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参政议政平台 邮箱登陆

当前位置: 首页>媒体聚焦

杨朝明:立足时代传承文化

发布时间:2022-08-03     来源:人民政协报

放大

缩小

《人民政协报》(2022年08月01日 第11版)  

  编者的话: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文艺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中华文化立场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从国家兴盛和民族复兴的高度,强调了坚定文化自信和思想文化繁荣的重要性,给文化领域提出了新的重要命题,就是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这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出发点。2021年1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的重要讲话中,向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殷切希望,要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为此,杨朝明委员从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角度讲述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此次讲坛是他近期在全国政协“国学读书群”委员读书活动中的演讲,现整理编发,以飨读者。 

杨朝明

  主讲人简介:

  杨朝明,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委员,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原副主任、孔子研究院原院长。任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等。出版有《儒家文献与儒家学术研究》《出土文献与早期儒学研究》《儒学精神与中国梦》《〈孔子家语〉综合研究》《从文化自知到文化自信》等著作,主编有《儒家文化面面观》《孔子事迹编年会按》《论语诠解》《孔子家语通解》等,发表文章300余篇。1998年以来,多次应邀到世界各地讲学或参加国际性学术研讨交流活动。尤其致力于孔子儒学与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弘扬,为社会各界举行讲座数千场。曾获“全国优秀社会科学普及专家”“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改革开放40周年山东省社会科学名家”“齐鲁文化名家”等荣誉称号。

  

儒家经典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

  2013年11月26日,也就是十八届三中全会结束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就来到山东,来到曲阜孔府和孔子研究院参观考察,并同有关专家学者座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关于“文化”的论述可以说贯穿始终,其中特别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体现了高度的文化自信,体现在文化自信的各个层次。中华文化区别于世界其他民族文化的本质属性在于中华文化立场,坚定中国立场体现出中国故事叙事主体性的科学表述和系统范式。

  2019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时,对做好新形势下文化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后来,习近平总书记又表达对文学艺术方面的期许,特别提到“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很有启发意义。因此,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工作者应从更高的角度来看待自己的工作,应使自己的精神产品更好反映人民的精神面貌,反映民族精神,反映中华民族的创造性。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重视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就是解决文化认知深层的价值认同、道德观念等问题,因为如果心灵问题不解决、文化信仰问题不解决,就没办法形成一种合力。如果按照文化的层级划分,可以有表层的物质形态、中层的制度文化、深层的哲学文化,深层的文化是观念形态的,其中包含了价值、信仰、审美,这是关于是非、荣辱与道德的大问题,很重要、很关键。所谓“上下同欲者胜”“虽有博地众民,不以其道治之,不可以致霸王”,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这种信仰其实就是价值观的信仰,是道德信仰。当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时候,就形成了无比的力量。

  坚守中国文化立场,可以说是历史的选择,也是爱国主义的具体表现。我非常赞同著名学者钱穆先生的观点,他认为,中国文化问题,归根到底是历史问题,因为中国文化是在无间断的历史过程中形成并发展的。钱穆先生特别强调,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像中国文化这样有一种贯穿几千年的精神,其他类型的文化,大抵随着民族的兴衰而沉浮、变迁,甚至消失。虽然有的文化曾盛极一时,但是放在历史的长河中却如昙花一现,不能积淀成深厚巨大的文化实体的绵延。即使西方古希腊和罗马文化,也曾随日耳曼人的入侵而中衰,其万丈光芒在中世纪基督教的压迫和风化下,已化为余烬一堆,虽在近世得以复兴,但已时过境迁,物是人非,远不如中国文化绵绵不绝,代有风姿。

  正是多变的历史,导致西方人常用哲学的眼光注视其文化,欲觅一具有普遍性和强制性的哲学模式,赋予其文化以恒固的气质。而中国人则无须用超历史的哲学眼光来看其文化,因为中国历史的永恒连绵早已使其文化显得根深蒂固,恰如钱穆所指出的那样:中国文化问题,实非仅属一哲学问题,而应为一历史问题。中国文化,表现在中国以往全部历史过程中,除却历史,无从谈文化。钱穆先生对中国文化的自信心,建立在对中国历史永恒连绵的信念上。他坚信,一切外来力量,都不能打破中国历史进程的永恒连绵。因此,他对中国文化,抱着一种“乐天知命”的达观态度,与新文化运动散发的激进的悲愤情绪所表达出来的“悲天悯人”的危机感形成了鲜明对照。

