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参政议政平台 邮箱登陆

当前位置: 首页>微专题>2022年全国两会>履职·代表委员

政协委员俞金尧:推行10年制义务教育可多增千万劳动力

发布时间:2022-03-10     来源:中国经营报

放大

缩小

  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俞金尧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建议将小学到高中的学制从12年改为10年,这样可每年多增上千万劳动力,以应对人口老龄化。

  目前,中国的基础教育学制是12年。12年中,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3年。

  针对压减学制,从12年到10年一事,俞金尧进行了多方调研:“我咨询了一些学校的老师、教育专家和教材出版行业的朋友,还有生活在国外的家长朋友,他们基本上认为这是可行的。”

  学生心智已成熟

  在调研中,俞金尧了解到:“现在英美也是12年学制,但他们的整个学习过程当中是非常轻松的,课外时间充裕,没有那么多教学内容。”

  “但是,现在中国的教育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我们让很多东西都进入课堂、进入校园,很希望孩子们在中小学阶段把以后要用到的知识统统学到,记在脑子里。结果,孩子们在学校要学的内容特别多。这12年仿佛就是由12个格子组成的空间,大人们把他们希望让学生学习的知识一股脑儿地往里面塞。这样做不仅没有必要,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一位教育专家告诉我,缩减到10年制教育是可行的,这需要把很多没必要进校园、进课堂的东西重新挖出来。”俞金尧说。

  “目前很多学校高三阶段的学习基本就是复习性质的,在准备高考。很多高中在高二的时候就已经完成了高中阶段的学习内容,也就是2年可以学完3年的内容,所以压缩学制是有空间的。”俞金尧表示。

  还有一个新的情况,就是现在课外学习的途径多,获取知识十分方便。家家有电视和电脑,人人有手机,互联网发达,专门提供学习培训的平台也很多,随时可以获取所需要的知识,这是我们这一代人在中小学阶段所不具备的学习条件。

  所以,俞金尧认为:“有很多内容,我们没有必要在课堂上来学习,网络上有很多的课程,学生都可以去学习。需要获取知识,在百度上一查就可以得到。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在课堂上教授的内容也应该随之改变。过去,老师系统地教学生知识,现在,更重要的应该是传授方法。”

  另外一个缩减学制可以实现的原因是:“现在孩子的心智发育都很成熟。”小孩普遍早熟,无论是身体,还是理解能力,都比上一代人成熟许多,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他举例:“比如说幼儿园就有一些小学化的学习内容,虽然我们目前反对幼儿园小学化,但这也说明一个问题,就是小孩的接受程度可以达到学习小学低年级知识的水平。同样,一些高中的学生能够接触到高等数学这样的内容。就是说,从生理心理上和观念上,现在的学生都很早熟,所以我认为,适合把中小学现在的12年学制改成10年制。”

  当然,压缩学制也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可以逐渐缩减学制,最后缩减两年。也从社会经济条件发展较好的城市和地区首先做起,逐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此外,虽然从长远看,缩短学制可以为国家提供上千万的劳动力,但目前,我国的劳动力短缺情况还没有达到非常严重的程度,每年有1000万名大学毕业生需要解决就业问题。不过,着眼长远,为了迎接将来严重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需要未雨绸缪,现在考虑和逐渐推进缩短学制的工作,以便为将来的严重老龄化做好应对准备。

  人口老龄化需求

  2019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已达到18.1%,预计“十四五”时期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人。根据联合国2019人口报告的数据,中国20~64岁人口(承担社会劳动的主力年龄段)在2015年达到顶点9.34亿人后,便进入长期下降的态势。而且在2030年之后下降速度加快,至2050年时仅为7.7亿人,比2015年减少1.64亿人。

  应对人口老龄化,需要对人力资源进行“开源节流”的考虑,延迟退休是一个途径,使成熟的劳动力适时进入劳动力市场也是一个重要途径,缩短学制可以释放很多劳动力资源。

  俞金尧研究的出发点是人口问题,在有效的工作年龄,年轻人大量的时间都用在不必要的学习上,过去的学习方式是不是有这个必要?

  “目前,每年有超过1000万名高校毕业生,一批人早一年进入到劳动力市场,就是1000万个劳动力资源进入到市场。”俞金尧表示。

作者:索寒雪     责任编辑:姜文净
Copyright 1996 - 2020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京ICP备0502631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1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