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参政议政平台 邮箱登陆

当前位置: 首页>会员风采>本周人物

纪念余国琮先生

发布时间:2022-04-19     来源:民进天津市委会

放大

缩小

桃李不知春来晚,只缘日月步履愁。

先生已乘黄鹤去,化作星辰伴九州。

  2022年的春天注定会被铭记。4月6日,著名化学工程专家、教育家、我们敬爱的余国琮先生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四天之后,就是为先生安放骨灰的那一日,先生生前的秘书张老师告诉我说,她闭上眼睛仍满是余先生。我想,何止张老师一人,我们太多的人莫不如此。

  余国琮先生少时经历过侵略者铁蹄炮火,后毕业于梦之大学西南联大,留洋求学功成名就却满怀报国之情毅然返回祖国参加新中国建设,来天津大学任教之后不负周恩来总理亲临先生实验室时的执手重托,带领团队攻克了总理称之为“卡脖子”问题的重水生产理论与技术难关,改革开放之初面向国家工业发展之急需,开展大型工业精馏技术研究,组建天津大学化学工程研究所,在天津大学创建了包括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以及国家级新技术推广中心的完整的精馏技术研究国家级平台体系,创立了集基础研究-应用开发-工程设计-设备生产-开工服务为一体的“一条龙”式的产学研科研模式,让科研成果应用遍及神州大地,让国家化学工业技术水平得以提升,洞察国际学科前沿,创立“化工计算传质学”新学说,受教育部委托领导化工高教改革项目,为祖国经济建设、科教事业发展呕心沥血,书写辉煌。余先生曾任天津市政协副主席、民进天津市委会主委、全国政协常委,以知识分子身份参政议政,为党分忧,为国分忧,赢得广泛尊重。正如Praxair公司首席科学家M.J. Lockett博士评价的,余先生不但是大科学家也是大战略家。余先生贡献非凡,大略在胸,但却举轻若重,潜心科研,甘坐“冷板凳”,数十年磨一剑,育人无数,却对每个学生倾心培养倍加呵护,对学生的论文都要逐字逐句修改,令广大弟子和晚辈们效仿不已,堪称人生导师、一代楷模。

  余先生临终前的一段时间因新冠疫情管控,我去医院看望先生的机会减少了。但每次见面先生只要能讲话必谈学术,反复讲的一句话虽声音微弱,但震撼人心:“干国际一流事,作隐姓埋名人”,说时先生总是面带微笑,像是仍在自勉,更是对我们的谆谆教诲。我所认识的余先生就是这样作的,感召我们的正是先生的这种人格。

  先生离去时,床边不远处的办公桌上仍摆满了资料、书籍,就像是先生工作累了,去休息了……。

  先生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的精神永在,并将激励后人继续他的伟大事业。

  余先生亲手创建了天津大学化学工程研究所,并出任首任所长,倾注极大心血。2020年余先生寿辰恰逢研究所成立40年,我曾撰文纪念先生之功绩,同时作为先生多年的科研助手撰文介绍先生开创“化工计算传质学”的心路历程和学术思想。谨将两文奉献于此(原载于“天津大学化学工程研究所成立四十年文集”,稍有删减),略抒对先生的纪念之情。

  先生安息!

【文一】

写在化学工程研究所成立四十年

  天津大学化学工程研究所自从1981年筹建开始算起,到今年已进入第四十个年头。时间长河,弹指一挥间。然而对于本所,这是不平凡的四十年。再过一个月化学工程研究所创始人余国琮院士将迎来他的99岁生日,余国琮先生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最早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海外优秀学者之一,率先在天津大学开展大型精馏塔研究。上世纪60年代初余先生临危受命承担重水精馏分离技术研究,带领团队艰苦奋斗,攻坚克难,协助化工部在中国土地上第一次生产出了重水,解决了当时的“卡脖子”问题,为新中国核工业起步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教学上开办了“稳定同位素分离专门化”以培养这方面人才,与此同时开创了我国工业精馏科学研究的先河。改革开放之后,余国琮先生领导课题组恢复大型精馏的科学研究,为了更好开展研究,1981年开始筹备建立化学工程研究所。鉴于余国琮先生取得的成绩,1982年教育部正式批准在天津大学设立化学工程研究所,由余国琮先生任所长,重点开展精馏技术基础与应用研究。天津大学同时获教育部批准成立的还有精密仪器研究所、内燃机研究所以及系统工程研究所。四个研究所的成立为天津大学加速发展并在工科教育与科研领域形成特色与优势发挥了重要作用。

