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参政议政平台 邮箱登陆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浏览>开明视点

“非遗”就业工坊助力脱贫攻坚

——2020年中国文化扶贫公共关系发展报告

发布时间:2021-10-15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放大

缩小

  摘要: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作为“非遗”助力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不仅使“老少边穷”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得以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更开辟了我国文化扶贫事业的新路径,展示了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奔向小康生活中百折不饶的精神气质。本文指出我国发展“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是要求也是需求,其中政府高度重视是保证、培育特色品牌是目标、培养带头人是根本、讲好脱贫故事是重点、拓展销售渠道是关键、广泛宣传引导是支撑。同时,举例分析总结了当前国内“非遗”就业工坊政府、企业、个人三种主导模式,进而提出了优化顶层设计、创新发展思维、注重产业关联、强化市场开拓、加强人才建设等推动“非遗”扶贫就业工坊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非遗”扶贫 就业工坊 精准扶贫 公共关系

图为作者刘晓山应邀作为2020中国非遗年度人物颁奖嘉宾。

  2017年5月原文化部印发的《“十三五”时期文化扶贫工作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依托具有较强设计能力的企业、高校和相关单位,在贫困地区设立传统工艺工作站并予以引导性资金扶持,帮助当地传统工艺企业和从业者解决工艺难题,提高产品品质,培育品牌,拓展市场,带动”非遗”传承人群增收致富。同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开启了“非遗”传承与扶贫事业开始协同发展的新局面。在“非遗”助力精准扶贫阶段,“非遗”扶贫就业工坊项目的出现,不仅使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实现创造性发展与创新性提升,更为开辟我国文化扶贫事业探索拓宽了新路径。

   一、中国发展“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历史背景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之一: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

  (一)推进我国“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发展建设是要求也是需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重要讲话中指出: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以“天下大同”“协和万邦”的宽广胸怀,自信而又大度地开展同域外民族交往和文化交流,曾经谱写了万里驼铃万里波的浩浩丝路长歌,也曾经创造了万国衣冠会长安的盛唐气象。正是这种“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变革和开放精神,使中华文明成为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个绵延5000多年至今未曾中断的灿烂文明。长盛不衰、绵延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之所以在新中国建立以后不断焕发出勃勃生机,其主要原因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断弘扬中华文明的先进性、包容性,根植于人民、服务于人民,不断发展创新。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文化繁荣兴盛,事关实现民族复兴,事关人民美好生活。2020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指出,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积极培养传承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经济资本,更是文化资本”,这为民族地区的文化扶贫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开辟了新的保护传承路径。“非遗”助力精准扶贫是扶贫开发的创新性手段。我国的民族地区往往是贫困问题最集中的地区,文化扶贫是我国在民族地区采取的一种重要的扶贫方式。许多民族地区利用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独特的民族风情和旖旎的自然风光发展文化产业,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国务院扶贫办会同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联等有关文化部门和相关企业,通过“非遗”保护传承、文艺文化宣传等形式与脱贫攻坚融合。2018年,国务院扶贫办、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支持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通知》,正式推动“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建设,支持各地以传统工艺为重点,以各类文学艺术创作为载体,依托“非遗”项目,设立了一批特色鲜明、带贫作用明显的“非遗”扶贫就业工坊;2019年,又印发了《关于推进“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建设的通知》,进一步强化了政策扶持,将“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纳入产业、就业等各项扶贫政策支持范围,按照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遴选程序和标准,从“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研培学员中,遴选一批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加大扶持力度,带动贫困人口增收脱贫。

  经过八年精准扶贫、五年脱贫攻坚,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历史性地得到解决,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到2020年底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区域性整体贫困已经基本得到解决,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两不愁”质量水平明显提升,“三保障”突出问题彻底消除。贫困群众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自主脱贫能力稳步增强,中国减贫治理能力显著提升,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实现了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掉队,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一步。我国完成脱贫攻坚这一伟大事业,不仅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更是中国人民对人类文明和全球反贫困事业的重大贡献。脱贫攻坚战,不仅使贫困地区摆脱了落后面貌、贫困群众摆脱了生活窘境,更为重要的是,坚定了我们的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同时,随着“十三五”规划的顺利完成,我国文化聚力、文化张力、文化实力所彰显出的文化自信体现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中。这种文化自信有一个重要的标志是:广大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逐步树立起来的文化自信,将使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更强、底气更足。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我们将在共享发展成果中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打造中华文化命运共同体。

