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参政议政平台 邮箱登陆

当前位置: 首页>微专题>热烈庆祝第36个教师节>楷模|民进老一辈教育名家

赵宪初:德为师之本

发布时间:2020-09-01     来源:

放大

缩小

  个人简介: 

  赵宪初(1907~1998),名型,字宪初,汉族,浙江嘉善人。知名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上海市第七届政协副主席,民进上海市第十届委员会主委,第十一、十二届名誉主委。1928年7月毕业于交通大学电机工程学院,在南洋模范中学从事数学教学。1931年任校教务主任兼任数学教师。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担任南洋模范中学副教导主任,1956年任副校长,1979年任校长。1984年任名誉校长。是上海市第一批特级教师,被教育界公认为“一代名师”。 

 

  个人事迹: 

  赵宪初具有崇高的师德,他提出“德为师之本”,“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赵宪初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注重教书育人,身教言传、身体力行地实施素质教育。他敬业爱业,把所有的爱都给了学生,把一生无私奉献给人民的教育事业,为“科教兴国”作出了巨大贡献。

  教育工作是培养和造就人才的崇高事业。教师首先要抱有为社会育才,为国家育才,为人类育才的远大志向;其次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应用技能;还要有以身作则的精神,一言一行,能作学生的表率。

  赵宪初热爱教师这一崇高的职业。1928年7月当他毕业于交通大学电机工程学院后,就回到母校南洋模范中学从事数学教学。从普通教师到行政领导,从校长到名誉校长,整整七十个春秋,尽管他担任过徐汇区副区长、市政协副主席,不管地位发生了多大变化,他从来没有离开过南洋模范中学。一个人一辈子当教师,而且一辈子在一所学校工作,是不多见的。赵宪初的家庭是一个教师世家。他父亲是教师,六个子女中四人当教师,还有两个媳妇和两个孙子也是教师。有人问赵宪初,为什么你们都喜欢当教师?赵宪初朴实地回答:子女中当教师的,一方面是工作分配,另一方面可能也有一点受自己的影响。一种影响是遗传,另一种影响是感染。赵宪初的儿子赵家镐继承了赵宪初的优良品德和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他也是数学特级教师,位育中学校长、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人大代表。

  作为一名教师,赵宪初有很深的数学教学造诣。他不断钻研教学艺术,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赵宪初的教育思想有两个特点:首先他一贯主张教好每一层次的学生,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特别关心;第二他一贯主张读书乐,而不是读书苦。他特别强调因材施教,对智力不同的学生要区别对待。要区别基础知识和基本常识,在教学中提出不同要求。因此他十分重视“双基”,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认为这是每个学生都必须掌握的。没有这点基础,不仅升学不行,而且做其他工作也不行。而基本常识就不一定求全责备了。赵宪初在谈教数学的体会时指出:数学是一门工具学科,我们要发展科学技术,发展生产,处处要用到一些数学的基础知识。所以我教数学的时候,重点是放在一些基本点上,因为这是人人用得着的。要教好数学知识,必须反复进行,不能一次教完就算完了。因为今天教好,明天不用,后天就会生疏,最后就要忘记的。为了便于学生记忆,他把数学中常用的公式,用自编的高低抑扬的曲调,编成公式歌,带领学生一起吟诵,使学生在朗朗唱曲中把公式牢牢记住,滚瓜烂熟,经久不忘。很多学生说此曲终生牢记,至今还能背出来。他教的课不需要背就能记得很牢,听他的课是一种艺术上的享受。他强调基础,重视加强学生基本功的训练,把数学教学作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手段之一。

  赵宪初提出在教学中先应“举三反一”才能做到“举一反三”。他还提出“事后100分”的学业评价观,即对学生来说,一次测验即使有些知识没掌握或计算有差错,但事后要把这方面有关问题弄懂,弄懂了就是100分,这才是教育的目的。他非常重视事后的订正,认为改正错误后的成功也同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他强调事前复习梳理,事后总结补缺。