  研究所成立伊始,白手起家,余国琮先生只能从当时他领导的化工机械专业抽调人力和物力来筹建,开展科研举步维艰。但那时恰逢我国经济腾飞,对石油化工产品需求快速增长,余国琮先生洞察国家重大需求,带领全所同仁艰苦奋斗,克服各种困难,在大型工业精馏塔的基础和应用领域潜心研究,开拓创新,取得诸多突破,形成了具有新型塔内件的高效填料塔技术等一系列应用技术,在全国数百家企业的数以千计的精馏塔中得到成功应用,创造了辉煌的成绩,应用于工业的精馏塔最大直径超过了10米,在炼油常减压精馏、空分精馏塔等大型精馏塔应用技术领域完全取代了国外技术,在石油化工、化工等大型流程工业领域也占据了国内大部分技术市场,大大提升了我国整个化工行业精馏技术水平,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使我国工业精馏技术一跃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间本所也得到了蓬勃发展,成员由初建时的十几人达到最多时的50余人,研究生超过百人,多项成果获得国家及省部级科技奖励,同时获得了原国家科委、国家教委授予的“先进科研集体”等荣誉等称号,赢得了学术声誉。

  余国琮先生以战略眼光看待研究所取得的成绩,不失时机与清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以及浙江大学联合共同筹建我们国家化工领域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于1990年正式建成,天津大学分室重点承担精馏基础研究。余国琮先生依托研究所承担了“精馏技术国家过程研究中心”的建设领导工作,出任该中心首届技术委员会主任。同时国家科技部依托本所成立了“国家化工填料塔及其内件新技术推广中心”。至此,在余先生的领导下以研究所的力量为源头依托天津大学建成了从基础研究、工程应用研究直到技术推广的较为完整的精馏技术科研国家级平台,同时组建了精馏塔内件设备生产加工企业,形成了“研究-设计-加工-安装-服务一条龙”模式和经验,成功实践了精馏基础与应用研究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为科研成果转化提供了成功的样板。期间教育部曾专门在天津大学召开现场会,以总结、推广研究所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的成功经验。

  研究所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的成功根植于基础研究,同时也有力反哺了基础研究,让研究所的科学研究渐入佳境。余国琮先生抓住了大型工业精馏塔的共性关键问题,提出并领导了复杂两相流体力学、界面传质现象等基础研究,建立了精馏塔板气-液两相流的测量方法,发展了相应的计算流体力学模型,将现代光学技术应用于界面传质现象测量,建立激光全息干涉测量装置精确测量近界面浓度分布,引入激光纹影仪、激光粒子测速仪,解决了界面湍动现象的定性和定量测量问题,获得了一批理论成果,形成了基于气液两相湍流和界面传质现象研究的现代传质理论及其研究方法。与此同时本所还在膜与海水淡化、高压吸附、酶催化与生物化工、化工过程系统工程、化工过程强化、新能源及其材料等研究领域取得快速发展和长足进步,形成了新的优势。

  1993年研究所领导班子换届,虽然余国琮先生不再担任所长职务,但他对本所的科学研究仍然发挥着重要的领导作用。他基于大型精馏塔的流体力学以及传热、传质动力学等工程科学问题的长期研究,结合现代计算机以及物理技术的发展,提出了“计算传质学”理论研究,为化学工程开辟了新的前沿研究领域。计算传质学是基于基础的守恒以及传递动力学方程,通过数值计算实现对化工过程中流体系统的浓度、流速以及温度场的严格模拟和预测,旨在用严格的科学计算取代化工过程设计中对经验的依赖。为此需要解决物质在多相湍流体系中的扩散、迁移的模型化等一系列科学问题。经过20多年的努力,余国琮带领团队已经在气-液两相湍流模拟、湍流扩散以及相间界面传质等方面取得了诸多突破,建立了对化工过程中流体浓度场进行严格模拟的两方程模型以及雷诺质流模型,实现了精馏、吸收、吸附、固定床反应、鼓泡塔以及流化床反应等过程的严格模拟。相关的研究三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助,成果多次被国内外知名学者引用和高度评价,先后出版多部中、英文专著,培养了一大批博士、硕士。余先生领导的计算传质学研究让本所再次站在了学科前沿。

