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在关键处 议在点子上
——上海民主党派组织及成员积极为抗疫建言献策
当前,上海新冠肺炎疫情正处于与时间赛跑、与病毒较量的关键时期。上海各民主党派组织积极响应号召,广大成员第一时间行动起来,了解基层需求,倾听群众呼声,为防疫抗疫建言献策。
速动员 群策群力抗击疫情
“抗疫是家里的事,是每个人的事,我们要加倍努力,参政参在关键处,议政议在点子上。”民建中央副主席、民建上海市委会主委周汉民不仅鼓励会员多看多写,自己更是时刻关注,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建言。有民建会员反映,上海发布等官方微信公众号的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居住地信息查看起来非常不便,他马上登录上海发布、浦东发布等公众号,发现确实如会员所言,这些地址仅按照区为单位排列,无规律可循,当即提出建议,根据拼音或笔画等常规规则进行排序,增加自动查询功能,方便大家查询。建议报送后,很快得到采纳,之后,上海发布中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的居住地信息按照拼音进行了排序。
4月8日,民进上海市委会召开了一场特殊的线上疫情防控专题座谈会——有人刚上线,又匆匆离线;有人同时切换着好几场视频会议;有人奔走在外,背景环境嘈杂。这些坚守岗位月余、过家门而不入的民进会员挤出时间,参加这场恳切的座谈会,沟通探讨一线情况,为市民的健康与福祉建真言、献良策。会后,在民进中央副主席、民进上海市委会主委黄震的领衔下,民进上海市委会参政议政部门迅速汇总建议,形成抗疫组织领导、系统研究、工作机制、社区防控、民生保障、医疗服务、“一老一小”特殊群体关怀等八个方面建言,第一时间报送有关单位,为提高科学精准防控积极贡献民进力量。
4月10日晚,致公党上海市嘉定区委会召开线上参政议政工作会。两个小时的会议时间内,大家就疫情防控、民生保障等工作中涉及的社区中共临时党支部建设、防控空白区域的疫情风险、方舱建设中对建设群体的保障、志愿者管理和招募、物资配送保障、减少非必需品配送、生活必需品价格管控、物资供给秩序、医疗救治秩序、社区居民防疫自治引导、物业人员的防疫和生活物资保障、非涉疫的医疗救治通道、拟隔离阳性人员的材料复核、疫情后的中小企业纾困等目前重点和难点问题展开研讨,并形成诸多有益建议。
九三学社中科院上海分院委员会副主委龚继明组织“我为抗疫补短板”专题活动,发动各个支社收集社情民意。
抓关键 关注防疫就医难点
医药卫生是农工党的主要界别特色之一。疫情期间,上海农工党党员发挥专业优势,在防疫、就医方面提出了不少针对性建议。农工党党员、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张玉梅提出的《疫情核酸检测与市容卫生管理的联动建议》《核酸检测排队间隔建议》和《社会重大应急事件一家一人志愿者库建设的建议》均被市政府采纳。农工党党员、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左开井提出,为了减少人群聚集的交叉感染,减轻医务人员的负担,提高取样效率,建议在高校、小区等区域进行新冠自我取样并进行登记。
民盟上海大学委员会主委、上海大学科技合作处处长焦正撰写的《关于疫情多点散发下隔离封控点强化安全防范措施的建议》经民盟上海市委会报送后被上级部门采用,并获得市领导批示。
自3月24日以来,民盟浦东新区区委会委员施政所提建议因及时准确、切中要害,相当一部分陆续付诸实施。在随申办、健康云等市民常用的App上增加常规突发急症的诊疗指引,在可收治应急病症的医疗机构中设置快速核酸检测窗口,并在12345市民热线中增设急病症导医服务等建议,都在上海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得到了正面回应。
基于前期深度参与普陀“数据抗疫”积累的经历,在普陀区大数据中心工作的九三学社社员丁鹏程撰写《关于新一轮核酸筛查工作的建议》,针对下一步上海如何更高效定位检测结果异常个体来源、更准确及时掌握各地检测情况提出建议。
上海此轮疫情暴发后,医疗资源严重挤兑,非新冠病毒感染者就医遇到困难。奋战在医疗保障、社区工作、志愿服务等各个条线的上海民进会员就解决疫情期间居民就医配药难提出了一批操作性强的高质量意见与建议。
民革党员、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学院副院长程金华调研后细化梳理了目前群众面临的叫救护车难、住院标准收紧、看病回家难、特殊药品无法配到等一系列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保物资 缓解百姓燃眉之急
上海浦东、浦西实行静态管控后,上海不少群众生活物资吃紧。民革党员、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副校长于雪梅对此撰写社情民意信息,获上海市政协采用。她表示,针对物资供应问题造成的群众焦虑与恐慌情绪,“可充分调动、发挥本市国企中的贸易、零售单位力量,做好物资保障、向市民传递信心”。民革党员、上海新纪元教育集团董事长陈伟志从已有的城市管理机制着眼,建议拓展“一网通办”平台功能,保障市民基本生活物资供应,也获得相关部门采纳。民革党员、浦东城管执法局陆家嘴中队执法队员缪雄冠结合自己执勤保障所见,撰写《关于通过疫情期间暂停外卖App“跑腿”业务,解决外卖骑手不足的建议》,提出疫情期间外卖骑手承担着保障民生的特殊职能,不能价高者得、恶性竞争。
自小区封闭管理开始,台盟杨浦区委会副主委张菊第一时间主动向社区报到,担任抗疫志愿者。在支援社区防疫之余,她还提交了《关于解决封控期间居民买菜问题的建议》,提出应尽快打通物流供应链中的前端、中端、末端各个环节,将有限的楼宇志愿力量倾斜到社区老人、孕妇、婴幼儿等特殊群体中。
在民建上海市委会联络沙龙群里,民建会员围绕疫情下的物资保障展开热烈讨论。“物资保障要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建议由物流管理专家和城市配送专家参与制定相关方案。”曾担任顺丰快递副总裁的会员王磊率先发言。“上海的物资为什么会短缺”“基层社区为何在短期内无法重建物流供应体系”“物资为什么发不出去”“怎么把快递小哥从封控小区中释放出来”……会员们纷纷参与讨论。除了群内交流,大家还向物流领域专业团队征求建议,从抓住保供主要矛盾、组建物流顾问团、运用标准化的物流设施设备和软件系统、加强快递人员集中管理、完善法律法规等方面,就如何形成物流全流程的闭环可控管理提出建议。
虹口区的致公党党员从稳定市场、为企业纾困角度建言。致公党党员刘运隆提出设立稳企稳岗基金,投入资金支持骨干企业复工复产,减免中小企业房租。致公党党员汪飞结合本职工作,建议通过企业人员培训和自我管理,保障民生企业正常运行和分担街道防疫压力。
“企业在业绩严重受损的同时,还要承受巨大的固定成本压力。”为此,民盟盟员许嵩有针对性地撰写了《关于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的六点建议》《关于尽快预拨付部分财政扶持资金纾解企业困境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