  赵宪初认为学生是未来的主人。中国的未来,世界的未来,是属于今天的中小学生的。培养教育好今天的中小学生,是一项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大事。这也是我们所说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一个应有的涵义。他十分注意发展学生的个性,提出要允许学生偏科,并大声疾呼:但愿老师抬贵手,不拘一格出人才。他十分尊重学生的自尊心,思想教育不能靠压服,要态度诚恳,耐心说服。赵宪初主张要唤起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教师对学生的真挚的爱是极为重要的关键因素。教师要做到爱学生,关心学生,帮助学生,并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学是师生参与的双向交流的过程。师生间具有良好的感情基础是教学成功的前提,人的感情具有强烈的感染性。因为,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会激发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亲切感,乐于接受教师的传道和授业,有利于将教师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行为,从而实现主体学习的境界。赵宪初对学生是如此热爱,直至他耄耋之年仍能记得分别毕业于30年代、40年代、50年代的学生的名字。有一次,外地一位素不相识的中学生给赵宪初来信,希望得到赵宪初写的数学参考书,赵宪初不顾高龄,亲自为她购买了书籍,并给她寄去。

  赵宪初的知识面特别广,那时大家给他起了个外号叫“赵百晓”。他把自己渊博的知识贯穿在教学中,时常说古道今,引经据典,学生们听得饶有兴趣。赵宪初虽然是教数学的,但却历来重视语文基础的教学,并提出要以各科教师实行“大兵团配合作战”的方式齐抓共管。赵宪初本人就是文理并茂的典范。他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使学生终身受益。被誉为“中华之光”的南模54届校友王选院士曾写信给赵宪初说:“我是因为对你介绍的数学知识有兴趣才去考数学系的。”他还在一篇文章中回忆说:“赵宪初先生教三角,上课从来是笑嘻嘻的,他风趣地把俄国数学家罗勃契夫斯基叫成'萝卜吃死鸡',使我们印象极深。至于他领头背数学公式的有趣声调,则是半个多世纪被几代学生所津津乐道的。”赵宪初还编写了数理化自学丛书《代数》第一册、《怎样列方程解应用题》、《一元二次方程》等著作,参与编写《十万个为什么》数学篇。他还担任上海市数学学会副会长,经常为学生举行数学讲座,培养了许多数学人才。他的学生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二十人,许多学生担任了各级领导干部或成为各条战线的先进人物,还有不少学生在海外取得显赫成就。

  作为一名校长,赵宪初早就提出,教育的重点应该放在落实培养目标上。他在《校长与教育工作》一文中,论述了当校长的五个“要义”:一是校长要在全校师生的思想品德上起领导和带头的作用;二是校长要努力成为具有优良素质的人,在全校师生中起表率作用;三是校长要审时度势,放眼未来,展望世界;四是校长要气度恢宏,不谋私利,要能团结全校教职工,爱护所有学生,使学校形成一个团结互爱的集体;五是校长在学校工作中应该抓住主要工作。赵宪初对教职工提出三个“度”:制度、态度和速度。要办好学校,离不开教师的素质、教师的业务水平、教师的工作态度和教师的责任心。赵宪初对教师提出这样的要求,他自己也是这样身体力行的。例如当年赵宪初的儿子初中毕业报考高中时,不到南模的分数线。一般说来,本校教职工的子女,打个招呼不就成了。但赵宪初一身正气,秉公行事,不允许给予通融,结果他的儿子没能进入南模,而是进入一所非重点中学。但他的儿子经过自身努力,同样成才。他的这位儿子就是前面提到过的位育中学校长、特级教师赵家镐。对此,没有人不佩服赵宪初的。

  赵宪初是身体力行南模“勤俭敬信”校训的典范。赵宪初指出:教师的勤,主要表现在教学认真上,许多教师都是从不请假缺课的,到校准时,教学认真。教师自己认真,才能要求学生认真。学生的认真,就首先表现在勤学苦练与不随便请假和欠交作业上。俭,主要表现在教师的衣着用品上,教师带头穿着朴素。敬,就是礼貌。信,就是守时。在教师的以身作则下,南模的校风是十分良好的。赵宪初指出:校风由三方面组成,一是领导的作风,二是教师的教风,三是广大学生的学风和生活作风。后来,赵宪初把南洋模范中学的传统总结为“四实”:学业扎实,工作踏实,生活朴实,身体结实。

  赵宪初的生活十分简朴,尽管他的地位变了,但仍从来不要任何特殊照顾,始终过着他所习惯的粗茶淡饭的生活。他退居二线,担任名誉校长后,还十分关心学校的工作,经常步行到学校。外出开会,还经常挤公共汽车。当选市政协副主席后,他仍坚持不为私事用公车。有一次他挤车摔了一跤,他的司机为此挨了批评。赵宪初知道后说,这不能怪司机,是他没有告诉司机。从此以后,赵宪初为了不使驾驶员为难,除了开会参加活动以外,就很少自己外出了。

