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参政议政平台 邮箱登陆

当前位置: 首页>会刊撷英>精品文章

敬畏粮食

发布时间:2021-11-08     来源:湖南民进《楚帆》2021年第2期

放大

缩小

  夫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饥寒至身,不顾廉耻。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夫腹饥不得食,肤寒不得衣,虽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

  ——(西汉)晁错《论贵粟疏》

  2021年5月22日,一则令人悲痛的消息传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逝世了!细雨朦胧的长沙城顿时沉浸在悲伤的气氛中,成千上万的人们不约而同涌上街头,追着灵车依依送别:明阳山殡仪馆,从全国各地自发赶来悼念的群众络绎不绝,鲜花堆积如山;相关信息在网络刷屏,引发全网追悼;中外各界--从联合国到各国政府,从党政高层到普通民众,纷纷表示崇高敬意和深切哀悼。

  袁隆平的逝世为什么如此牵动人心?一个中国科学家的辞世为什么会引发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因为他“把无数人从饥饿中拉了出来”,因为他毕生致力于解决人们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吃饭问题,因为他再次触动了人们对于饥饿的深刻记忆,因为他又一次唤起了世人对粮食安全的警惕。

  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人为万物之灵,这个万物之灵对物品的消费需求也是最繁多最讲究的,而最基本的莫过于满足口腹之需了,“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嘛。口腹之需,进而又有口腹之欲,这让人生增添了多少事儿!清代李渔不禁为此大发感慨道:“吾观人之一身,眼耳鼻舌,手足躯骸,件件都不可少。其尽可不设而必欲赋之,遂为万古生人之累者,独是口腹二物。口腹具而生计繁矣......以致人之一生,竭五官百骸之力,供一物之所耗而不足哉!”(《闲情偶寄·饮馔部》)

  苦涩的幽默之中,颇有点造化弄人的意思。然而,事实不就是这样吗?

  “口腹具而生计繁矣”,既然上天赋人以口腹二物,人类只得首先为饮食三餐而奋斗了。“食之养人,全赖五谷。”从茹毛饮血,到种植五谷,吃喝,始终是人类最基本的消费,粮食,始终是人类最重要的消费品。

  有一条微信段子中这样写道:三十年前,人们生活困难,无奈才吃野菜和玉米面;三十年后,人们减肥保健,尝鲜爱吃野菜和玉米面。调侃打趣之中却揭示了三十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巨大进步,揭示了三十年之间饮食消费的巨大差异,更揭示了仅仅就是三四十年前,许多人还还得为吃喝犯愁的冷峻事实。是啊,当今三十岁以下的年轻人,大概很难想象缺衣少食、吃不饱饭是什么滋味,更难以想象无米下锅、吃糠咽菜是怎样一种情形了。不能不说,你们是幸运的,幸运生长在一个太平富足的时代!生活在一个欣欣向荣的国度!其实,仅仅是你们的父辈、祖辈,就曾经历了饥饿的折磨。也就是说,我们拥有现在这样物质富足、衣食无忧、人民安居乐业的日子,也就是这几十年间的事情。

  “让天下人吃饱饭”,这是袁隆平生前朴素而宏伟的愿望,在很大程度上他也确实让这个愿望变成了现实,让中国以及世界无数的人们远离饥荒的噩梦。而他这个愿望,就与他亲身经历的食不果腹、饥肠辘辘,甚至途有饿殍的残酷事实密切相关。

  饥者有其食,人人有饭吃,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然而把目光投向悠远的历史,却成了数千年来人们难以企及的奢望。在某种意义上说,数千年来的历史就是我们的先人们与饥饿作斗争的历史,就是求温饱、求生存的历史。中国也不例外,从远古直到近现代,关于饥荒侵袭、人民逃难逃荒、饿殍遍野的记载从没有断绝。(哪怕是当今世界,又何尝没有依然遭受饥饿威胁的国家和地区?)有学者指出,在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生产力低下的古代社会里,温饱问题的解决一直很艰难。即使历史上号称太平盛世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也只不过是大部分国民勉强解决温饱,仓库里有一点余粮。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温饱问题、粮食问题之所以长期以来很难解决,还在于它实在来之不易,有太多的条件制约着它的大量生产。在生产力低下的时代,没有高产品种,产量低,又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广种薄收,孟子时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才能做到“数口之家,可以无饥”,要做到国富民强谈何容易!(由此可想想高产的“杂交水稻”、“超级水稻”的意义有多重大!)粮食作物生长周期长,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辛苦大半年,也许还换不来一年的温饱,因为它还时刻受到土壤、气候、病虫害等的巨大影响。正如一篇叫《粮食的散文所说的:“一粒稻谷,一颗麦子,从发芽到分蘖抽穗,到最后长成谷粒,那是天和地还有人一同来到一株稻秧上的结果。为了这,你需要一块合适的土地,需要将人与畜的劳作连同肥料一起加入泥土,还需要一份阳光一份雨水。人能够做的,只是地面上的一此事情。天上的事情还需要上天的恩赐。”更何况还要承担赋税、徭役呢!西汉大臣晁错不失为一位关心民瘼的贤良大夫,他满怀同情地写道:“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署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无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虐,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生产决定消费,要满足人们生存发展最基本的消费,怎能不重视发展粮食生产?

