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参政议政平台 邮箱登陆

当前位置: 首页>履行职能>参政议政>建言献策

关于美丽乡村建设要重视乡土文化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0-08-06     来源:民进云南省委会

放大

缩小

  自中央提出建设美丽乡村的决策部署以来,地方政府积极响应, 制定出台一系列支持美丽乡村建设发展的政策措施,在全国各地开展起了轰轰烈烈美丽乡村建设。经过五年的努力,全国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广大的农村人民群众普遍住进了宽敞明亮的住所,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人居环境得到了全面改善,乡风文明明显提升。“果树丛中是我家,农村不比城市差。”一个个美丽乡村建设的成功典型不断映入人们的眼帘,建成一批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

  然而,在取得可喜成绩的同时,我国各地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不同程度的出现了大拆大建、整体化一,城市化气息过重,对“乡土味”感受不足,乡村规划中缺乏地域性乡土文化的元素,不注重对乡土文化及精神精髓的保护和传承,不注重挖掘乡土文化深邃的内在美,很多乡村乡土韵味丢失,许多传统建筑艺术、乡村聚落形态和独特的农业文明正在加速从我们广大的农村中消失等突出问题。这些问题在今后的美丽乡村建设中,将不得不被高度关注,引起政府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为此,建议:

  (一)美丽乡村规划要有乡土文化意识。美丽乡村建设必须有一个好的规划为引领,美丽乡村建设中乡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意义重大,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灵魂所在,规划中必须树牢乡土文化意识,必须按照“一村一规划”的要求,科学编制美丽乡村村庄建设规划。美丽乡村规划要强调对“乡土”气质的深入理解体验,需要设计师充分深入当地的人文历史传统,良好把握乡村体验者的精神需求,营造能够引起强烈归属感与乡愁体验感的场所景观。在今后编制美丽乡村规划中应增加乡土文化保护专项,其内容应涉及历史沿革、民俗风情、传说故事、古建遗存、名人传记、村规民约、传统技艺、古树名木等方面。

  (二)美丽乡村设计要有乡土文化元素。美丽乡村设计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关键环节,要体现乡土文化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灵魂作用,必须在美丽乡村设计过程中把每个村庄的乡土文化元素放进设计中。在设计中要充分利用好当地的地形、地貌、气候、水文、植被等自然乡土文化元素,也要充分利用好当地乡土建筑、民间村落、生产工具、手工艺品、民族服饰等人工乡土文化元素,还要充分利用好传统文化、历史典故、纪念性事件等非物质形态的乡土文化元素,把不同区域、不同村庄所具有的传递当地文化物质形态的生产性乡土元素、生活性乡土元素和非物质形态的乡土文化元素加进不同村庄的设计中,设计出不同村庄各具特点、特色鲜明的美丽乡村设计方案。

  (三)美丽乡村建设要有乡土文化展现。美丽乡村建设中一定要有乡土文化展现,散落在每个村里的一棵古树、一些农耕器具、一口井、独特的大地肌理等,只要能体现地域性,表达出的乡土文化元素要在建设中有所展现;彝族、傣族、哈尼族等各州市、县区世居少数民族文化的元素都要在不同的村庄有不同的展现;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形成的不同区域、不同村落的传说故事、传奇事件、名人传记要在不同村庄建设中有不同展现;非物质遗产项目要在各自所在区域美丽乡村建设中得到展现;由历史沉淀形成的乡土文化节日元素也要在相应地方的美丽乡村建设中得到展现。

  (四)美丽乡村建设乡土文化要通过旅游化路径得到应有的经济回报。通过加大美丽乡村建设力度,深入实施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持续改善广大农村水、路、电等基础设施,加快推进美丽乡村重点村示范村整治村建设,全面改善广大农村人居环境,打造一批集自驾、住宿、饮食、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综合体验为一体的具有鲜明各地乡土文化特色的民族文化旅游、民族节庆旅游、乡村绿色旅游、观光农业休闲农业旅游、特色工艺旅游示范村、示范户,同时发展一批具有乡土文化特色的民族文化旅游产品、民族文化饮食农产品和地域特色旅游产品,发展具有乡土文化特色的旅游业,让当地的乡土文化通过发展旅游的路径在经济方面得到相应的回报。

  (作者:云南省政协委员、玉溪市政协副主席、民进玉溪市委主委何雪峰)

作者:何雪峰     责任编辑:刘政
Copyright 1996 - 2020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京ICP备0502631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1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