,特别是没有老区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那是不完整的。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一个家庭、一个人都不能少!

  (二)破解少数民族实施扶贫攻坚的实际困惑

  我国的少数民族绝大多数居住在苦寒边远穷的山区,建国71年来,扶贫工作从“输血式”扶贫到“八七扶贫攻坚”;从“造血式”扶贫到“开发式”扶贫等,尽管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少数民族地区总体上仍呈现出发展滞后、经济困难,居住环境差,受教育水平低的特征。

  进入新时代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思想的指引下,各少数民族地区依据现状,结合实际,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对症下药,各司其职,取得了少数民族地区脱贫攻坚的重大胜利。

  坚决不让一个民族兄弟掉队。扶贫攻坚7年来,我国加强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不断加大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投入;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医疗卫生事业;切实提升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居质量环境;提高了少数民族群众的素质;并注重保护和繁荣少数民族文化。2015年,在中国扶贫开发第一村“福建宁德市赤溪村各族群众全面迈入小康社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这里确实凝聚着宁德人民、赤溪村群众的心血和汗水。我在宁德讲过,滴水石穿,久久为功,弱鸟先飞,你们做到了。你们的实践也印证了我们现在的方针,就是扶贫工作要因地制宜,精准发力。”

  我们实现全面小康,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要以时不我待的担当精神,创新工作思路,加大扶持力度,因地制宜,精准发力,确保如期啃下少数民族脱贫这块硬骨头,确保各族群众如期实现全面小康。

  (三)破解“三农”问题实施扶贫攻坚的实际困惑

  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农村生产力落后、农民的生活明显低于城镇居民。近年来,“三农”问题已经成为中央、政府工作的重点,提出要更多的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三农”用“三个最需要”进行了总结。即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扶持;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指出了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目标任务和遵循原则,并指出“三农”问题是中国改革的焦点问题。是的,“三农”问题一直是总书记牵挂的一件大事,特别是针对革命老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三农”脱贫问题。如何破解“三农”问题实施扶贫攻坚,总书记指出,要高质量实现统筹推进,首先是统筹推进当前与长远,对脱贫摘帽的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相关政策要继续保持一段时间,不稳定脱贫绝不退出。其次要统筹扶贫与扶志、扶智,推行以工代赈,以奖代补,劳务补贴等扶持方式,引导贫困群众参与扶贫开发。第三是统筹脱贫与解困,建立相对贫困群众的常态化帮扶机制,解决好“夹心层”的困难,防止这部分人成为新的贫困人口。

  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宁夏闽宁镇原隆移民村考察。这里是20年前总书记亲自提议的福建和宁夏共同建设的生态移民点。20多年过去了,这里已经从只有8000人的贫困移民村发展成为拥有60000多人的“江南小镇”。从当年的干沙滩变成了今天的金沙滩。作为东西部扶贫协作的新样板,坐落在贺兰山脚下的闽宁镇已经构建起了特色种植、养殖、光伏、旅游、劳务五大主导产业格局,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搬迁之初的500元提高到2019年的14000多元,增长了28倍!

  打赢脱贫攻坚战可以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实施脱贫攻坚战与乡村振兴战略可以相互统一、相互促进。“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开展”智力扶贫,扶贫对象从农村贫困家庭转移到家庭子女身上,着力于青年劳动力。这是一项根本性、长远性的战略举措,不仅为农村千千万万寒门子弟帮助其家庭脱贫致富创造了出路,甚至可能改变几代人的命运,被誉为党心连民心的血脉工程。

  三、探索实施扶贫攻坚的实现路径

  进入新时代,扶贫攻坚7年间,弹指一挥间!治国有常民为本,一枝一叶总关情!

  从一个生产大队的党支部书记,到一个泱泱大国的最高领导人,习近平有着深厚的扶贫情结,他始终关注贫困问题,始终牵挂着贫困群众,始终关心和思考着扶贫工作!用他自己的话说,40多年来,我先后在中国县、市、省、中央工作,扶贫始终是我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我花的精力最多。进入新时代,扶贫攻坚7年来,他已走遍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习近平的扶贫情结,是中国扶贫事业的缩影。“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农民“打土豪、分田地”。解放后,领导广大农民“脱贫困、奔小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7亿多人口脱贫,当之无愧是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率先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适应这个主要矛盾转化的抓手就是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此,习近平总书记适时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思想。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十八洞村,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概念。总书记指出,扶贫要实事求是!他来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廖家桥镇菖蒲塘村,察看成片的柚子林和桔子林,了解村里围绕扶贫开发发展特色产业的情况。该村漫山遍野的种植柚子、猕猴桃、葡萄已经成为三大支柱财源……此时,我的耳畔响起了总书记洪亮的声音,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到2020年,农村几千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摘帽,让贫困人口与贫困地区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这是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几十年来,习近平总书记投入精力最多,他最为关注的就是民生问题,就是农村扶贫工程。2012年12月29日,离开2013年元旦还有2天,习近平总书记驱车300多公里来到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他冒着严寒,走进贫困群众家中,盘腿坐在坑头上,询问群众,一年的收入能有多少?过冬的棉被有没有?一年的粮食够不够吃?取暖的煤炭够不够用?小孩上学远不远?看病难不难?总书记问得非常的详细。一句“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凝结着总书记关爱人民,以人民为中心的家国情怀。是的,脱贫攻坚工程是当代中国最大的民生工程,也是当代中国最大的利民、惠民、富民工程!