  余国琮先生领导的精馏过程理论与应用、化工计算传质学等领域的研究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十多个国外学术机构作报告(美洲2次,欧洲10次,亚洲2次),得到同行关注,并建立广泛联系,包括早期的与瑞士Sulzer(苏尔寿)公司、国际最大的空分技术公司Praxair、美国精馏设备制造商Norton(诺顿)公司、英国BP(英国石油)公司的业务合作,近期的与全球第四大空分公司AirProducts(空气产品)公司、国际著名精馏研究机构美国的FRI(精馏研究公司)以及英国Aston大学等国际知名企业、研究机构和高校开展的实质性业务和合作与学术交流,共建联合研究机构,让研究所闻名于海外。余国琮先生出版的关于计算传质学的专著在国际著名科学出版商Springer Nature网站的购买量已经超过两万份,仅在一年之内得以再版,创该出版商之佳绩。

  纵观研究所四十年发展,我们一直秉持余国琮先生之主张,潜心研究,甘坐“冷板凳”,数十年磨一剑,逐步形成了为国家做有用的科研,注重应用,把研究成果转化成实际生产力,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实实在在的贡献这一鲜明的特色,铸就了“高屋建瓴,坚持不懈,勇于创新,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所精神。研究所这一特色和精神适应了国家发展需求,因而为国家做出重要贡献,自身也得到了长足发展。

  今天我们正面临世界百年之大变局,中国将由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人类社会需应对前所未有的挑战。立足科研潮头犹如逆水行舟,但我们也面临机会、责任重大。研究所将在新的形势下沿余先生开辟的方向,充分发扬研究所精神,形成新的特色,保持研究所的青春与活力,为民族振兴乃至人类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文二】

计算传质学研究历程

  自余国琮先生初次提出,“计算传质学”经过20年的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框架,获得了初步应用,出版了有关专著,发表了诸多论文,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是化工传质研究乃至化学工程方法的重要成果和进展。自上世纪90年代后期本人开始协助余国琮先生从事科研工作,有幸亲历了余先生领导的关于计算传质学的部分研究。回顾二十多年研究历程,一些经历值得思考。本文对余先生提出并领导的计算传质学研究与发展进行简要回顾,以期对今后的科研有所启发。

  1.概述

  计算传质学由余国琮先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酝酿并提出,遂开展深入研究,其目的是建立精馏塔复杂传质过程的严格模拟方法,实现精馏塔的科学的理性的设计与放大。然目前该方法不仅用于精馏和吸收过程的严格模拟,还有效地应用于吸附、固定床反应、鼓泡塔生物反应以及流化床反应等多种分离和反应过程。这是因为计算传质学为化工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湍流条件下质量传递严格预测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同时,计算传质学方法是基于最基础的守恒、热力学、动力学关系,从基本的物性、操作和设备结构参数出发,建立较严格的数理方程并采用数值计算技术加以求解,用科学计算取代传统传质计算中的经验关联,使得化工过程装置的设计有可能摆脱对经验的依赖,因此对化学工程学科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计算传质学的提出具有明确的应用背景和意义。精馏是复杂的物理过程,其工业设计一直被经验所主导。平衡级假设是在精馏设计实践中最普遍采用的一种模型。这一模型将复杂的精馏过程简化为相互级联的若干热力学平衡的理论级,因为平衡级假设远离实际,其计算结果与实际过程之间存在显著误差。为此平衡级模型需要通过引入效率(塔板效率或全塔效率)参数加以矫正才能用于工业精馏塔设计。但效率参数必须通过实验或借鉴已有的分离任务相同的精馏塔操作数据才能获得。因此,平衡级模型简单,但获得模型参数难。除此之外,精馏塔的其他基于传质单元等概念的传统模型情况相同,所需要的传质系数等经验常数或准数也需要通过实验加以关联。广义地,采用简单模型再通过实验或经验获得效率、速率常数等模型参数已成为化工设计乃至化学工程传统方法的基本方式。然而,由于这种实验关联适用范围所限,针对不同工况需要专门进行关联,因而迄今已经积累了大量关联式 [1,2],选择合适的关联式则成为一门高度依赖于经验的“艺术”,这给化工设计带来极大不便,因设计不准确导致浪费甚至失败成为普遍问题,也使得新化工过程的开发缓慢、昂贵。发展计算传质学的目的就是从化工过程基本现象出发,应用基本的守恒、动力学、热力学原理,基于体系的物性、设备结构等基础数据,针对化工过程流体中的浓度场、流速场以及温度场的严格预测,建立严格的不依赖于经验的模型及其求解方法,据此对化工过程的设备和操作参数实现理性的决策,让化工设计逐步从经验走向科学。