  英国著名汉学家马丁·雅克在《了解中国崛起》的讲演中,也谈到了类似的观点。他认为,纵观世界史我们会发现,西方曾经也产生了很多的大帝国、强国,他们纵横世界,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如西方的罗马帝国、亚力山大帝国、拜占庭帝国、阿拉伯帝国还有奥斯曼帝国、大英帝国等,个个都强悍无比。但是,这些强大帝国在衰弱后基本上都灰飞烟灭,后世很难再有崛起的可能。作为所谓“日不落帝国”的“大英帝国”似乎也同样如此。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古代东方几千年出现的几乎所有强大帝国都来自中国。也就是说,近代100多年的中国虽未能盛极一时,但又重新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在世界范围内可谓是独一无二。

  马丁教授感到疑惑。为什么西方帝国总是在昙花一现之后就灰飞烟灭了,而中国却能得以永远传承?他解释说,中国其实是一个文明的存在。在他看来,也许只有这样,才可以理解为什么西方帝国衰败后就再无崛起的可能而中国总是能不断复兴,这是因为中国本身就是一种文明!是的,中国首先是一个伟大文明的存在。

  对于我们的思考而言,传统文化需要慢慢地、一步步地走近和走进。恢复和弘扬传统需要一个过程,这是一个从文化自知到文化自信的过程。

  立足时代讲好中国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

  中国文化就像一棵生生不息的生命之树,它的根扎得很深、很牢,孔子及其之前几千年的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根基,儒家形成以后成为文化的主干,儒家文化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中华传统文化这棵大树在不同时代结出了不同的文明花果,因此只有了解我们自己文化的深层价值和意义,才能认识到今天国家的建设、改革实际上都深深扎根于中国文化的土壤。没有继承就谈不上创新,中国文化特别强调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所谓“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所创造的文化,所形成的伟大民族精神,可“宗”可“师”。

  讲好中国故事,就要了解中国文化的精神、精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的民族特性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辨识度。我们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同世界各国文学家、艺术家开展交流。要重视发展民族化的艺术内容和形式,创作出优秀作品,更要通过作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作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大国,中国故事不仅中国人阅读,在全世界也不乏受众。要让中国故事更生动、更形象、更具感染力,就要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作品吸引全世界的读者更加客观、全面地看待中国、理解中国。

  坚定文化自信,就是要树立中国文化立场。在艰苦卓绝的奋斗中,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决心和意志,以前所未有的智慧和力量,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大幅提高了中国文化软实力。身处伟大时代,文艺工作者应有充分的使命自觉,努力创作优秀的成果、作品,记录当代中国的波澜壮阔。今日之中国创作素材极为丰富,建党百年的伟大成就、脱贫攻坚的人类奇迹、抗击疫情的中国担当、五千多年文明的厚重悠长,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源泉。关键是要俯下身子、迈开步子,创作出有深度、接地气、与时代同频共振的优秀作品。

传统民俗——制作门笺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所期望的那样,广大文艺工作者要以更为深邃的视野、更为博大的胸怀、更为自信的态度,择取最能代表中国变革和中国精神的题材,进行艺术表现,塑造更多为世界所认知的中华文化形象,努力展示一个生动立体的中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谱写新篇章。当前,国际社会希望解码中国的发展道路和成功秘诀,了解中国人民的生活变迁和心灵世界,须知中国人民历来具有深厚的天下情怀。我们要抓住世界各国日益关注中国发展、希望了解中华文化的历史性机遇,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我们要有信心和抱负,承百代之流,会当今之变,创作更多彰显中国审美旨趣、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反映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的优秀作品。

  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要树立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随着中国伟大实践的推进,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世界更加迫切了解中国。

