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的声音
青砖、小瓦、石板路,小桥、流水、人家,这样的老镇、老村庄,是历史的印迹,是现代人的向往。收到民进大丰支部的通知,前往白驹、草堰这两个老镇参加调研,我瞬间乐开了花,又能好好的走走看看了。当车在高速上匀速行走时,村庄、房屋、麦苗,在丝丝缕缕薄雾中影影绰绰,我就想伸出手,去把青青麦苗上缠缠绕绕的雾拉过来,系在我的车窗上。我在看车窗外的美景,在想白驹、草堰都有哪些好吃的……韦国主委在查点每个会员、亲切地询问他们近期工作与生活情况,我的眼睛有那么一会儿留在车内。然而,有什么比自然、比冬天里的麦田更能吸引我的呢。草堰,在204的国道边上,我曾经无数次的从她身边经过。对于草堰老镇,我是熟悉的,因为我知道她是千年老镇,有一个精美的茶食铺,有若干的老井。对于草堰老镇,我也是陌生的,陌生到站在她的怀抱里,才后知后觉的被惊艳到,原来风景不仅仅是在别处。眼前的老镇,跟江南的水乡、跟周庄、跟婺源都是一样的美,美到让人目不暇接。小巷、青砖、小河、老井以及屋檐下的故事,都是静的。静到让你忍不住想一个人静静的,坐在那小河边的青石板上,看夕阳,看静水深流,看岁月之痕。昨天时间匆匆,没有机会让我一个人静静地走走。我想一个人在这儿静静地走走,寻找一个可以走他十遍百遍千遍,都不厌倦的地方。寻找北极殿遗址,据说此殿规模宏大,山门前为飞檐琉瓦照壁,山门上嵌有白玉石,上镌"北极天枢"四个贴金大字。寻找草堰石闸,草堰石闸又称鸳鸯闸,两闸相距20米,形体一样,青石砌成。寻找竹溪碑廊、古庆丰桥,在车子上就听他们介绍到庆丰桥。
对于草堰,我从没有在史料上去研究过她,也从来没有在她的怀抱中认真徜徉过。我想,作为一个千年老镇,肯定有她厚实的人文底蕴。今天,我走马观花,匆匆一瞥,那一瞥,一颗心就留在这了。我想,这个离我不远的小镇,我会常来走走看看。对于草堰镇的非遗展示馆、草堰碑志拓片馆,在草堰镇的相关负责人的介绍下,我也算长了点知识。
纪念馆的丁馆长是旧识,知他博学,他就是一本厚厚的史书,走到哪讲到哪,人文地理都是信手拈来。
白驹,这个与我有着千丝万缕的小镇。白驹,我奶奶长大的地方;白驹,我大姨的婆家;白驹,一个有着早茶文化的老镇。我曾为寻找奶奶的足迹来过,曾为早茶来过,曾为大姨来过……今天,我第一次作为一个民进人,认真的参观了狮子口会师纪念馆和施耐庵故里。白驹镇跟草堰镇一样,都是有着人文底蕴的老镇,有着一种特殊的味道。
这个味道具体是什么味道,是历史悠久的味道?是宋代的范公堤穿镇而过,养育着两岸子民,繁荣一方经济的味道?是元末明初农民起义军领袖张士诚的味道?是文学巨匠施耐庵挥毫的味道?是新四军、八路军等烈士的味道?这个味道是百味的,是熟悉的,又是抽象的。
草堰镇是静的,慢的,即便古运河边上住满了人家,老镇也是静的,但凡有灵魂的地方都应该是静的。这点白驹镇也是一样的。白驹镇的早茶文化是慢生活,一杯茶喝上一个晌午,度去几个小时的时光是静心的,是养性的,估计再多的烦恼都能在那杯茶里荡涤干净。我是喜茶的人,也是喜慢的人,准确的说,我是喜随心的人。如果可以,我想一个人慢慢的在施耐庵故居里逛碑廊,跟108将促膝对聊、大话江湖。但凡是故居,那都应该是静的,那是一个住着灵魂的地方,除了敬畏,那就应该是静,再多人来观望景仰也破坏不了的静。
施耐庵故居、施氏遗址宗祠及施耐庵纪念馆,清代郑板桥设馆教徒及孔尚任留诗寄怀的北宝寺,还有神祠晓月、岱岳春云、东郊牧唱、南浦渔歌、苏桥吹笛、梵寺晨钟、范堤烟柳、牛闸寒潮古八景等等都是白驹的名片,都有着厚重的人文气息。
今天,我们民进人的匆匆而过,愿能留下一些声音,随着时代脉搏,一起跳动。
(作者系民进盐城市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