  2. 前传

  余国琮先生计算传质学的提出是基于他长期的研究、观察与深入思考。传统的精馏模型及其研究普遍忽略塔板上流体流动对传质的影响这一重要问题,假设塔板流体处于理想混合,这使得精馏研究主要集中于化学工程师较为擅长的热力学模型研究。而在大型工业精馏塔中,流体流动对传质影响显著,是深入了解精馏塔传质行为、实现理性设计的关键。对此余国琮先生早有清醒认识,上世纪80年代领导实验室开展了大型塔板流体力学的实验和理论研究,建立了工业规模精馏塔流体力学实验装置,对塔板上气液两相流体的流动现象进行了大量定性和定量的测量,了解了塔板流体流动的基本模式和特性,最大的实验装置直径达到了2.4m,这在当时(直到目前)是全世界高校中最大的精馏研究实验装置之一,领大型精馏塔流体力学研究世界之风骚。

  当时计算流体动力学(CFD)已经在化学工程领域开始广泛应用,余先生首先引进了有物理学背景的尤学一博士从事博士后研究,建立了精馏塔板气液两相流CFD方法和计算机程序,指导黄洁老师以及博士生张敏卿(留校任教)、刘春江(留校任教)、王晓玲(现在天津大学环境学院任教)、朱学军等多名研究生建立了精馏塔板和填料气液两相流动模型和模拟方法,实现了对精馏塔流体的流动的严格模拟。然而余先生并不满足单纯流体力学模拟,他针对流体对传质的影响问题已经有了更超前的想法,提出了精馏塔板混合池非平衡级模型,先后指导黄洁老师、博士生宋海华(留校任教)、曾爱武(留校任教)等研究生持续开展研究。这一模型是将塔板(后推广至填料床层)划分为有限个区域,假设每个区域处于理想混合并以非平衡模型加以描述,称“混合池”,不同的混合池允许浓度不同,以此考虑塔板上浓度的不均匀分布。混合池模型是由各混合池之间的物料平衡、能量平衡以及混合池内的近界面传质和界面相平衡方程组成。

  但是这种混合池模型需要考虑以往传统精馏模型不曾考虑的新的传质机制,即湍流扩散。传统精馏传质模型(譬如基于双膜理论的非平衡级模型[3])中的质量传递只考虑了两种物理机制,即组分的分子扩散(分子的热运动,指膜内传质)以及对流扩散(组分跟随流体流动的迁移,指塔板之间的物料流股)。然而精馏塔板上的流动是连续的且处于湍流,如划分成多个混合池,则需考虑混合池之间存在的第三种物理机制,即湍流扩散(由湍流的涡导致的分散作用)。湍流扩散是混合池模型所必须考虑的,也是余国琮先生在指导研究中重点强调的,是与传统的精馏模型的根本的区别。这使得混合成模型成为了完备的严格模型,这一模型是当时国际上第一个考虑浓度不均匀分布的精馏塔模型。

  然而混合池模型是一种离散模型,实际过程中无论浓度还是流速都是连续分布的,虽然理论上可采用更加细小的混合池的方式加以逼近,但会带来数值计算难度。因而,余先生开始考虑引入微分方程直接对连续分布的浓度、速度分布建立模型,包括复杂湍流条件下流体流动、组分的扩散、热量专递严格模型,实现对化工过程中的浓度场、流速场以及温度场严格模拟。余先生认为,这种严格数学方程的建立和求解完全不同于传统的工程计算,而是将精馏过程模拟从工程计算水平提升到科学计算层次,不但涉及传统的化学工程理论,同时需要考虑湍流条件下物质扩散以及相界面复杂的物理现象及其数理模型、微分方程的求解以及相关的数值计算问题,研究范畴已跨越传统化学工程理论边界,必将形成化学工程新的学科分支。余国琮先生 命名其为“计算传质学”。

