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玉娟:助推“双减”政策落地 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2021年7月24日,中办、国办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伴随着新学期的开始,“双减”攻坚战正式打响,教育主管部门出台系列相关文件,召开一个又一个会议部署、落实“双减”工作。
“双减”政策的核心是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让孩子能够回归学校、回归生活、回归自然,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对于学校而言,落实“双减”是坚守教育初心、坚持立德树人、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
一、“双减”之下,我们做了些什么
面对“双减”新挑战,围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加强作业研究与管理”,我校开展了如下活动:
8月24日,召开“对话名师说双减”教师培训活动,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吴正宪老师,就“转变学习方式,促进深度学习”与大家共同交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问题;
8月26日,全学科开展“双减背景下的教学研究——单元整体教学,促进关键能力提升”的假期单元备课分享活动,市区教研员参与学校的活动,为老师们把关定向;
8月27日,全校以“双减来袭 ?教学何为”为主题,召开了“技术支持下单元整体教学实践与探索”专题教学研讨会,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铁道博士作为专家进行点评;
8月30日,党支部书记为全校教师上生动的开学第一课“聚焦双减,构建教育新常态”,引领老师们的思想和行动;
8月31日,语数英各学科教学质量研讨,针对“双减”新要求,找准问题再出发;学校召开新学年组长工作会“聚焦双减,展现新作为”研讨新的改革面前如何做好组长工作,如何开展作业研究与设计。
开学之初,我校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师培训、研讨,引领教师的思想提升和行为转变。每一所学校都在根据自己的特色和新的改革要求,担负起学校的责任,努力让“双减”落地。
二、几点建议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与专业能力
“双减”政策的出台,让我们看到了国家层面对于教育健康且高质量发展的期待和教育改革的决心。把改革落到实处,最根本的举措在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与专业能力——“培养好每一名教师、上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办好每一所学校”,从而整体提升办学水平。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作,需要统筹考虑师范教育、职前培训、在职培训等教师发展的不同时期、不同特点,需要师范院校、教师培训部门、教育研究机构、科研院所、基层学校多向发力,根据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从实际出发,尊重教师成长规律,从政策文件解读、核心素养提升、师德水平建设、学科育人观念、专业知识水平、家校沟通技巧、技术融合创新、心理健康教育等多个方面设计好教师培训课程,让教师在每一个阶段都能实现专业成长和发展,不断获得职业责任感和幸福感,增长“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真本领。
(二)加强教育教学研究,提高课堂实效与教学质量
“双减”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着力点是义务教育阶段校外培训和校内作业。提高课堂实效与教学质量,是“双减”的重要保障,这是大家的基本共识。作为基层学校,要紧紧把握“以研促教”“以学论教”的基本思路,教研部门和学校围绕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单元整体教学、学习方式改进、特需生精准帮扶、单元作业设计与评价等方面,组织好研修活动,加强教育教学研究与作业研究,以创新的课堂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深度思考,以优质的作业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学以致用,让学生从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实际获得。
(三)整合校外资源,补强学校教育
“双减”政策出台后,很多校外的教育机构面临关门或倒闭,这意味着约70万教培机构及1000万从业人员面临着行业转型,希望相关教育行政部门可以考虑将这些培训机构和师资补充到学校课后服务之中。
各区、县都有少年宫、科技馆、少年之家等校外教育机构,大多在周六日开展素质培训,周一至周五学生普遍较少。在学校人力不足、师资短缺的情况下,是否可以考虑将这些“宫、馆、家”专业的教育部门补充进学校的课后服务队伍,这样学生不但可以享受到专业的高水平的课后服务,也可以相应减缓学校的压力。
学校、教师的压力减下来,才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研究特需生问题、研究教学创新问题、研究作业设计问题,才能够有更多时间走进孩子内心与家庭,解决孩子问题,带着孩子走进自然、走进科技馆博物馆。
(四)加大宣传,科学全面解读“双减”政策,全社会形成育人共同体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体现在三个方面: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因此,全社会都应该是教育的共同体。
首先,新闻媒体、报纸杂志、社区专栏等,应加大教育宣传,加强正面引导,让全社会认识到: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社区街道是孩子生活的重要场所,是孩子的社区学校。“双减”并不是要减掉社会和家庭的责任,而是进一步完善各方的教育角色认知,担起各自的责任,共同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氛围,形成育人共同体。
其次,需要通过媒体引领,舆论引导,加大对教育政策的科学、正确、全面解读,在全社会营造尊重教育、尊重教育规律、尊重教育工作者的良好风气,增加相互理解,共同推动“双减”政策落地。
我相信,在各方的理解和支持下、在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双减”政策能更高效地落地实施,切实减轻学生和家庭的负担,让教育真正回归本质。
(韩玉娟,民进东城区委会副主委、北京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