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参政议政平台 邮箱登陆

当前位置: 首页>会员风采>会员风采

青出于蓝

——民进会员曹晓峰的非遗故事

发布时间:2020-06-22     来源:团结报

放大

缩小

 

  国家级非遗项目蓝印花布,是江苏省南通地区传统的手工印染工艺品,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光绪通州志》记载:“种蓝成畦,五月刈曰头蓝,七月刈曰二蓝,甓一池水,汲水浸入石灰,搅千下,戽去水,即成靛,用以染布,曰小缸青。”蓝印花布从纺纱、织布到印染全部是纯手工而成,蓝白二色的搭配符合中华民族崇尚自然、天人合一的传统审美标准,简单、原始的蓝白两色,创造出一个淳朴浑厚、千变万化、绚丽多姿的蓝白艺术世界。

  民进南通市通州支部会员曹晓峰是南通著名蓝印花布老字号曹裕兴染坊第五代传人,深得蓝印传统工艺真传。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她创造性地将蓝印花布艺术引进课堂,将传统文化与当代美术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开创了中学美术教育的全新天地。

  2013年立项成立的“曹晓峰名师工作室”团队以非遗传承人、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为主体,注重自主创新能力,原创性和实用性的提高,形成专业人才培养梯队,编写教材教案、出版书刊、对外进行各种学术交流、参加各类展会等交流活动。现已申请数十个蓝印作品版权,矢志不移坚定创新信心,做非遗版权领域先行者。

  在2019年参加第六届全国中小学生艺术系列展演活动中,曹晓峰主持指导的蓝印花布作品《园林探幽》结合美术教材,以中学生的短期小幅蓝印花布作品为主,以刀代笔,笔断意连,结合多年潜心研究的“蓝印花布复色构成”成果,大胆地在每幅作品上增加大块面蓝复色以突出园林探幽的意境,受到评委们的高度赞誉,“蓝印工作坊”也由此斩获全国一等奖。

  多年来,她与家族前辈一起,如同靛青染液中的颗颗酵母,悉心笃行,培育后辈传人。通州中专现已成立多个项目的职业体验馆,所有在校学生都必须参与技艺培训修得该项目的学分,其中符合一定条件的学生在获得项目学习的优秀证书后,可以成为导师团队的传承培养对象,在就业时得到导师指导。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就是其中一项重要技艺。自2014年担任江苏联合大学通州中专文化传承类公选课程指导老师以来,曹晓峰在通州中专每周每班开设2节课,传授手工蓝印花布印染技艺。

  在传授技艺之余,曹晓峰还联合社会资源帮助了困难学生的学习,并另外提供24个工作岗位给优秀毕业生。

  学生张颖虽然家庭贫困,但印花和扎染手艺在同期学生中出类拔萃。曹晓峰免费给她提供学习与实践材料。在曹晓峰的精心指导下,张颖在学校组织的职业技能展示比赛中拔得头筹,并代表学校参加省级技能展示竞赛,取得了好成绩。职中毕业后,张颖一直与蓝印花布工作室保持联系,并在暑期实习时在工作室拈起针线,为国内知名品牌服装制作扎染,功夫不负有心人,凭借着扎染的专长,在曹晓峰的推荐下,张颖来到玩具厂从事服装结构设计,开始了一段新的人生。

  “将传统文化引入课堂,不仅是为了让非遗得到传承和发扬光大,更是要让学生从中发现美、享受美,进而创造美。非遗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能够教给他们生存的技艺、带领他们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我感到很幸福。”曹晓峰说。

  学生方雨晴即将离开家乡前往上海读书,她表示,会把家乡的蓝印花布一起带到上海,让时尚之都也了解通州的蓝印花布。“如果将来走出国门,我也不会忘记带上这项家乡的传统技艺……”

  

作者:熊益军 何新军     责任编辑:刘晓斯
Copyright 1996 - 2014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京ICP备0502631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1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