  3. 计算传质学的提出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计算化学、计算流体力学、计算传热学等新兴学科分支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用大规模数值计算的方法解决复杂的工程问题已呈一种趋势。余国琮先生提出计算传质学研究,将化工传质这一复杂的工程问题通过科学计算的方法加以解决的思想正是产生于这一背景。于此同时Fluent、CDStar等商用微分方程求解器的不断完善给计算传质学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

  精馏等几乎所有化工过程中的质量传递都是在湍流条件下进行的,对于湍流条件下的流体流动和传热来说已经有了较为有效的方法,余国琮先生之前领导的精馏塔流体力学研究也为精馏塔复杂的两相湍流模拟建立了有效的方法,因此计算传质学面对的核心问题就是对湍流条件下的传质的模拟。计算传质学的基础是传质理论,因而必须首先解决湍流条件下传质理论模型问题。余国琮先生指导的博士生刘伯谭结合湍流理论,类比流体力学模型,首先建立了针对湍流传质的初步理论模型,即基于浓度脉动及其耗散理论的“两方程模型”,遂由博士生刘国标、孙志民、陈江波、李文斌等研究生不断完善,并分别成功应用于精馏、化学吸收、固定床反应、吸附等化工过程的严格模拟。余国琮先生指导的博士生李文斌(后继续博士后研究并留校任教)针对CO2吸收过程建立了可考虑各向异性湍流扩散的“雷诺质流模型”,并将计算传质学方法应用于流化床反应器的严格模拟。博士生张超(现在中北大学任教)将计算传质学应用于鼓泡塔严格模拟,并应用模拟结果实现了反应器的结构优化。

  (原稿中还有“计算传质学主要内容”和“今后工作展望”两个章节,此处省略)

  附录

  余国琮先生关于计算传质学的主要论著

  专著

  Kuo-Tsung Yu, Xi-Gnag Yuan, Introduction to Computational Mass Transfer: With Applications to Chemical Engineering (second edition) 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 Berlin, Germany, 2017

  余国琮,袁希钢,化工计算传质学,化学工业出版社,北京2016

  Kuo-Tsung Yu, Xi-Gnag Yuan, Introduction to Computational Mass Transfer: With Applications to Chemical Engineering. 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 Berlin, Germany, 2014

  余国琮,袁希钢,化工计算传质学导论,天津大学出版社,天津,2011

  计算传质学在精馏过程模拟中的应用

  Wenbin Li, Kuotsung Yu, Xigang Yuan, Botan Liu, An anisotropic turbulent mass transfer model for simulation of pilot-scale and industrial-scale packed columns for chemical absorp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 88 (2015) 775–789

  Wenbin Li, Kuotsung Yu, Xigang Yuan, Botan Liu, A Reynolds mass flux model for gas separation process simulation: I. Modeling and validation, Chinese J. Chem. Eng., 23 (2015) 1085–1094

  Wenbin Li, Kuotsung Yu, Xigang Yuan, Botan Liu, A Reynolds mass flux model for gas separation process simulation: II. Application to adsorption on activated carbon inapacked column, Chinese J. Chem. Eng., 23 (2015), 1245-1255

  SUN Zhimin, LIU Chunjiang, YU Guocong (K. T. YU) and YUAN Xigang, Prediction of Distillation Column Performance by Computational Mass Transfer Method, Chinese J. Chem. Eng., 19(5), pp833-844 (2011)

  LI Wenbin, LIU Botan, YU Guocong and YUAN Xigang, A New Model for the Simulation of Distillation Column, Chinese J. Chem. Eng., 19(5), pp717-725 (2011)

  Guo Biao Liu, K.T. Yu, X.G. Yuan*, C.J. Liu, A numerical method for predicting the performance of a randomly packed distillation column, Int J. Heat and Mass Transfer, 52, pp5330–5338, (2009)

  Z.M. Sun, K.T. Yu, X.G. Yuan* and C.J. Liu, A modified model of computational mass transfer for distillation column, Chem. Eng. Sci. 2007, 62(7), 1839-1850

