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参政议政平台 邮箱登陆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浏览>开明视点

汤素兰:让孩子能听懂自然的呼唤

发布时间:2020-08-06     来源:

放大

缩小

  理想的生命教育应该是能唤起孩子们情感的共鸣,让他们更好地理解生命,热爱生命,敬畏自然,感恩自然。汤素兰说:“有许多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尤其是绘本,都会以一种温暖的方式讲述死亡,比如《爷爷变成了幽灵》《活了一百万次的猫》等,温馨的故事没有那么沉重,让孩子能够接受。”
  汤素兰说她曾在自己的童话作品《奶奶和小鬼》《刺猬先生远行》《梦想号游船》和小说《时间之箭》《阿莲》中写到过死亡。她认为应该让孩子知道死亡是生命的必然,但更重要的是要知道生命的价值并不以时间的长短来衡量,而在于生命是否有意义。
  汤素兰的新著《犇向绿心》除了入选中国版协发布的47种生命教育书单,前不久还获得2019冰心儿童图书奖。故事讲述大雨过后,男孩田犇家惊奇的事接连发生:阳台上长满嫩绿的青草,卧室里芦笙长成了竹林,客厅里的红豆杉树墩和紫藤椅发出了新芽……历经重重寻找和探查,原来这一切都由妈妈桌上那只复活的骨雕黄牛所引发。在这个充满儿童情趣和想象力的童话中,汤素兰想告诉孩子的是,大自然也是有生命的,当自然的田园被抛荒之后,它们被野草捆缚,它们也会发出呼唤。
  “我希望我们的孩子能听懂自然的呼唤,用我们的劳动和耕种让乡村和田园焕发新的生机。在这本书的写作过程中,我最难忘的是如何营造一个能让孩子们接受的童话氛围。我采用了双线结构的方式,没有让牛和孩子直接说话,而是让他们各自存在,通过心灵来感应。其实这个故事早在10多年前就出现在我的脑海里,当时我写过一个7000字左右的短篇童话《青草公寓》,写的是一头骨雕黄牛的复活,让一个孩子家里的阳台长满了青草,但我对这个故事并不满意,总觉得没有表达出我想表达的一些东西。我曾经确实有这一尊骨雕黄牛,后来因为搬家弄丢了,我一直挺想念它的。这个故事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表达方式。直到近几年,我看到许多乡村空心化,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许多乡村又同质化,而我们城里的孩子也越来越远离自然,于是,萌生了再次写作的欲望,这一次的写作挺顺利的。这本书想让孩子关注社会、关注现实,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对于孩子的成长是非常有助益的。”
  汤素兰还谈到,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不能仅仅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进行情感上的熏陶,而是要在现实生活中、在日常的生活中、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中,从凡人小事、点点滴滴中切实去感受,去实践,去做。比如要让孩子学会感恩和分享,就要具体到学会和同学分享一块巧克力、一把雨伞,具体到餐桌上珍惜每一粒粮食,具体到在家里为爸爸妈妈递一双拖鞋、倒一杯水,对老师说一声谢谢等等这种细微的小事上。

作者:汤素兰     责任编辑:张禹
Copyright 1996 - 2020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京ICP备0502631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1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