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参政议政平台 邮箱登陆

当前位置: 首页>会刊撷英>精品文章

我在安博修古籍

发布时间:2022-09-13     来源:《安徽民进》2022年第1期

放大

缩小

  书籍是传播知识的载体,人类出版书籍,就是希望借助书籍流通在社会上传播知识和思想。在未采用现代印刷术之前的文献,我们称之为古籍。中华五千年文明得以亘古延续、传承,很大程度上就是借助古籍的流传。中华古籍迭经水火兵燹、自然灾害等,数量稀少,越来越弥足珍贵。它们承载着中华民族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和文明,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保护、修缮中华古籍是我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担当。 
  我自2011年进入安徽博物院,在文物保护中心古籍修复岗位任职,跟随文物修复大师金春刚学习古籍修复,时光荏苒,已过十一载春秋。师傅的口传心授、悉心指导,加上日复一日的实践,我没有了初学时的茫然无措、无从下手,如今面对古籍,我会熟练地摆上色卡,拿起相机一边拍照一边思考如何进行安全修复,将古籍的常见病害如虫蛀、鼠啃、酸化、书口断裂、缺失、霉斑等等一一仔细记录,制定修复方案并存档……所有的步骤我都如数家珍。 
  修复古籍并没有很多人想象的高大上,因为每天要面对的都是满目疮痍的古籍病害。记得我修过一部族谱,拿到时因保存条件有限,纸张间粘连地特别厉害,书上还有不少动物的排泄物,每天修补都要忍受着无法描述的味道。而这恰恰是古籍修复工作者的工作常态。在修复清代康熙年间《皋鹤堂批判第一奇书金瓶梅》这套书时,该书本纸张质地较薄,酸化严重,掀起易酥脆掉渣,每天修复时都要屏气凝神,不敢说话,生怕把刚拼凑好的书叶给吹散了,说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也毫不为过。但在修复完成后看到一本本原本糟朽不堪、破损严重的古籍,在自己手中恢复光彩,变得干净、平整、页面完好时,成就感就会油然而生。想到一部部中华古籍因我的工作得以修缮,传承,身为一位古籍修复工作者,我无比的自豪。
  古籍修复作为延续古籍寿命的重要手段,早在汉魏时期已有记录。近年来随着国家的重视,社会的关注,宣传力度的加大,原先的“冷板凳”已成为部分年轻人心中新兴职业,逐步走向大众视野。2008年“装裱修复技艺(古籍修复技艺)”这一传统手工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
  古籍修复工作对专业素质要求非常高。古籍修复工序复杂精细,多达几十道工序,说难不难,想要做好做精也确不易、犹记师傅说过:“既然选择这一行,冷板凳是要做一辈子的,手要稳,心要静。”修复师要有极强的动手能力,古人言“补天之手、贯虱之睛”,先要具备女娲补天的一双巧手去实践,再用仔细的眼神不放过任何一处病害破损。“修书更修心,留艺不留名。”古籍修复师这项工作对心理素质也要求极高。面对有着重要文物价值的古籍,修复师往往会产生极大的心理压力,需要有良好的心态去调节,做到心静如水、心无旁骛,用细心与耐心从容修缮,保障修复对象的安全。
  修复师的技艺是靠实践不断积累,逐步提高的。这其中领悟的心得体会也不尽相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古籍修复之路上,与前辈和同行相互交流心得体会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受院领导委派,我有幸多次参加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举办的古籍类培训,不断提升自己的修复技艺与理论水平。
  多年来,秉持对古籍修复事业的热爱,满怀憧憬敬畏之心跨越千百年与古人对话,努力恢复残损古籍的真实面貌,有汗水,有心酸,也有梦想和荣光。
  路漫漫其修远兮,作为新时代的古籍修复师,我将上下而求索,让更多的人通过修复的古籍去探究中华文化的辉煌,让中华悠久的文明——古籍得以重现昔日灿烂。
  (作者为安徽民进省直文体支部会员、安徽博物院文物科技保护中心古籍修复师)

作者:单其琴     责任编辑:代俊
Copyright 1996 - 2020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京ICP备0502631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1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