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同类
人讲缘分。在此之前,我就没有想到过,自己的生活还会和这些动物如此深度关联,朝夕相处了13年。这一脉叫跑马岭的逶迤大山,远离济南市区,耸在海拔近900米的山顶上。浩瀚林海中,放养了几百种来自世界各地的动物。说实话,起初我真没有看上这些古灵精怪的家伙,连喜欢也说不上。改变印象源于猴子,它们身上承载的诸多秉性近乎人。猴王家族恃强凌弱,养尊处优。无处不在的“小能人”,到处卖弄咋合适咋干的“小心眼”。它们把聪明和狡诈当成信仰。食草区的鹿群和骆驼、羚羊,全一副苦大仇深模样,活得战战兢兢,一点风吹草动就惊恐万状。角马、犀牛、长颈鹿岁月静好,有草料就幸福,什么都可以忘掉。
这也是个世界,是少有“内幕”的世界,连厮杀都开诚布公,绝大多数动物都说得上“磊落”。由此,我走近了它们。
人兽之间的界线,并无经纬。日久见“兽心”后,有了诸多发现,虎值得敬重,这个群居然有“品格”。猴子也非一无是处,它们很多时候也豪侠、仗义、不计前嫌,只是身在藩篱,泼皮无赖仅是表象而已。它们不需要表演,更不需要伪装,狐狸善变多面孔只是个例。憨厚、奸猾都是本性流露,傻吃迷糊睡的狗熊,庐山真面目就没变过。动物身上更多的是善和爱,这丝丝缕缕应该叫动物文明。这让我久久不能平静,我“曲解”它们太久,也“仇视”它们太久。我们的视角太狭隘。人,一旦失去自由,反倒是和固有的本相径庭到不敢相认。
自然的毁坏,森林一天天地减少,草原一天天地荒漠化,茂密的原野中,人类越来越多地侵占它们的生存空间。还有各种各样的利益猎杀,它们的食物也在逐年减少,它们的生活环境变得逼仄恶劣。人类在无情地追杀自己的“朋友”,不长时间就能听到一种动物或是植物灭绝的消息。后面还会有更多的动植物,依次进入濒危名单。人类越来越强大和霸道,同时也越来越孤单。动物灭绝的那一天,人类的末日也就到了。
前些年,国内一窝蜂地上了不少野生动物园,济南跑马岭野生动物世界由此应运而生。现在看,异地圈养算得上时下行之有效的保护,人类在没有完全苏醒之前,这算是个说得过去的补救措施。吞噬人类并非猛兽的理想,真希望对动物大开杀戒也只是人类阶段行为。眼下人和动物都需要只“笼子”,才能和睦相处,只是该关的没关住。越迷恋它们,这些有情有义的“朋友”就给我的惊喜越多。
喜它们所喜!悲它们所悲!
丰子恺先生说:有些动物主要是皮值钱,譬如狐狸;有些动物主要是肉值钱,譬如牛;有些动物主要是骨头值钱,譬如人。丰先生太恭维人了,如果让我说,最后一句就应该是:有些动物主要是骨头值钱,譬如虎。虎骨之贵,贵在骨中有气,一种凛然之气,许多人倒未必有。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人,在最完美的时候是动物中的佼佼者,但是,当他和法律、正义和道德隔绝之后,他便是动物中最坏的东西。到底是哲学家,看问题入木三分。
看了十几年动物后,眼里再也没有禽兽,不知都去哪里?
李微漪,一位美丽的女画家,救过一只狼幼崽,养大放回草原。4年后她只身去放狼的地方,狼如期而至,并抓来一堆野兔招待她。狼没有辜负这个理想主义者的期待和热望,出乎一般人意料。这是一个完整版的好人好报的故事,像京剧版的《锁麟囊》。知恩图报一幕,颠覆了东郭先生的恩将仇报的故事,连同他种植的“提防、仇恨”被连根拔起。李微漪有书,文字若不足信,她还拍了电影,有视频为证。
动物世界有更多故事,更丰富的情节,更撼动人心的东西,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去看,去听。如猴子对一起外出不小心被电晕的玩伴不离不弃,有难同当;过河的斑羚母亲为保护幼崽,大义凛然地用身体堵住鳄鱼的凶残恶口;在一场追杀中,鹿妈妈果敢停下被豹群撕咬,为孩子更安全地逃出死亡地带赢得时间;大象小心翼翼地卷起小狮子越过酷热地带。丛林世界并不是我们理解的那个模样,我这本小书打开的仅是个小窗口,一点动物生活的鸡零狗碎。如借这一斑,能窥见到那只斑斓的全豹,将是我最大欣慰。动物和人一样,是个丰富的世界。它们更多本性深处的光点我可能没发现,或是被疏忽,所以,我只能用拙劣的笔写一鳞半爪。这已经成为我极其遗憾的自觉,对于诸位朋友的世界还需要再深入,再发现。
我们需要厘清的是,自然有没有人类,照旧很美。人类离开自然却无法生存。保护地球,不过是给自己寄存寻找一个堂而皇之的借口。希望人类好好与自然和动物和平共处,老老实实做好本色的自己。
(注:本文选自作者《哦跑马岭——你是我的好朋友》一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