  Sun, Z.M., B. T. Liu, X. G. Yuan, C. J. Liu, K. T. Yu, New turbulent model for computational mass transfer and its application to a commercial-scale distillation column, Ind. & Eng. Chem. Res., 2005, 44 (12): 4427-4434

  X. L. Wang, C. J. Liu, X. G. Yuan, and K. T. Yu,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Simula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Liquid Flow and Mass Transfer on Distillation Column Trays, Ind. & Eng. Chem. Res. 2004, 43, 2556-2567

  计算传质学在化学吸收过程模拟中的应用

  G. B.Liu, K. T. Yu,; X. G.Yuan*; C. J. Liu; Q. C. Guo, Simulations of chemical absorption in pilot-scale and industrial-scale packed columns by computational mass transfer. Chem. Eng. Sci., 2006, 61, (19), 6511-6529.

  G. B. Liu, K. T. Yu, X. G. Yuan*, and C. J. Liu, New Model for Turbulent Mass Transfer and Its Application to the Simulations of a Pilot-Scale Randomly Packed Column for CO2-NaOH Chemical Absorption, Ind. & Eng. Chem. Res., 2006; 45(9); 3220-3229

  计算传质学在吸附过程模拟中的应用

  W. B. Li, B. T. Liu, K. T. Yu, and X. G. Yuan, Rigorous Model for the Simulation of Gas Adsorption and Its Verification, Ind. Eng. Chem. Res, 50 (13), pp 8361–8370, 2011

  计算传质学在催化反应过程模拟中的应用

  G. B. Liu, K. T. Yu, X. G. Yuan*, and C. J. Liu, A Computational Transport Model for Wall-Cooled Catalytic Reactor, Ind. Eng. Chem. Res. 47, 2656-2665, 2008

  计算传质学在鼓泡塔模拟中的应用

  Chao Zhang, Xigang Yuan, Yiqing Luo, Guocong Yu, Prediction of concentration distribution for bubble column reactor simulation Part I: Application to chemisorption process of CO2 into NaOH solution, , Chem. Eng. Sci., 184 (2018) 161–171

  Chao Zhang, Xigang Yuan, Yiqing Luo, Guocong Yu, Prediction of concentration distribution for bubble column reactor simulation Part II: The analogy analysis between turbulent mass and momentum transfer in biodegradation process of toluene in emissions, Chem. Eng. Sci., 189 (2018) 360–368

  计算传质学在流化床反应过程模拟中的应用

  Wenbin Li, Kuotsung Yu, Jesse Zhu, Xigang Yuan, Yuanyuan Shao, Botan Liu, An Anisotropic Reynolds Mass Flux Model for the Simulation of Chemical Reaction in Gas-Particle CFB Risers, Chem. Eng. Sci., 135 (2015) 117–127

  计算传质学在介尺度优化中的应用

  Cao, X., Jia, S., Luo, Y., Yuan, X., Qi, Z., & Yu, K. T. (2019).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method for enhancing chemical reaction process.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 195, 494-506.

  Cao, X., Jia, S., Avellaneda, J., Luo, Y., Yuan, X., Flamant, G., & Yu, K. T. (2019). An Optimization Method to Find the Thermodynamic Limit on Enhancement of the Solar Thermal Decomposition of Methan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 44(31), 16164-16175.

  Jia, S., Qian, X., Cao, X., Luo, Y., Yuan, X., & Yu, K. T. (2018). A criterion beyond conservation equations for complex transport process modeling - A case of Rayleigh-Bénard convection.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 182, 44-55.

  Cao, X., Jia, S., Luo, Y., Yuan, X., & Yu, K. T. (2018). Optimal Design of Transport and Reaction Pattern in Premixed Methane-air Micro-combustor. Computer Aided Chemical Engineering, 44, 1945-1950

  S K Jia, C. Zhang, X.G. Yuan, K. T. Yu, An optimization approach to find the thermodynamic limit on convective mass transfer enhancement for a given viscous dissipation,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 146(2) (2016),26-34

  (作者系天津大学化学工程研究所所长)

作者:袁希钢     责任编辑:邵飞
Copyright 1996 - 2020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京ICP备0502631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1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