  (一)实施扶贫攻坚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坚持党对扶贫工作的绝对领导,这是打赢扶贫攻坚战的组织保证。记得2014

  年首个“扶贫日”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作出批示,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对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履行领导职责,创新工作思路,加大扶贫力度,要善于因地制宜,注重精准发力……总书记不止一次地在不同的场合讲到要切实落实领导责任,实事求是抓紧抓实抓细各项扶贫工作。

  坚持党的领导,发挥社会主义制度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这是我们的最大政治优势。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一定要不辱使命,要强化扶贫开发工作领导责任制,真正落到实处,坚定信心、勇于担当,把脱贫职责扛在肩上,把扶贫任务抓在手上。总书记指出要时刻关注贫困问题,关爱贫困人口,关心扶贫工作。要拿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概,鼓起“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劲头,攻坚克难,乘势前进。

  (二)实施扶贫攻坚必须坚持精准扶贫方略

  做好精准扶贫工作是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夺取共建全面小康伟业胜利的关

  键。精准扶贫的目的是对扶贫对象实行精细化管理、对扶贫资源实行精确化配置、对扶贫对象实行精准化扶持,确保扶贫资源真正用在扶贫对象身上,真正用到贫困地区。总书记指出,精准扶贫,一定要精准施策,要坚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找到“贫根”,对症下药,靶向治疗。

  2012年,总书记在阜平调研时就提出了扶贫开发要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因势利导的思路。他说,好路子、好机制的核心就是精准扶贫、精确脱贫。要做到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脱贫成效精准。2015年11月,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关键是要找准路子,构建好的体制机制,要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确推进上下功夫;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坚持总书记精准扶贫方略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指明了方向。

  (三)实施扶贫攻坚必须坚持强化资金保障支持

  不断加大对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资金投入,做好金融扶贫是重点。总书记

  曾经在多个会议上强调要加大中央和省级财政扶贫投入力度,坚持政府投入在扶贫开发中的主体和主导作用,增加金融资金对扶贫开发的投放,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扶贫开发。总书记指出,要积极开辟扶贫开发新的资金渠道,多渠道增加扶贫开发资金。扶贫开发投入的力度,要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要求相匹配。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财政收入不乐观的情况下,我们的扶贫资金不但不能减少,而且还要显著地增加投入。

  (四)实施扶贫攻坚必须坚持全体动员全民参与

  自2014年开始,我国将每年的10月17日设立为“扶贫日”,并于第一个扶

  贫日之际表彰了社会扶贫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它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向贫困宣战,打好扶贫攻坚战具有重要意义。总书记强调,要在全社会形成关注贫困问题,关爱贫困群众,关心扶贫工作的良好氛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我们要始终坚持社会动员,凝聚各方力量,形成各方参与的合力。要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有机结合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发挥各方面积极性。

  (五)实施扶贫攻坚必须坚持从严要求真抓实干

  在2016年7月20日召开的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打赢脱贫攻坚战不是搞运动,一阵风,要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攻坚战就要用攻坚战的办法打,关键在准、实两个字。只有打得准,发出的力才能到位;只有干得实,打得准才能有力有效。总书记指出,一定要建立年度脱贫攻坚报告和督查制度,加强督查问责。把导向立起来,让规矩严起来。实施脱贫攻坚任务要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明确,履职激励,失责追究。领导工作要实,任务责任要实,资金保障要实,督查验收要实。对搞形式主义、弄虚作假、“数字脱贫”的要严肃问责。

  (六)实施扶贫攻坚必须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

  贫困群众是脱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

  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方面,党和政府要注重调动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贫穷不是可以改变的宿命。人穷志不能短,扶贫必先扶志。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要让贫困群众的心热起来,行动起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靠勤劳的双手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另一方面,作为贫困群众也不能什么都由政府包揽,“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等、靠、要的思想要不得!有的人发展产业不积极,争当低保户倒是很积极,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变成了养懒汉的政策。没有脱贫的志向与行动,再多的扶贫资金也只能管一时,不能管长久。幸福不会从天降,好日子是干出来的!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是建国71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1年来中国扶贫理论的最新最重要的成果,他将扶贫理论与中国的实践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扶贫理论和实践经验,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减贫发展道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扶贫理论与实践为世界减贫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经验。让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继续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旗帜,为“共建一个没有贫困,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著.摆脱贫困.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7

  [2]叶兴健著.精准扶贫的“宁德模式”.厦门大学出版社.2018.12

  [3]全国扶贫宣传教育中心组编.中国扶贫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中国农业出版社.2018.8

  [4]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4

  [5]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编.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人民出版社.2019.2

  [6]陈锡喜主编.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8.11

  [7]《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编写组编著. 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0

  [8]习近平著.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11

作者:     责任编辑:张禹
Copyright 1996 - 2020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京ICP备0502631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1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