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云南财经大学支部先进事迹
民进云南财经大学支部现有会员24人,教授12人,博士10人,3人为民进云南省委常委、委员,4人为专委会主任、副主任,3人分别为云南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常委、省青联委员。支部荣获“2020年云南民进参政议政工作先进集体”。
(一)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支部在民进云南省委、学校党委的领导与支持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立足本职工作,倡导双岗建功,提高政治站位。同时,支部认真学习和领悟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云南讲话精神,围绕实现“三个定位”的战略目标,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新”“三好”的要求,积极发挥参政议政作用。
(二)坚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参政议政
支部紧密围绕服务国家发展战略、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疫情防控、“十四五”规划等开展研究,在参政议政方面取得优异成果。
1.参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取得的成果。支部向省委、省政府提交了多个关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建议,多项成果获省领导批示和各部门采纳。其中,2020 年获批的云南省省级党群系统决策咨询研究课题“乡村振兴战略下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的问题及对策”优秀结项,其成果“关于大力发展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公共农服平台的建议”得到省领导批示,“关于着力破解我国现代农业种源研发‘卡脖子’问题的提案”被列为2021年全国两会提案,“关于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种源研发的建议”、“关于大力推动云南特色文化产业助推精准扶贫的提案”被列为省政协重点提案、重要督办提案,“关于乡村创业环境优化和企业家培养的建议”、“云南省农村普惠金融‘三重困境’突围建议”、“云南省农村信用信息共享建设的建议”被省政协采纳,“关于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绿色化发展的提案”、“关于大力推进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电商化的提案”、“乡村振兴战略下发展云南省农村普惠金融的提案”被列为2021年云南省两会提案。此外,成果“云南省贫困人口摸底调查”、 “云南省2016年精准扶贫工作成效第三方评估”分别荣获云南省精准扶贫第三方评估优秀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
2.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取得的成果。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云南时提出,云南省要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基于此,支部提交了多份辐射中心建设的成果并获省领导批示和各部门采纳。其中,“推动云南旅游转型升级、打造区域性国际消费新高地相关建议”被云南省领导圈阅,“关于促进我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的建议”被民进中央采纳,“关于云南省面向南亚东南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对策”被云南省工业与信息化厅采纳。此外,“加快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科技创新中心的问题与路径”获2021年云南省省级党群系统决策咨询研究课题立项,“云南省面向南亚东南亚国家开展跨境物流的现状及对策研究”获2021年民进云南省委B类课题立项,“面向南亚东南亚云南文化“走出去’对策研究”获云南省社科规划重大招标课题立项,“桥头堡建设与云南广播电视‘走出去’研究”获云南省广电局立项。
3.疫情防控取得的成果。疫情爆发以来,支部成员高度关注疫情防控,提交了多份高质量的建议并获省领导批示和各部门采纳。其中,获民进中央“民进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奖”1项,“关于做好中缅边境疫情防控妥善维护中缅关系的建议”得到省领导的批示,“新冠肺炎疫情下振兴我省文旅产业的建议”得到省领导的批示,“立足长远、妥善应对当前缅甸复杂局势的若干建议”、“与周边国家建立疫情联防联控体系已刻不容缓”、“关于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处置体系的建议”被民进中央采纳。支部提交的疫情防控的建议对于云南省更好的进行疫情防控、守住国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加强自身建设
支部通过加强会员政治思想建设、提升双岗建功能力、发展并培养会员等措施,加强自身建设。
1.不断加强会员政治思想建设。支部组织会员到扎西会议旧址、红军长征柯渡纪念馆、云南陆军讲武堂、西南联大旧址等红色基地学习。组织了“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十九届五中全会等方面的政治理论与党史学习,组织会员观看《九零后》《一九二一》《我和我的家乡》等影片,撰写观后感和心得体会。积极参加由学校组织的“新中国成立70周年”红歌比赛、“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集体朗诵比赛,提高了会员的政治站位,增强了团队凝聚力。
2.提升双岗建功能力。倡导做好教学、科研工作的同时,支部积极组织会员参加由省委统战部、民进云南省委、学校统战部组织的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2人参加了由省统战部组织的“云南省民主党派代表人士专题研讨班”,5人参加了由民进云南省委组织的“社情民意信息骨干培训班”,分别赴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学习,显著提升会员双岗建功能力.
3.积极发展并培养会员。近5年,支部吸收了8人入会,5人晋升教授,2人获云南省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及青年拔尖人才,1人获云南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3人获云南省中青年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才。会员主持了国家级项目7项,在《管理世界》等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获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5项、三等奖6项。指导研究生获全国国际商务专业优秀学位硕士论文指导教师一等奖、指导学生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铜奖等10余项国家级、省部级奖。
(四)坚持发挥团结引领作用
支部通过扶贫救灾、送法进校园等活动,发挥团结引领作用,积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服务。
1.积极参加扶贫救灾活动。支部与民进云南省委经济委员会合作,多次开展扶贫救灾活动。疫情期间,多次为国内外疫区捐助医疗物资。2019 年,到红河州红河县迤萨镇开展“同心送温暖、协力助脱贫”精准扶贫。此外,6名处级千部挂钩马关县马额村12个贫困户,积极捐钱捐物,协助完成易地搬迁,助力其全面脱贫。
2.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支部与民进云南省委经济专委会合作,多年来开展“同心护春蕾·送法进校园”活动,已经在昆明市文林小学、武城小学、俊发城小学等10余所学校举办送法进校园活动,通过模拟法庭、知识竞赛、专题讲座等方式,让学生对法律有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
3.参加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系列活动。支部参加了中泰数字经济合作论坛、2019昆明—仰光跨境电子商务及智慧城市展览考察交流会、第五届GMS跨境电子商务合作平台对话会暨中国(昆明)数字经济与跨境电子商务高峰论坛、2020在线南博会-缅甸电子商务培训等,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