  作为一名教育家,赵宪初一贯倡导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他早就指出:教育的目的是提高人民的素质。人民的素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道德素质,二是文化素质,三是体育素质。教育对培养人们的道德素质方面应做些什么呢?就是要培养下一代“学会做人”、“学会做中国人”。打好这个基础,就可以使学生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能辨别是非,有防御和抵制不良倾向和邪恶引诱的能力。学会做人,就是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的行为语言。学会做中国人,就是要热爱中国,不论祖国有什么困难和问题,都应矢志不渝,为振兴中华而努力。要做好人,不做坏人。好人就是有益于国家、有益于人民、有益于社会主义的人。在学会做人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成才,培养各方面、各层次的为社会主义祖国服务的人才。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我们培养的当然要有益于国家、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人。因此,中小学教育应该把品德教育放在第一位。在思想品德教育方面,赵宪初建议在中学里安排收听时事广播的课程,时间为每天五分钟到十分钟。他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认为这是提高文化素质的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赵宪初认为:中小学的目的任务是培养新的青少年一代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各方面的人才。同时,通过中小学的教育教学工作,把新一代的品德水平和文化水平提到一个新的高度。也就是说,为提高我国人民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水平而努力。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中小学的办学思想,应该包括下列几点:一要考虑全局,教好所有学生。二要讲究实效,做的学以致用。三要高瞻远瞩,适应时代发展。赵宪初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强调培养有创造性的开拓人才。他非常重视及早发现和培养有特殊才能的各种苗子,注意对尖子人才的早期培养。南洋模范中学在赵宪初的影响下,积极实施素质教育,开展了人格教育,对“勤俭敬信”的校训赋予新的涵义和时代精神。现在南模要求教师既传学问之道,更传做人之道;既授课堂学业,更授立身基业;既解攻书之惑,更解成长之惑。做到人人育人,事事育人,处处育人。南模的素质教育终于结出了累累硕果。历届校友中的20位院士,在校学生发明“汉字全息码”,荣获多种全市、全国乃至国际的竞赛一等奖,……人才辈出。

  关于减负,早在1984年,赵宪初就指出:中小学生作业负担过重,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不利。并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改进的八字方针:“博学、多能、少背、易考”。他一针见血地指出:现在学生负担过重,主要是被死记硬背和猜题押题拖苦的。他指出:现在的考试,有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要求学生按教师教学参考资料上的叙述一字不错地背出来,连前后次序也不能颠倒,需要记忆的内容太多,而自己创造性思考和发表意见到余地太少了。这恐怕是学生负担过重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他提出要多学一些,少考一些。

  作为一名民主党派人士,赵宪初是中国共产党的挚友。他一生热爱祖国,热爱党,光明磊落,注重大节。解放前,南模学生中有不少中共地下党员,是上海各中学中地下党员人数最多的学校,是有名的“民主堡垒”。而赵宪初当时是南模的教务主任,他大致了解哪些学生是地下党员。南模地下党支部能在白色恐怖时期安然无恙,岂不体现了赵宪初热爱学生热爱进步事业之心。解放后,赵宪初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自觉改造世界观。他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习时非常认真,写下许多学习体会。改革开放后,赵宪初如饥如渴地学习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方针政策。他的儿子赵家镐是中共十四大代表,刚从北京开完会回到家里,赵宪初就召开家庭学习会,让赵家镐传达十四大精神,组织全家认真学习。他坚决拥护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赵宪初的工作、作风、为人可以用一个“实”字来概括,干实事,讲实话,朴实无华,实事求是。数十年如一日,始终保持这种实实在在的风格和个性。赵宪初常说的“终日忙忙,不甘碌碌;常年辛辛,不觉苦苦”正是对自己最贴切的真实写照。他实事求是,谦虚谨慎,平易近人,待人宽厚,严于律己,生活简朴。他把毕生的精力奉献给了人民的教育事业,无愧为教育界的楷模、知识分子的典范。他的高尚风范、优秀品德和对事业的奉献精神,将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

作者:     责任编辑:张禹
Copyright 1996 - 2020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京ICP备0502631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1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