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花之趣
一直认为,插花是一种很有情调的小资生活,是女人的专利,因为女人天生爱美,心灵手巧,一个大老爷们不会去凑这个热闹的。时过境迁,我竟然爱上了插花,自己想想也觉得不可思议。
那一天,单位举办插花培训,同事们纷纷参加了,我却显得无动于衷。一个小时后,群里上传了一张张插花的照片。我一看,大吃一惊,一束束插花多姿多彩,摇曳生姿,有热烈奔放的,有淡雅温馨的,有朴素自然的,让人美不胜收、赏心悦目。几株万年青,绿油油的,搭上几朵黄花,透着生机;几朵玫瑰红,红得耀眼,配上绿叶,一眼清新。几朵太阳花,金灿灿的,衬上若干满天星,雍容华贵。没想到,短短的一个小时,竟能把名不经传的花草插成姹紫嫣红的花束,一枝一叶,一花一草,相得益彰,绚烂多姿,清丽脱俗,让我大开眼界,佩服得五体投地。
出于意料,举手之间,一个个插花脱颖而出,琳琅满目,身心愉悦。尤其是几位男士的杰作,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更让我刮目相看,心中陡然泛起了热情,产生了插花的冲动。
我不由得问同事,插花有什么讲究?有什么技巧?她绘声绘色地告诉我,插花,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将剪切下来的植物的枝、叶、花、果作为素材,经过修剪、整枝、弯曲的巧妙加工,去粗存精,去伪存真,重新配置成一件精致完美,富有诗情画意,再现大自然之美的艺术品。寥寥数语,内涵丰富,奥妙无穷。
后来,我从网上得知,我国的插花艺术历史悠久,在2000年前,已有了原始的插花意念和雏形,到唐朝时已盛行起来,并在宫廷中流行。宋朝时期插花艺术已在民间得到普及,并且受到文人的喜爱。北宋诗人邵雍在《插花吟》中云:头上花枝照酒卮,酒卮中有好花枝。身经两世太平日,眼见四朝全盛时。况复筋骸粗康健,那堪时节正芳菲。酒涵花影红光溜,争忍花前不醉归。从中可见一斑。至明朝,我国插花艺术广泛普及,已达鼎盛时期,并有插花专著问世,如张谦德著的《瓶花谱》,袁宏道著的《瓶史》等。
深深地记得少年时期,一年四季,家乡的田间地头长满了各种花草,红的红,绿的绿,蓝的蓝,白的白,黄的黄,高高低低,大大小小,形状不同,颜色各异。放学路上,心血来潮时,我随意采摘一些不惊不艳的花草,集成一束,五彩缤纷,拿回家插进空瓶子里,摆放在桌上,室内顿时亮丽起来。看着眼前的一道风景,犹如春风拂面而来。现在想起来,这也算是一种插花吧!
心动不如行动,有了插花的欲望,空余闲暇,我便到乡下寻花问柳。出身农家的我,缺乏艺术素养,不求插花的品质,只要看上去舒服即可,那些弱不禁风的野花野草便成了我的“情人”。把插花融入生活,将岁月揉进指尖。借用元朝诗人王冕的诗句来形容:“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春天,万物复苏,万象更新。粉红、嫰黄、浓绿、洁白的花儿竞相开放,婀娜多姿,春光烂漫。折几根柳枝,采一把油菜花,摘几朵迎春花,随意插入瓶中,花红柳绿,家里便有了浓浓的春意。
夏天,太阳火热,暑气蒸腾,让人的心情躁动不安。一枝金黄的向日葵,若干粉红的荷花,一捧纯白的兰花,就是很好的花材。随意搭配,美妙绝伦,摆放案头,一夏的清凉荡漾,心情变得安宁。
秋天,秋高气爽,蓝天白云,月季花、菊花、金桔争奇斗艳,摘一些带回家,稍作整理,五彩缤纷,如诗似画,盎然的秋色,洋溢着丰收的喜庆。
冬天,寒意料峭,雪花飞扬,来一枝腊梅,折几枝一串红,取几朵木棉花,生气勃勃,情趣无限,诗意自来。俗话说,“梅花香自苦寒来”,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其实,插花对于平常百姓来说,无关乎春夏秋冬之差异,也无关乎东西南北之不同,要的是果木结缘,花草联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剪切之精妙,无拼凑之做作,生动呼之欲出,形象妙趣横生,或“春到人间花弄色”,或“云破月来花弄影”,或“暗香浮动月黄昏”。
一边插花,一边琢磨,颇有心得。插花因人而异,人的审美情趣不同赋予插花的内涵各异,或灵动或精巧或雅致或朴素。若要插花新颖别致,非下一番工夫不可,要有创意,讲究技巧。构思形态,选取花材,寓意命名,都需要斟酌掂量。指尖花开,插时要疏密有致、高低有度、浓淡相宜、颜色和谐。通过对花卉的裁剪,装扮出别具一格的美,展示生命的蓬勃,表达一种深邃的意境。譬如,杏花,错落插上几枝,洒一些清水,娇艳欲滴,晶莹剔透,娇羞含情,颇有“一枝红杏出墙来”的情趣。桃花,浅浅地插上两枝,含苞欲放,亭亭玉立,仪态大方,就有“人面桃花相映红”的佳境。荷花,只要几朵,摇曳多姿,风姿绰约,清香扑鼻,则能“风定池莲自在香”的意味。插花,追求的是妙手可得,巧夺天工,浑然天成,以至于千姿百态,风情万种,让人沉醉,让人回味,让人遐想,仿佛看到了西施的天生丽质、王昭君的丰容靓丽、貂蝉的国色天香、杨玉环的丰艳姿质。
落花飞舞情几许,插花入画意正浓。学会插花很有好处。插花需要想象力,举止优雅,静心平气,神情专注。插花,挥洒人的灵感,愉悦人的视觉,凝结人的情感。清浅岁月,与花儿结伴,似乎与才子佳人促膝谈心,流一席诗意。沉浸其间便是一种修身养性,净化了心灵,陶冶了情操。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插花不仅是艺术造诣,更应该是人生的体验、心灵的呼唤。人活在世上,究竟是为了什么?每人自有不同的答案。高贵也好,卑微也罢,自得其乐即好。插上几枝小花,侍弄一把小草,在禅乐里静坐,观赏小草的倩影,聆听花开的声音,洞照灵魂的澄清,盛享生命的激情,闲情逸致,情趣无限,不乏人生的好境界。
(作者系台州民进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