  (二)我国发展“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取得的成效

  文化传承、文化凝聚、文化滋养、文化认同、文化发展、文化创新给脱贫攻坚战带来强劲动力和勃勃生机。

  “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孕育于基层、扎根于群众,它是一种将优秀传统特色文化资源有效转化为产业优势的精准文化扶贫方式,是具有中国特色、民族特色的扶贫车间,不仅大力促进了贫困群众增收致富,带动了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而且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了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激发传承的内生动力,发挥扶贫扶志扶智作用,是文化等部门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目前来看,至少实现了三个“双丰收”。一是实现了“非遗”保护传承和扶贫产业的双丰收。发展“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盘活了当地的文化资源,不仅把文化资源转化为带动贫困群众摆脱贫困的扶贫产业,也让“非遗”保护传承基础更牢靠、发展更长远,坚定了文化自信。截至2020年年底,在国家级贫困县共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近1000家。二是实现了传承人和贫困群众的双丰收。“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一头连着传承人,一头连着贫困群众。在发展“非遗”扶贫就业工坊过程中,传承人得到系统“充电”,提升了能力,拓展了市场,同时让贫困群众学会了传统技艺,掌握了一技之长,增加了劳动收入,成为新的“非遗”传承人。三是实现了扶贫和扶智扶志双丰收。通过发展“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帮助贫困群众家门口就业,做到“挣钱顾家两不误”,实现了“农民变工匠”“厅堂变车间”的转变,提升了能力、增强了自信,逐步起到了扶贫扶智扶志的作用。尤其给留守人员、残障人士等弱势群体提供了就业渠道和交流平台,促进了家庭和谐,既富了口袋,又富了脑袋,还鼓舞了干劲,受到了基层和贫困群众的欢迎。比如,深度贫困的甘肃东乡县民间刺绣从传统作坊自用自销的民间工艺走上姹紫嫣红的国际服装秀,脱贫后的普通绣娘亮相丅型舞台,这是基于“非遗”文化的底色和脱贫后自信力量的中华文化新精神、新风采、新风貌、新气象。

  在我国消除绝对贫困,率先完成人类千年梦想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扬,将继续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劲动力,成为人们追求精神生活的重要宝库。同时,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和平台,将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加发扬光大。

图为作者刘晓山(左三)参加文化旅游部2021年在上海举行的中国传统工艺邀请展,与相关领导共同启动开幕式。

  二、中国发展“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经验做法

  我国发展“非遗”就业工坊之所以能取得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果,最大的前提是我们是共产党领导下的共产主义国家,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有行业部门和各级政府、社会力量的众志成城,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有勤劳智慧的各族人民团结奋进。

  (一)政府高度重视是保证

  在推进“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建设过程中,各相关行业、各级党委政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和打赢脱贫攻坚的重要指示精神,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巩固拓展“非遗”扶贫成果高度,大力推进“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助力精准扶贫工作,切实加强产业规划引导、政策支持、组织领导,助力贫困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比如内蒙古、河北、湖南、甘肃、重庆等省区市,积极协调本地文旅、扶贫、财政、宣传、妇联等部门,共同推进了“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建设。为促进国家和地方品牌传统工艺的传承与振兴,凸显我国“非遗”扶贫产品独有特色,国务院专门制定《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明确要求“发挥传统工艺覆盖面广、兼顾农工、适合家庭生产的优势,扩大就业创业,促进精准扶贫,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比如山东、浙江、上海等东部省市,积极发挥东西部扶贫协作机制,帮助重庆、云南、贵州等中西部省市建设“非遗”扶贫就业工坊、销售“非遗”扶贫产品。2019年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围绕“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联合碧桂园、国强公益基金会,牵手中国时尚设计大师张肇达,打造“天才妈妈×东乡绣娘”公益品牌,并于10月下旬在京举办了公益品牌计划发布会暨公益时装秀,东乡绣娘创承“非遗”文化,一根绣针改变命运,绣出梦想绣出希望。

  (二)培育特色品牌是目标

  “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是依托传统工艺带动群众就业增收的一种扶贫模式。国家有关部委发布了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并投入大量资金重点支持14个门类383项国家或地方品牌传统工艺类项目,其中65%的项目分布在“老少边穷”地区。同时,组织发动社会各界力量助力“非遗”扶贫,中央美院、唯品会、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等高校、企业、行业协会,先后在江西、新疆、贵州、青海等贫困地区地设立了传统工艺工作站,帮助当地传统工艺企业和从业者弘扬优秀工艺,培育富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传统工艺产品和品牌,带动“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建设。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织女益家手工艺品专业合作社,以西秦刺绣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王金平、冯芮爱和手织布传承人宁卿慧为带头人,以“织女益家”为品牌,以传统“非遗”文化项目手织布、泥塑手工艺品制作为载体,采取“专业合作社+困难妇女+公益”的形式,把农村妇女“请进来”免费教学,把织机免费“送出去”,用指尖上的艺术,绘就幸福画卷,开发产品5种,年产值30万元,带动了当地500多名妇女在家门口就业,实现传承、带贫、致富多赢。西藏日喀则市江孜县年堆乡尼玛藏式卡垫加工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全国农村创新创业优秀带头人、全国乡村致富带头人、西藏自治区脱贫攻坚创新奖获得者旦增称来,创新藏毯纺织技术,把藏族传统元素与现代技术相融合,成功研发出“看照片纺藏毯的纸样使用技术”,打造“昵炜藏毯”品牌,采取“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带动当地26名贫困户劳动力“不离乡不离土”就近就便就业,实现年人均增收达6万元,用新藏毯织就一条创新致富扶贫路。