  民以食为天,国以民为本。晁错说:“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夫腹饥不得食,肤寒不得衣,虽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也说过:“谁控制了粮食,谁就控制了所有的人”。这其实道出了古今中外所有国家为政的根本基础。粮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国家而言,粮食安全是压倒一切的国家战略底线、“压舱石”。任何时代,粮食是人类食品的主体,充足的食品是社会稳定、人民健康、经济发展的前提。古代儒家圣贤在构想理想社会的图景时,也充分认识到了满足人民的基本消费需求、解决温饱问题的前提性意义。孟子就明确地说,“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而“养生丧死无憾”,仅仅是“王道之始也”。而要实现“王道”,则还要做到“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历史上,历代封建王朝都无不重农抑商,无不把农业作为安邦定国的根本大计。

  西汉建国初期,汉高祖刘邦由于采取了一系列休养生息的措施,使遭到严重破坏的农业生产逐渐得以恢复。汉文帝即位后继续奉行“与民休息”的政策,重视农桑,促进了农业的繁荣和商业的发展。但同时出现了商人兼并农人,农人流亡,甚至“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的现象,商人的实力、实际地位今非昔比,“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商业发展导致谷贱伤农,大地主、大商人对农民兼并侵夺加剧,大批农民流离失所,官僚、商贾的淫侈之风日益增长,阶级矛盾日趋激化的社会现象,这些都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和粮食的积贮,很不利于西汉封建政权的巩固。晁错从维护封建帝国的长治久安出发,给汉文帝写下《论贵粟疏》这篇著名的政论文。文章全面论述了“贵粟”(重视粮食)的重要性,提出重农抑商、入粟于官、拜爵除罪等一系列主张。

  晁错的这篇奏疏,体现了典型的重农抑商、崇本抑末思想,也充分体现了他对于粮食安全对国家战略发展重要性的深刻认识。到汉文帝时期,土地、人口增多了,天公作美,多年没有发生大的水早灾害,社会呈现出安定发展的景象,但是晁错居安思危,看到了背后隐伏的危机,那就是农业地位削弱,粮食储存不足,正如同时期贾谊所说,“汉之为汉,几四十年矣,公私之积,犹可哀痛!”一旦发生大规模的灾荒、战争(为防止匈奴入侵,边塞陈兵无数,本已耗粮巨万),国家势必马上陷人动乱之中。晁错怀着深深的忧患意识,劝谏汉文帝“贵五谷而贱金玉”,“务民于农桑,薄赋敛,广畜积,以实仓廪,备水旱”,这样才能拥有百姓,拥有天下。他认为统治者保民安民,让“民不冻饥”的措施在于“为开其资财之道”,而资财之道不是离开土地经商致富,而是让人民回归土地,从事农业生产,这是当务之急。他把脱离粮食生产的商人等称为“游食之民”,为了抑制这些游食之民“积贮倍息”“操其奇赢”,兼并农人,伤害农业生产的行为,他提出“欲民务农,在于贵粟;贵粟之道,在于使民以粟为赏罚”的主张,认为这样才能“国富法立”。

  晁错的这篇奏疏还体现了黜奢崇俭的传统消费观。黜奢崇俭是中国古代消费思想的核心,它配合古代经济生活中的重本抑末、轻徭薄税,构成中国古代经济思想的三根支柱。在历代思想家看来,黜奢崇俭是解决消费问题的最佳方案,晁错也不例外。黜奢崇俭的消费思想注重产品的实用价值,正所谓“夫珠玉金银,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就是这个意思。消费水平则以温饱为限,将温饱以外的消费视为奢侈。像文中所描述的商人们“衣必文采,食必粱肉”、“乘坚策肥,履丝曳缟”,不但要求吃穿用度全是奢侈品,而且争奇斗艳以炫耀身份地位,显然是奢靡浪费,是作者所反对的。传统消费观把满足人的自然性需要的消费视为节俭,并把它上升为道德层面,倡导俭以养德,安贫乐道,即孔子所谓“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这些观念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成为我们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时历史条件下,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黜奢崇俭不但要求普通百姓个人消费方面节制欲望,勤俭节约,也要求抑制统治者的奢侈生活。统治者的奢侈必然加重人民负担,导致民不聊生。统治者穷奢极欲、挥霍无度历来都是受到亚厉批评利指责的,诸如酒池肉林之类,历来都是统治者生活极端奢侈、毫无节制的反面典型。因此,无论在思想意识还是实践上,黜奢崇俭的观念都使得少部分统治者的奢侈行为有所收敛,有些甚至很节俭。如西汉文、景二帝,就以节俭闻名于世,不仅自己生活俭朴,还多次下诏谴责奢侈。这对于缓和阶级矛盾,巩固封建统治也起到了正面的作用。晁错的建议,被汉文帝采纳,应该说,晁错对文景之治的形成是有历史功绩的。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新中国成立之初,帝国主义者曾预言,中国共产党没有能力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因为在中国“一直到现在没有一个政府使这个问题得到解决”。然而随着社会制度的变革,生产力的解放,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特别是以“杂交水稻”为代表的优良高产品种的不断培植和大面积推广,我国几千年来粮食紧缺的问题从根本上得以彻底扭转,中国依靠自身力量端牢自己的饭碗,实现了由“吃不饱”到“吃得饱”,并且“吃得好”的历史性转变。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以袁隆平为代表的农业科学家的历史贡献,再怎么评价也不为过。

  “粟者,王者大用,政之本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是个人口众多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党和政府,在雷厉风行反腐倡廉、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同时,始终没有放松粮食生产,始终着力保障粮食的战略安全。总书记反复强调,十几亿人口要吃饭,这是我国最大的国情,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曾几何时,奢侈浪费的消费主义一度盛行,浊流滚滚;袁隆平--那位操心我们能否吃饱肚子的老人的离世,在某种程度上重新唤起了人们珍惜粮食、节约粮食的意识。贾思勰说过,“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抚今追昔,居安思危,让我们始终保持对粮食的敬畏!

  (作者系湖南民进雅礼中学支部主委)

作者:王中翼     责任编辑:代俊
Copyright 1996 - 2020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京ICP备0502631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17823