  中国要让世界了解,中国要和世界对话,必须彼此之间互相了解。这让我想起一件难忘的事情。我原来在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学院工作的时候,接待一批美国青年,墙上挂着一幅孔子像,我问这些年轻人他是谁?他们都不知道,这在中国是不可思议的。所以,他们对于中国的了解,实际只是一个缩影。虽然西方也有一些汉学家,但数量毕竟还是少数。与外国朋友的交流过程中,我了解到,外国对中国的了解可能远远比不了中国对于世界的了解。中国的和平理念、中国的文化特性、中国人的民族心理,如果世界不了解中国,中国就没有办法融入世界,世界也没有办法和中国进行对话。因此,大力弘扬传统文化,一方面是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另一方面,把中国的故事讲好,让世界了解中国,实际上也是中国人民献给世界的伟大礼物。

  文艺是心灵的觉知

  孔子指示为学的路径与方法时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游于艺”与“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游于艺”不能离开“道”与“德”,要立志向道,据守住德,依倚于仁。一方面,“游于艺”是为了树立道德精神;另一方面,道德精神应当成为文艺的灵魂。

郭诩 《乞巧图》(明)

  不少人把“游于艺”理解为一般的游于技艺,这与孔子的意思并不一致。艺有“技艺”和“道艺”的区分,可以分别称之为“小艺”和“大艺”。“小艺”指的是作为“小子之学”的小学“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大艺”则指作为“大人之学”的“六艺”,即“诗、书、礼、乐、易、春秋”6种科目。孔子所说的“游于艺”,指的就是包含穷理、正心、修己、安人之道的这些科目,有时也指孔子为这6种科目所整理编订的教科书,即儒学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

  人首先要“志于道”。“道前定则不穷”,人有了正确的“道”,有了正确的价值体系与信仰追求,就有了做有德人、有爱心人、涵养自身的人的自觉。孔子强调“游于艺”,是要人们涵泳于诗、书、礼、乐等的研修之中。人到15岁前后,也就到了应该明理懂事的年龄,应该学习修身做人与社会管理。孔子以“六艺”教人,是为了教化社会人心,教人明道修德。

  孔子“艺”之所指是什么?《礼记·少仪》中有:“士依于德,游于艺”,清楚表达了德与艺的关系。《学记》有言:“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兴其艺,游于艺,从而乐于艺,所“乐”在“艺”,这就是孔子所说“游于艺”的本来意思。“大学之教”教人“乐学”“游艺”,学有所乐,涵泳其中,最终才能学有所成,化民成俗。古籍中“艺”有时也专讲技艺,但将“技艺”与“道德”并言时,往往讲要以道德为先,以道德作为引领,也即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以明德引领风尚”。

  中国先哲强调“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德成而上,艺成而下”,也强调了“德”与“艺”的关系。孔子称赞他的弟子冉求说:“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冉求多才多艺,让他治理政事有什么困难呢?孔子又说:“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认为像冉求这样多才多艺的人,再用礼乐来成就他,也可以算是完人了。有了“艺”和“知(智)”“不欲”“勇”之类的特点或优点,还不能没有礼乐,还要加之以仁义礼乐,因为礼乐中包含着德性的要求。

  文学艺术及相关艺术行为是寄托和影响人们精神世界最直接的方式,用什么样的文学艺术作品去锻造灵魂,文艺工作者怎样去塑造国民的精神品格,这是关系国家走向、民族形象的大事。孔子曰:言以足志,文以足言;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人离不开文艺,文艺家也会不断追求艺术的更高境界。然而,艺术家的格局与气象体现在他对于“道”的把握中。这个“道”是人道,是与天道、地道相互和谐统一的为人处世之道。有道的君子,有境界、有品位的文学艺术家才会使自己的作品唱响主旋律,有鲜明而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有自心底洋溢出的骨气和底气。

  古人云:“书而不法,后嗣何观”,本是就历史记事原则而言,意思是书写或记载历史必须遵循的内在法则,不然人们会从中得到什么呢?文学艺术家创作作品,大致就像做人那样,唯有有了灵魂的觉知,才算活得明白,才能达到人生的境界。西方有人说,某些时候,音乐甚至是一个从未表达出来的完整的内心世界的唯一见证。“书写之法”与“为人之道”是相通的。在“书之法”的意义上,书写和记载历史,与文艺创作内在相通,不讲书写创作之法,历史记载就可能是“断烂朝报”,文艺作品就是没有精神的躯壳。可见,孔子“游于艺”的思想,对于今天的艺术行为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作者:杨朝明     责任编辑:谷然
Copyright 1996 - 2020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京ICP备0502631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1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