  (三)培养带头人是根本

  自启动“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建设以来,全国各级各地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把培育优秀“非遗”传承人、“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带头人作为首要工程,列入“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和“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重要内容,出台政策,明确任务,加大培训力度,持续推进,牢牢把贫困村集体、贫困户嵌入“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传统工艺工作站等工作中,变千家万户的分散经营为千军万马的发展主力,走出了以点带面、以面带片、整体推进、共同脱贫的新路子。截至目前,全国研培计划参与院校累计培训学员近4万人次,加上各地延伸培训,共覆盖传承人群超过10万人次。涌现出“传承指尖技艺、助力精准扶贫”的石丽平、“变指尖技艺为指尖经济”的韦清花、“用苗绣开辟家乡妇女自立自强路”的石佳等一批带贫成效明显的“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带头人,呈现出“培训一个、带动一片”的良好局面。江西新余市渝州绣坊创始人、中国刺绣艺术大师张小红,发挥新余中国夏布之乡优势,将夏布刺绣与中国画完美结合,创作出一幅幅意境深远的国画绣品,极大提高了夏布刺绣的艺术审美和收藏投资价值,使这朵“‘非遗’之花”长久芳香绽放。目前,新余市发展夏布绣坊7家,其中3家上规模,带动上下游从业人员2000人左右。西藏日喀则市康马县康诺玛尼石实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国吉曲巴,采用传统工艺,通过雕刻、涂抹颜料等技艺,把页岩石制成精美的工艺产品,广受欢迎,累计吸纳68名农牧民群众、9名本地大学生就业,成为当地的“明星企业”。

  (四)讲好脱贫故事是重点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加强“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建设,不仅仅是把文化资源转化为产业优势、促进贫困群众增收、解决输血功能的一时之举,更是增强手艺人的荣誉感、成就感,增强文化自信,从而激发传承的内生动力,增强技能脱贫能力,实现扶贫扶志扶智。近年来,全国各级各地在注重“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特色产品开发、品牌打造、市场培育的同时,也十分注重挖掘和讲好产品背后蕴藏的“非遗”文化符号价值意义、中国文化故事,尤其是脱贫攻坚故事,并通过组织开展或参加“非遗”产品、“非遗”传承人“走出去”“请进来”交流活动,积极向国内外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贫困地区劳动人民通过自己巧手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自强自立自信故事,既展示了“非遗”在助力精准扶贫方面的作用,展示了中华儿女奔向小康生活中奋发有为的精神气质,又提升了中国形象,推进了国际减贫合作交流。如青海省互助县素隆姑刺绣有限公司总经理、全国脱贫攻坚奖奉献奖获奖者苏晓莉,打造的中国刺绣行业十大品牌之一“威远土族盘绣”,产品覆盖青海主要旅游景点,销往全国6个城市和韩国、日本、东南亚等海外市场,既辐射带动一大批贫困妇女脱贫致富,也让世界看到青海民间艺术的无限魅力,让彩虹之乡“太阳花”在全球明艳绽放。

  (五)拓展销售渠道是关键

  将“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产品及时卖出去,变成真金白银,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收益,是“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生存发展的关键。近年来,全国各级各地积极组织“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参与各类博览会、展销会、物资交流会,提升“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产品社会知名度、品牌影响力。组织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抖音、快手等电商平台举办“非遗”购物节、直播带货节目等,开展“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产品线上展示和销售,有效帮助“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扩大销售。加强文旅融合,开展“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产品进景区活动,积极利用传统节日、节庆活动,在景区、历史文化街区、文旅小镇开展销售活动,通过旅游带动“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产品销售和“非遗”旅游消费。据不完全统计,仅2020年6月13日“非遗”购物节当天,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商平台、网络平台销售“非遗”产品800多万件,涉及近4500个“非遗”代表性项目,成交金额近4亿元。其中,有520多家“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参加活动,覆盖了355个国家贫困县。

  (六)广泛宣传引导是支撑

  加强与中央媒体、地方媒体的协调合作,建立常态化的“非遗”扶贫宣传,利用流媒体设立线上线下专题、专栏、频道等,开展“非遗”助力精准扶贫、乡村振兴主题宣传活动,提升了“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建设发展的社会可见度和影响力。积极鼓励各级各地开展优秀“非遗”扶贫就业工坊评比、表彰,并借助各种媒体资源,创新传播渠道,搭建传播平台,加强优秀案例、代表性传承人和生动实践的宣传报道,营造关注、支持和参与“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助力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的良好氛围,激发参与人群的工作热情。2020年10月下旬,文化和旅游部、国务院扶贫办在山东济南举办了第六届中国“非遗”博览会,其中“非遗”助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论坛是重要内容。博览会以线上线下方式,集中展览了全国各地700余项“非遗”代表项目、500家“非遗”产品、46个“非遗”工坊,展演了400余部“非遗”题材记录片、专题片,成为广大“非遗”传承人和“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展示和推介的重要平台。

作者:刘晓山     责任编辑:邵飞
Copyright 1996 - 2020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京ICP备0502631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1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